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在深圳主要路段推廣實施紅綠燈倒計時制?能不能借鑒北京等地的經驗,在上下班等高峰時段根據車流量對深南路、紅荔路等重要路口的信號燈采取人工控制和管理?今年“兩會”期間,何杰等3名政協委員遞交相關提案,建議推廣實施紅綠燈倒計時制度并推進交通信號燈智能化管理。市公安局近日對該提案作出答復表示,根據目前深圳路口交通信號燈多相位配時的情況,不宜設置機動車信號燈倒計時功能。另據了解,交警支隊正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新型智能交通控制系統的推廣,能根據交通流量變化實時進行交通信號控制。
建議:能否實施紅綠燈倒計時制?
答復:機動車信號燈不宜設倒計時功能
據了解,目前只有南山區及特區外部分道路路口裝了紅綠燈倒計時。當前特區外交通信號管理還未納入公安局交警支隊管轄,信號燈的配時、設備的維護及管理尚不屬于交警支隊的業務范疇;而南山區信號燈管理等業務于今年3月份剛剛納入交警支隊管轄,還沒完全規范紅綠燈的設置。公安局在答復中表示,在信號燈路口設置機動車倒計時器確實可以給予司機一定的提示作用,以緩解其等候的緊張情緒,但深圳的機動車信號燈不適合實施紅綠燈倒計時制度。
倒計時裝置存在“二意性”
公安局指出,機動車信號燈安裝倒計時裝置存在“二意性”。倒計時裝置作為交通信號燈的輔助設備,為交通參與者提供更直觀的通行或等待的時間信息,便于交通參與者事先做好停車或行進的準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有效利用信號時間,減少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這就要求倒計時裝置能夠清晰、準確地顯示信號時間,不能存在“二意性”,更不能與信號燈的指示發生沖突。
而目前深圳主要路口均采用了左轉與直行分離的多相位配時方案,交通信號燈采用橫排懸掛方向燈的形式。一個方向的左轉、直行的車流均觀看一組交通信號燈,一般配置紅燈、黃燈、左轉箭頭燈及直行箭頭燈。如果一個方向安裝一組倒計時裝置,勢必導致顯示時間與信號燈色匹配不直觀,容易產生“二意性”。如:直行箭頭燈與左轉箭頭燈執行的時間不同,一個綠燈倒計時無法顯示兩個不同的時間;由紅燈切換到綠燈時,可能只有左轉或直行的其中一個信號燈亮,另一個信號燈仍需等待,一個紅燈倒計時將無法明確提示哪一個方向的等待時間。
信號燈綠轉紅前加“綠閃”
為了提醒駕駛員減速,深圳引入了機動車“綠閃”的概念,在信號燈由綠轉紅之前專門加了“綠閃”,提醒司機綠燈即將結束,表現形式則為:“紅燈—綠燈—綠閃—黃燈—紅燈”,“綠閃”時間一般設為3秒。因此,當駕駛者看到“綠閃”時應該是立即減速行駛。
建議:車流多路口采取智能管理
答復:已在全市推廣智能交通控制系統
何杰等委員在提案中反映:深圳市目前使用的交通信號裝置智能化程度較低,不時出現這個路口紅燈亮了,下個路口卻亮了綠燈,車流還是走不動;有時南北向路上車輛很多,紅燈亮了停下來,但東西向路上卻沒有幾輛車,很快就過去了,而南北向路上綠燈還沒亮,車輛只能繼續等待,導致一些重要路口的高峰時期內車輛阻塞,交通導向效率低下。
市公安局對此表示,目前交警支隊正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新型智能交通控制系統(S M OOTH )的推廣。此系統是市公安局自行開發的交通控制系統,能按照交通流量變化實時進行交通信號控制。在試點實施成功后,正式通過專家評審。據介紹,該系統最典型的功能是可實現區域動態優化、干線協調及路口動態優化等。路口動態優化功能是根據路口實時交通流量調整信號配時,如新洲蓮花、新洲紅荔路口,控制效果較好。系統控制模式中的區域動態優化、線控協調則根據交通流量實現區域及干線的有效車流引導,如蓮花路、筍崗路、上步路,尤其蓮花路、上步路控制效果較好。另外,控制機具有聯網功能,同時結合閉路電視系統,通過閉路電視可觀察車流變化情況,隨時進行調整,盡可能地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率。目前該系統正處于試運行調試階段,在信號控制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待系統擴建完畢,各方面調試運行穩定后,將較好地改善各路口交通壓力,從而提升全市智能交通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