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產業分析>非凡的歷程 輝煌的成就

          非凡的歷程 輝煌的成就
          ————紀念我國建材工業改革開放30周年

          發布時間:2009-02-18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改革 建材 歷程 成就

          導  讀:

          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生巨大變革,取得歷史性進步的30年,也是中國建材工業迅猛發展的30年。30年來,建材工業的發展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己任。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歷屆國家建材部、局黨組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建材行業1000多萬干部職工,解放思想,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先進生產力獲得極大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體制不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輝煌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歷程

            建材工業30年的發展,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紀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里,建材工業始終圍繞發展這個主題,從行業實際出發,開拓、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

            上世紀80年代,集中力量解決供不應求矛盾,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抉擇,國民經濟開始恢復并呈現全面發展的新局面,集中迸發出對各種建筑材料的強烈需求,主要建材產品異常緊缺。針對這種狀況,國務院及時指出,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建材工業必須先行。國家增加了對建材工業的投資。盡快擴大生產能力,解決供求嚴重失衡的矛盾,成為這一時期建材工業的主要任務。

            建材部局黨組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加快了國家投資骨干項目的建設步伐,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先后完成了河北冀東、安徽寧國、江蘇淮海三大水泥引進項目建設。

            但是,只靠國家投資建設項目遠滿足不了急劇增長的市場需求。1985年,在《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指引下,國家建材局制定了《建材工業發展綱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投資建材,扭轉了水泥、玻璃等主要建材產品供不應求的被動局面。

            在這期間,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洛陽浮法玻璃技術通過鑒定、進行推廣;引進了10余項國際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主要設備制造技術,啟動了墻體材料革新工作等,為我國建材工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奠定了初步基礎。

            上世紀90年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產業升級

            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建材產品供需日趨平衡,并且正在孕育著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重要轉折。由于先進與落后的各種生產力并行發展,建材工業的結構矛盾日益突出,產業發展和能源承受力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加深。因此,推進產業升級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為適應產業發展的變化,國家建材局把“結構、節能、出口”列為“八五”計劃的工作重點,并確定實施冀東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泰安萬噸玻纖池窯生產線等4個重點建設項目,以帶動全行業技術進步。制定了沿江沿海(“T”型)水泥發展戰略,以滿足東部地區經濟蓬勃發展對水泥的需求。

            根據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要求,國家建材局黨組在認真分析建材工業實際狀況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臨近和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要以產量增長為主轉到大力提高集約化生產程度、提高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提高質量和配套能力的軌道上來,即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把跨世紀的中國建材工業逐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原材料和制品工業。在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親自指導下,集中行業內外專家和廣大建材職工的智慧,深入剖析了建材工業“大而不強”的本質,于1995年制定了“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建材工業跨世紀發展戰略,成為指導行業發展的綱領。

            九十年代中后期,建材工業在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浮法玻璃、新型建筑材料等先進生產力的同時,圍繞“控制總量、調整結構”,對水泥工業實施“上大改小”;對小水泥進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組織了國企三年脫困,以及淘汰“兩小”攻堅戰等;為了突破發展新型干法水泥項目投資過高的瓶頸,組織全國水泥設計研究單位和企業聯合攻關,在山水和海螺白馬山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水泥項目上實現了“低投資、國產化”。在這一時期還提出了將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非金屬礦物材料及制品作為建材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貫徹落實,對推進建材工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新世紀,踐行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我國工業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材工業認真貫徹落實這一要求,根據行業實際,以調整產業結構和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沿著新型工業化道路大步前進。

            進入新世紀,建材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進程,促進了建材工業的全面發展。水泥工業由于實現了“低投資、國產化”,新型干法工藝得到了迅速推廣,2004年至2007年,其生產能力年均新增1億多噸,2007年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水泥總產量的比重達到54%。2001年至2007年共淘汰落后水泥能力約2億噸。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玻璃纖維等行業中,先進生產能力現已占居了主導地位,節能減排也由此取得明顯成效。

            近幾年來,建材工業著力研究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不但在理論上做了深入研究,在實踐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建材工業已被國家列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行業。北京水泥廠、烏蘭水泥集團公司、亞泰水泥集團公司、蒙西高新技術產業園進入了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行列。

            建材工業30年的發展,始終踐行在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的進程中,為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我國建材工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就

            改革開放的30年,使我國建材工業徹底告別了產品短缺、工藝落后、裝備陳舊、結構單一、缺乏活力的歷史,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的需要。建材工業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大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生產規模躍居世界首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建材生產大國

            我國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和衛生陶瓷等主要建材產品年產量已先后躍居世界首位。2007年,我國生產水泥13.6億噸,平板玻璃5.5億重量箱,衛生陶瓷1.59億件,建筑陶瓷產量56億平方米,玻璃纖維161萬噸,分別是1978年的21倍、31倍、68倍、1026倍和39倍。如今,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都在中國生產。

            產品質量明顯提高,門類品種日益豐富,配套能力顯著增強。上世紀80年代,我們曾經把滿足建設三星級賓館所需建筑材料的品種、質量和配套作為追求目標,今天,我們不僅可以為五星級賓館所需的建筑材料配套,還可以為航空航天、軍工、高新產業等提供特種材料。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主要產品、技術和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建材主要產業在技術進步方面經歷了以引進消化為主到引進和自主創新相結合,進而以自主創新為主的過程,主體技術和裝備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技術水平,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實現了出口。

            我們已經建成日產4000噸級及以上新型干法生產線171條,其中海螺建成的4條日產萬噸生產線已經成功投產運行多年。日產4000~6000噸規模生產線的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0%。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洛陽浮法玻璃技術日臻成熟,建成了多條日熔化900噸浮法玻璃生產線,在超厚和超薄浮法玻璃的生產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電子工業用0.55mm、0.70mm超薄浮法玻璃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自主開發生產7800噸陶瓷壓磚機,打破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超大超薄陶瓷板、多晶硅石英陶瓷坩鍋研發成功并實現產業化。大噸位玻璃纖維池窯技術、全氧燃燒技術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新型建筑材料、樹脂基玻纖增強復合材料、混凝土及制品、非金屬礦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制品等行業,在工藝、技術和裝備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我國2.0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玻璃鋼葉片、年產千噸級的碳纖維項目均已投產。

            信息化正在逐步與建材工業實現有機融合。計算機輔助研發、輔助設計、生產過程集散控制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等,已先后在我國建材行業尤其是大企業集團中得到應用推廣,并取得較好實效。

            建材科研成果碩果累累,30年來共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0項、三等獎1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54項;建材行業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36項、199項和406項。

            多元化投資格局形成,企業組織和地區結構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打破了思想禁錮和體制障礙,激發了社會各界投資發展建材的積極性,除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中外合資、外商獨資、鄉鎮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等各種所有制建材企業快速發展。拉法基、豪瑞、海德堡、PPG、圣戈班、皮爾金頓等國外建材大企業,華潤、臺泥、亞泥、嘉新、臺玻等港臺企業紛紛進入大陸;投融資渠道不斷拓寬,國內外金融資本介入建材企業的并購重組之中。多元化投資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了技術進步,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近60家建材上市公司在滬深兩市共募集資金500多億元,其中僅水泥上市公司就實現融資約350億元,有力推動了自身發展和購并重組工作。2007年在各種建材所有制企業中民營及民營控股企業資產總額所占比重已達50.9%,外商及港澳臺控股企業占18.8%,國有及集體控股企業占30.3%。

            30年來,建材工業涌現出了中國建材、中國中材、安徽海螺、北京金隅、山東山水、拉法基瑞安、江蘇華爾潤、廣東南玻、河北惠達以及廣東新明珠、廣東東鵬等一批行業骨干大企業。他們通過自身內生式滾動發展、外延購并重組等不同方式,迅速發展壯大,已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在推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提升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大企業的發展提高了行業生產集中度。截至2007年,17家年產千萬噸級以上規模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水泥熟料產量占全國總量的27%;6家年產2000萬重量箱以上的平板玻璃企業集團產量占總量的31%;3家大型玻纖企業集團產量占總量的52%;5家大型石膏板企業集團的產量占總量的41%。大企業集團的迅速成長,有效促進了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市場資源配置得以優化,區域市場競爭更趨有序。

            伴隨著國家實施的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我國建材工業的地區生產力布局出現了可喜變化,尤其是自2004年以來,東部地區建材工業資本和技術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了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2007年中西部地區建材工業實現的工業增加值增長率高于東部地區20個百分點以上,中西部地區實現的建材工業增加值占到了全國的近40%。

            對外貿易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對外工程總承包成為新亮點

            2007年我國建材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231億元,是1981年的71.3倍。可喜的是,出口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單純的產品貿易發展到產品、技術、裝備和工程總承包等多個方面,尤其是工程總承包從無到有,并實現快速增長。

            技術、裝備出口和對外工程總承包堪稱改革開放30年來建材工業對外貿易的最大亮點。我國企業已經屢屢在外成功承包包括日產萬噸級在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和日熔化900噸的浮法玻璃生產線,項目遍及新興經濟體和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僅中材國際在國際水泥工程承包市場就占到了25%的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國已經能夠為海外任何國家和地區出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泥等成套技術裝備,并承包全部工廠建設工程。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穩步推進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建材工業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2007年建材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00年下降了48%,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也大幅降低。

            近幾年建材工業在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在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礦山尾礦、建筑廢棄物和有毒有害廢棄物等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貢獻。2007年,建材工業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量占全國的30%以上,煤矸石的利用量占全國的50%以上,利用固體廢棄物達到5.6億噸,是2000年的2倍多。水泥工業已建成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92臺,總裝機容量740MW,年發電能力49.6億度,相當于年節能182萬噸標準煤,減排CO2473萬噸。實踐證明,建材工業完全可以,也正在朝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的方向邁進。

            建材工業30年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取得的,是全行業廣大干部職工不斷解放思想、不懈奮斗的結果,是全行業廣大科技工作者、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無私奉獻、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全行業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結果。

            體會

            建材工業30年的大發展、大飛躍,是在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體制大變革下取得的。期間雖歷經起伏與調整,也不乏挑戰與徘徊、挫折與教訓,但建材工業仍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我們很好的深思與總結。現在回過頭去看建材工業30年走過的不平凡歷程,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去審視,我們認為,帶有行業發展普遍指導意義的體會主要有五點。

            一是堅持以市場需求特別是建筑業需求為導向,推動行業理性發展

            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首先就要求行業發展要接受國家的產業政策和規劃指導。產業政策和規劃是國家在統觀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意義,遵循好產業政策和規劃對實現行業理性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要以建筑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土木工程和房地產等)的需求為主要導向。建筑業的發展離不開建材業,建材工業的發展同樣要以建筑業的需求為主要導向,因為70%以上的建材產品是應用于建筑業的。研究表明,建筑業每增加1萬元產值,將直接和間接地消耗0.35萬元建材產品。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是44.9%,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按照年均增加1個百分點計,到2020年我國還有近2億人口進入城鎮。而每新增一個城鎮人口需要配套至少6萬元的住宅、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投資。這是建材工業未來的最大市場需求所在。

            堅持以建筑業需求為導向,要求我們不僅要研究城鎮建筑業的具體需求,還要研究農村建筑市場和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多種市場需求。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尤其要注意研究建筑節能對建材業的新要求。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已經占到了全社會總能耗的28%,再過20年,這個比例將超過四成,成為我國最大的終端能耗大戶,推進建筑節能已經刻不容緩。包括新型墻體材料、門窗、玻璃、保溫隔熱材料、采暖設施以及許多新型材料、復合材料等,如何更好地滿足建筑節能需求,還有許多研究開發工作要做。

            堅持以建筑業需求為主要導向的同時,還要注意研究包括汽車工業、化工、冶金、新能源、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相關產業發展以及國際市場給建材工業帶來的需求變化、趨勢和機會。要注重發現需求,挖掘需求,引導需求,以全面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實現行業理性發展,需要注意把握好速度和質量、效益的關系。進入建材行業的技術,資金門檻相對都不算太高,面對一時的需求拉動,極易導致過熱發展。但過熱的市場狀態是不可能持久的,建材工業已不止一次地吃過重復建設的苦頭。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認識,熱中要有冷思考,要處理好大與強的關系、速度與效益的關系,防止片面追求規模和速度,避免陷入市場的盲目性陷阱。當前,我們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的新起點上,與此相適應的是,包括建材工業在內的競爭性行業在完成了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進程后,將告別過去的高增長歷史,進入平穩增長時期。大企業更要立足行業全局,在引領理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只有堅持尊重市場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建材工業的理性發展、良性發展。實踐證明,偏離了市場需求,違背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無論是滯后還是過度超前發展,行業發展都會出現問題,都不可能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是堅持以節能為中心的結構調整,推動行業節約發展

            原材料離不開礦產,生產離不開窯爐,“礦業加窯業”是建材工業的基本產業特征,沒有資源和能源,建材工業的發展就成為“無米之炊”。過去建材工業長期存在的“小、散、差”,同時伴隨著資源能源過度消耗的問題。可以毫不夸大地說:建材工業30年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以節能為中心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是一個不斷摸索如何推進行業節約發展的過程。

            我們一直堅持以節能為中心的技術結構調整,它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節約發展。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不以低能耗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工藝替代高耗能的濕法工藝,水泥行業和企業必將在資源、能源瓶頸約束下無以為繼,萬元增加值能耗就不會是現在的不到5噸標煤的水平,何以談得上節約發展。我們只有依靠自主創新,不斷開發節約資源、能源的新工藝、新技術,并依此持續地進行技術結構的調整,加快發展節能的工藝技術,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藝技術,節約發展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節約發展還有許多工作可抓,如大力發展加工制品業,完善產業體系的內部結構,推動建材工業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等。

            我們盡管在節約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建材工業還存在不小差距。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高能耗設備還在運轉,人們的節能意識還不強,節能管理還比較薄弱,許多建材產品的單位能耗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存在明顯差距。比如,我國大型水泥企業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藝的綜合電耗以及浮法玻璃的平均能耗都要比國際先進水平高20%左右。同時,我國水泥總量中還有超過40%的產量是由立窯等落后工藝生產的,平板玻璃行業目前還有占總量10%以上的落后小玻璃,墻體材料中仍有近60%的實心黏土磚,建筑衛生陶瓷、磚瓦、玻纖等行業也都存有相當數量的能耗高、污染嚴重的落后企業。因此,推動行業節約發展,淘汰落后依舊是節能工作的主要抓手。

            建材工業的節約發展涉及到從原料開采、運輸、生產以及市場等諸多環節,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是產業未來的方向,全行業對此都要有清醒認識,要抓住機遇,堅持不懈地推進建材工業走與資源、能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是堅持大力發展制品業,推動行業協調發展

            國務院領導同志曾經指出,過去我們講建材工業的發展,偏重于講生產、講產量,重制造輕加工,重生產輕應用,建材工業要向制品業方向發展。30年的發展成就充分證明這一指示是完全正確的。

            建材工業的內涵早已不是單純原材料制造業的概念。無論是水泥、玻璃還是陶瓷工業,每一個產業都是一個體系,它們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自身產業鏈上的協調。我國水泥工業30年來之所以發生了巨大變化,是與水泥粉磨、散裝水泥和混凝土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的,這些環節都是水泥熟料制造業延伸、銜接市場應用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平板玻璃工業如果沒有工業技術玻璃等深加工玻璃制品業的發展,它的發展就會缺乏載體,這是不可想象的。從行業整體角度看,我國水泥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在建材全行業所占比重之所以會告別一業獨大的歷史,下降到2007年的30%,主要是因為建材其他產業,尤其是加工制品業的快速發展。今天建材工業的百花園,就是我們始終堅持了產業協調發展而培育的百花園。

            “礦業加窯業”的基本產業特征并不代表建材工業的全部內涵。建材工業延伸產業鏈的結果是不僅有原材料制造業,還派生出加工制品業、物流業和商業,產業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形成了每個行業的高、中、低端技術和產品結構,形成了大、中、小企業組織結構的相互匹配和協調發展,各有分工,各有側重,相互配套,協調發展,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建材工業體系,既較好地促進了行業協調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又較全面地滿足了不同市場、不同層次消費主體的需要。

            建材工業要在社會分工和消費市場日益細分的新形勢下,不斷探討、實踐產業鏈的延長和交叉、細分,形成優勢互補、全面協調的產業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加工制品業,發展部品、部件,走標準化、規范化和配套之路。要加強應用研究,才能使新產品有好的使用,以全面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對建材提出的新要求。當然,產業的協調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符合產業發展自身規律,也要順應當時當地的經濟情勢,還要與資源、能源、環境,尤其是市場需求和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發展水平相協調。

            從原材料制造業到加工制品業,是一次重大提升。一個只重視制造,忽視發展加工制品的行業,就會出現“長板”或者“短板”現象,這樣的“獨舞”是無法演繹成為一臺令人心動的大戲的。紅花還需綠葉扶,堅持大力發展加工制品業的產業協調理念,不僅有利于改變單純追求規模和數量的老套路,也有利于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實現行業的協調發展。

            四是堅持循環經濟模式,推動行業持續發展

            建材工業是典型的資源、能源消耗型工業,沒有資源、能源的支撐,建材工業的發展將寸步難行。建材工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資源、能源的消耗和環境負荷的加重。盡管在30年發展的歷程中,建材工業始終把節約資源、能源和減少污染排放作為行業的主攻方向,也取得十分明顯的成效,但是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如果不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將嚴重制約建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建材是工業領域中較早地開展發展循環經濟研究的部門,并且在理論和行業實踐的結合上做出了許多有益的實踐,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僅體現在建材企業自身廢水、廢氣、余熱、廢渣利用等的小循環上,還體現在建材企業大量使用粉煤灰、高爐礦渣等工業廢渣替代天然資源作為原料,利用電廠脫硫石膏生產石膏板,利用建筑垃圾代替砂石和骨料等建材與化工、電力、建筑等行業之間的中循環上,也體現在建材企業消納、處理工業和生活廢棄物、有毒有害廢棄物并節省資源、利用熱能等建材行業與社會之間的大循環上。這些都是我們不斷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通過“三個循環”推動行業實現持續發展所做的有益嘗試和實踐。目前,建材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體系中資源綜合利用的關鍵環節和消納固體廢棄物的主要工業部門之一。而水泥工業和墻體材料工業則是建材全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

            建材工業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這些前景不僅孕育于我們已經成功開展的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利用率方面,孕育于廣泛開展的對各種廢棄物的再利用,產品質量、壽命的提高和性能的改善,以及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深入推進等許多方面。建材工業發展循環經濟還具有遍在性特征,無論是上、中、下游還是相關領域,都有很多文章可做。循環經濟漸行漸近,建材工業沒有時間等待,必須從現在起就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研究,深入實踐,走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模式,這既是我國建材工業面臨的挑戰,更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我們要善于變壓力為動力,在實踐循環經濟模式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五是堅持自主創新,推動行業科學發展。

            過去我國建材工業之所以長期發展不上去,除了資金和市場等約束外,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工藝、技術和裝備的落后拖了行業發展的后腿。30年來,建材工業一個成功經驗是,我們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了行業工藝、技術和裝備落后的瓶頸。以水泥工業為例,我們在引進、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抓住了新型干法水泥投資高、效益差的主要矛盾,通過實施“科技創新、設計優化、國產設備、業主負責”的重大措施,實現了低投資,從而達到了加快發展的目的。今天,我國建材主要產業已擁有了許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得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從夢想變成了現實。30年的發展經驗證明,堅持自主創新,實施“科教興建材”戰略,是推動行業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

            根據經濟增長理論,如果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要素投入增加,那么受限于資本、勞動投入邊際回報遞減,經濟增長最終將出現停滯。持續、穩定發展最終必須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從技術進步中實現。我們過去常說的建材工業“大而不強”,實際就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實現“由大變強”,就是要通過創新工藝、創新裝備、創新產品和創新觀念、創新機制等來實現。自主創新能力是行業實現“由大變強”、科學發展的原動力。

            經過30年的發展,建材工業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正在形成。要實現建材工業由大變強,就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當前,行業技術成果的來源正在從過去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和高校逐漸向大企業轉移。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的科研設計院所與產業結合也更為緊密,中小型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不斷閃現。今后,我們要更好地鞏固這個良好的局面,進一步增強建材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推動行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回顧過去30年,我們感慨萬千、無比自豪。展望未來前景,我們充滿期待、信心百倍。我國建材工業還處于工業化的中期,既是傳統產業,更是未來較長時期內的朝陽產業。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我們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方針,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產業協調為基礎,以循環經濟為模式,以自主創新為動力,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建材工業就一定會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實現“由大變強”。

            總結30年來建材工業發展所取得的寶貴經驗,對于開創建材工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具有指導意義。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不斷開拓進取,為實現建材工業的新輝煌而努力奮斗。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or3p.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多核計算和傳感器未來將改變世界

          下一篇:中國閥門企業要充當國際市場的新主角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新聞
          改革 建材 歷程 成就
          • 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總體方案獲批

            會議指出,推進自貿區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而采取的重大舉措。

          • 工廠自動化程度提高 美的或繼續大規模裁員

            未來家電企業將更加注重高端產品的研發,像過去一樣盲目擴建工廠擴大生產規模的模式將成為歷史,家電行業為了自救與轉型,也會陸續走上裁員和關廠的改革之路,這一是減產,二是提高效率,同時還能優化研發生產結構。

          • 能源改革刻不容緩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密切跟蹤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推進能源價格、石油天然氣體制等改革,大力發展非常規能源等。

          • 中國紡織業:改革重振企業家經濟

            紡織是250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動者,在工業文明發展的大多數時間里,紡織工業是主導,是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跳板。中國紡織也是中國現代化的先驅,是對外開放和市場改革的探路者與先行者。

          • 電煤合同價塵埃落定 煤電市場化改革方向不會變

              拉鋸近8個月的電煤合同價終于塵埃落定。昨日,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2009年電煤合同已經簽訂大半,其價格以企業雙方商洽為準。值得注意的是,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表示,煤電市場化改革方向不會變,無特殊情況,中央不會出面干預煤炭價格。     2009年全國電煤合同簽訂匯總大體上可分為兩

          • 改革開放三十年工程機械創造東方奇跡

            前言——東方奇跡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快速發展,令世人矚目。新中國成立之初,還沒有工程機械產業,只是一些修配生產點和小型施工機具。直到1961年4月24日,在機械工業全面發展中誕生了這個行業,在原機械工業部內組建了工程機械專業管理局。當時只有14家直屬企業,978臺機床,固定資產9638萬元,職工

          • 電力改革 打破壟斷格局

                2007年7月1日,俄羅斯歷時5年的電力改革將宣告結束。通過重組成立的各大電力公司絕大多數目前已經有了新老板和投資人,他們作為獨立的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私人投資源源流入,新建項目紛紛上馬,老舊電站加速更新改造。壟斷的打破激活了電力市場競爭。     統一電力公司是在蘇

          • 2008年央企改革的著力點

                2008年是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中央企業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優化布局結構,不斷增強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2008年,央企改革將有以下幾個著力點。     回顧:近年來,中央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尤其是2007年,中央企業抓住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

          • 堡盟 OX 系列輪廓傳感器,為建筑建材行業帶來更加精準的測量

            在建筑行業中,石膏板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人造建筑材料,其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精準加工至關重要。作為OX系列中的一員,堡盟OX100輪廓傳感器在石膏板的生產應用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與獨特的優勢,為建筑建材行業的現代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測量,智能化,

          • 西門子與九牧集團在碳中和領域啟動戰略合作

            幫助九牧順利實現“未來5年碳達峰、15年碳中和”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助九牧打造全球衛浴建材行業綠色標桿,開拓行業可復制、可借鑒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雙方攜手促進衛浴行業全產業鏈向低碳發展西門子與九牧集團(九牧)近日啟動戰略合作,致力于幫助九牧順利實現“未來5年碳達峰、15年碳中和&a

          • 從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看中國制造 2025

            德國提出工業 4.0 戰略,旨在通過工業化和智能化的綜合發展,推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制造業生產的靈活性、縮短上市時間,并提升產品競爭力。山特城堡系列 C1-3kVA UPS,可為制造業生產端的智能裝備、智能檢測、智能包裝、智能倉儲中的精密設備、嵌入式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提供電源保護,在冶金、建材、玻璃、汽車等

          • 新品速遞丨易能EN550,讓節能更簡單

            EN550系列整流回饋單元是在易能電氣多年技術積累平臺上開發出來的一系列主動式前端單元,采用先進的核心算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以將電機調速過程中所產生的再生電能回饋至電網,避免采用常規能耗式制動單元的能量損耗,從而達到節能效果。適用于行車、提升機、塔吊、磕頭機、離心機,以及建材和礦山行業等領域。

          • 熱烈祝賀桂林鴻程榮獲2019中國碳酸鈣行業創新獎!

            熱烈祝賀桂林鴻程榮獲2019中國碳酸鈣行業創新獎!建材,智能化,

          • 商務部:我國今年面臨貿易摩擦形勢復雜嚴峻

            數據顯示,從行業來看,鋼鐵、化工、建材是立案數量較多、涉案金額較大的行業。從國別來看,美國、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是對我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較多的國家。

          • 精裝房走向定制家居,或迎來下一個爆點時刻?

            全屋定制是消費市場的風口,精裝房是政治政策下的強制要求,兩者的出現注定了房地產企業和家裝建材行業之間會有一次深度合作。

          • 互聯網大鱷入局家居建材裝修 六大變化或將無可避免

            家居、建材、裝修等泛家居行業在新寡頭外加互聯網的沖擊下,正在或將要發生一系列變化。

          • 石油化工的崛起歷程

            石油是一種粘稠狀的,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液體。900年前,中國宋代科學家沈括(1031-1095)首次在《夢溪筆談》中使用“石油”這個名稱。盡管,很早就有過零星的關于石油的記載,例如17世紀有人介紹過石油可作潤滑劑、油漆、燈油等,并曾建廠提煉,18世紀又有人發明了煤油燈,且有人建廠專門提煉燈用煤油,但是,石油被

          • 世界劍桿織機的發展歷程

              早在150年前,有梭織機逐步代替手工織布,那時有梭織機比手工織布的產量高1倍。1844年開始出現無梭織機,柔性劍桿織機起始于1925年,二戰后,50年代至60年代實現商品化生產,并逐步取得顯著進步,目前劍桿織機引緯率達到1500m/min以上。   劍桿織機主要是為解決引緯方法而設計,包括剛性、柔性及可伸縮

          • 雷前治:“十五”期間水泥工業的三大成就

                  日前,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在接受數字水泥網采訪時,就“十五”期間水泥工業的發展發表了如下的意見:“十五”期間,我國的水泥工業得到了快速、健康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取得三項令人矚目的成就。       一是新型干法水泥高速發展。2000年,我國新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黑人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天天看片天天射|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李丽珍蜜桃成熟时电影在线播放观看| 全彩无修本子里番acg|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色爽免费视频|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男人扒开女人的腿做爽爽视频 |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国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片 |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又黄又骚的网站| 香港三级电影免费看| 奶交性视频欧美| 亚洲av永久无码|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高贵的你韩剧免费观看国语版 | 五月婷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