為了打破摻煉高含硫原油的瓶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88億元將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能力從600萬噸猛增至1400萬噸,昨日該工程正式投入運營。至此,該公司原油加工能力躍居國內前列,邁入世界級煉油基地行列,而具有價格優勢的高含硫原油也將增加公司收益。
業界對于現階段產能擴張并不能單單認為是一個利好消息,由于中國石化自2005年1月1日起,將下屬煉油廠汽、柴油出廠價格下調150元/噸,石腦油出廠價格上調450元/噸。由于需部分外購的石腦油上調價格,而外銷的汽、柴油價格下調,因此上海石化短期內將受到明顯不利影響。
目前國內石化煉油裝置開工率接近滿負荷,到2008年,每年煉油能力增加約1000萬~1500萬噸,按照成品油需求彈性為1左右計算,國內成品油需求的增加需要新增煉油能力在1500萬~1800萬噸/年,國內成品油供求形勢與目前基本相當,處于供給略微偏緊態勢中,成品油供應偏緊形勢支持國內煉油毛利上升。
上海石化公司新增加的產能要轉化為符合質量要求的高品質汽油、柴油等產品,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精制工藝,而目前該公司相關的項目正在建設或正在籌備中,因此該公司目前已形成的1400萬噸的煉油能力今年不會全部釋放。
據悉,隨著世界石化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建設大型適應性強的煉油裝置,擴大加工規模,通過實施規模經濟提升競爭力已成為世界煉油行業的發展趨勢。上海石化此次的擴產為該公司擴大煉油規模,提高了對原油種類變化的適應能力。由于國際市場上高含硫原油在價格上擁有優勢,因此,該裝置投產可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