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四川汶川7.8級強烈地震后的實際損失情況,遙感應用技術派上了大用場。”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魏成階如是說。
科技部下屬的國家遙感中心,已于地震發生的當晚即為國家減災委提供“北京1號”小衛星的存檔影像,并部署實拍任務。汶川及其周邊地區震前震后的影像對比,將為災區抗震救災決策提供服務。““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專家組組長周成虎教授負責技術總協調,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分析災區遙感影像,與國家減災委保持熱線聯系。科技部還會同國家測繪局派出航空遙感飛機和航空遙感專家組赴四川災區,實時拍攝和分析處理災區的最新影像信息。
還需關注的有:地震災情綜合評估和次生災害的預測預防。因此,有害物質泄漏、傳染病、滑坡、泥石流、洪災等已被國家列入“嚴密監控名單”中并相應采取了一系列解決措施!中國政府的組織有力,給災區的人民帶來了希望!
遙感技術:
遙感是利用遙感器從空中來探測地面物體性質的,它根據不同物體對波譜產生不同響應的原理,識別地面上各類地物,具有遙遠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飛機、飛船、衛星等飛行物上的遙感器收集地面數據資料,并從中獲取信息,經記錄、傳送、分析和判讀來識別地物。
其中記錄景物目標信息的儀器為傳感器,不斷提高傳感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標,開拓新的工作波段,研制新型傳感器,提高獲取信息的精度和質量,將是今后遙感發展的一個長期任務和發展方向。
中國自動化網編輯 陳潔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國激光雷達對地觀測高級學術研討會,對地觀測中心組織本次小型激光雷達領域研討會,促進了交流與合作,對于推進激光雷達遙感應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由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臺灣中央大學、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黑龍江省氣象局承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遙感/遙測會議”在“冰城”哈爾濱開幕。
4月10日至15日,第34屆國際環境遙感大會(ISRSE)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閉幕式上,國際環境遙感委員會(ICORSE)正式宣布,第35屆國際環境遙感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主辦,將于2013年4月22日—26日在北京舉行。這是該國際知名系列會議舉辦近50年來首次由中國承辦。 國際環境遙感大會(ISRSE)
近日,全國首個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試驗基地在鶴壁市建立。據河南省通信部門相關專家評價,該技術項目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4月21日,由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中國濕地遙感制圖高峰論壇暨全國濕地遙感制圖評審會”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召開。會議由劉興土院士主持,來自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廈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遙
3月27日,“湖泊—流域水環境遙感高層論壇”在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主辦,國家遙感中心、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地理專業委員會等協辦。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
2004年12月,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出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讓各地正在進行數字化建設的政府部門大吃一驚:該中心只花了2000萬元就做出了國外需要花2個億才能做出的航空遙感數字測繪相機。 買一臺國外的單鏡頭航空遙感數字測繪相機需要300美
中國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張國成27日在廈門說,中國將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 張國成在中歐遙感領域合作“龍計劃”項目啟動會暨研討會上介紹說,該體系包括氣象衛星系列、資源衛星系列、海洋衛星系列和環境與災害
四川嚴重的地震災害牽動我們的心。星辰科技上海分公司的員工參加了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組織的救災捐款活動。 自然災害突如其來,四川地震災區的同胞牽動我們的心。 為幫助我們的同胞戰勝災害,總公司和深圳分公司的領導和員工積極捐款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