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建材大國,但不是建材強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材生產和消費國,但總體技術水平還落后于發達國家。以水泥為例,中國水泥生產規模占世界水泥生產規模的近一半,但是在技術水平、專業化程度、生產方式和營銷模式等方面落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加大區域整合力度、減少惡性競爭、建立良性市場是水泥行業面臨的迫切需求。因此,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面臨著新一輪的整合。在整合過程中,本地大型企業和外資巨頭,開始了聯合重組的進程。在拉法基、豪西蒙等企業參股或控股國內區域水泥龍頭的同時,中國建材、中國中材等中央企業也紛紛上市,加入競爭行列。
加大重組整合力度、搭建資本運作平臺、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是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建材行業管理公司,2003年成為直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是中國建材行業的主力軍,被譽為“全球建材業最具動力的公司”,聯合重組和資本運作是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取得成功的兩大法寶。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形勢特別是工業經濟形勢變化明顯,經濟呈現下行態勢,實體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在應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必須發揮重要的作用,肩負起黨和國家交付的歷史重任。因此,客觀上要求中央企業自身具有過硬的本領。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聯合重組的思路,對中央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借鑒之一:聯合重組堅持“戰略、效益、協同、風險”四大原則。首先,要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符合公司的戰略目標、戰略區域和主營業務;第二,被重組企業要具有一定規模、效益和潛在價值;第三,被重組企業要能與集團現有企業產生協同效應;第四,風險要可控、可承受。
借鑒之二:區域合作實現雙贏共贏。以市場公平的價格為前提實現區域合作,在“以我為主”的聯合重組中,留給被重組企業和區域其他企業機會,實現雙贏共贏。促進行業良性競爭,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借鑒之三:“五化+KPI管理”提高整合水平。在戰略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在聯合重組企業中堅持以財務為主線、以績效為目標、以集中統一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整合。“五化”是指管理一體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數字化;“KPI”是一整套完善的關鍵指標控制體系。通過市場營銷集中、財務集中、采購集中、技術集中和投資決策集中,實現規模效益。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3年3月上旬與2月下旬相比,22種產品價格上漲,21種下降,7種持平。水泥,質量,EMS,
河南某水泥有限公司擁有兩條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干法旋窯生產線,年產優質水泥可達200萬噸,月累計可生產水泥12.5萬噸,平均電耗為42kWh/t,廠內變電站采用110kV/10kV供電,總降變壓器兩臺,分別為35000kVA和45000kVA,從整體分析廠內平均電耗相對于同行業平均能耗水平來說,還處于比較高的狀態。智能,
針對工業領域的特殊情況,維諦技術(Vertiv,NYSE:VRT)提出了“工業高防護,電氣全隔離”的理念,并基于這一理念推出了全新的VertivTM Liebert? Industry S系列多場景UPS,極具針對性地滿足了鋼鐵、水泥、油氣等工業行業用戶的應用需求。尤其是在適應環境、卓越性能兩個維度的特別設計,充分保障了產品的高可靠性。系統,
水泥、化工、電解鋁、造紙等行業,前期也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工作,生態環境部正考慮在“十四五”期間加快納入。
術業有專攻,桂林鴻程立磨案例精選,水泥,控制,服務,節能減排,
目前,在水泥、化肥、飼料、碼頭、倉庫、面粉、化工等企業,由于貨物運輸量大,都需要對袋裝產品出庫裝車時進行計數,在計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記錄不清、徇私舞弊等各種問題。計數器,智能,
目前,在水泥、化肥、飼料、碼頭、倉庫、面粉、化工等企業,由于貨物運輸量大,都需要對袋裝產品出庫裝車時進行計數,在計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記錄不清、徇私舞弊等各種問題。水泥輸送機裝車計數器,水泥計數器,智能,
在庫存極低的背景下,錯峰限產和臨時停產刺激水泥價格持續上漲,而處于“夾板”之中的混凝土企業,則無法向下游施工方傳導價格上漲壓力。無奈之下,貴州、武漢等地混凝土企業紛紛呼吁政府干預。上述地區混凝土協會負責人日前向記者表示,水泥價格過快上漲,已經超出混凝土企業承受極限。
2019年4月,從數位債權人處獲知,包括大連機床集團在內的《大連機床系列企業重整計劃(草案)》已然出爐。該《草案》計劃由國務院國資委所轄央企之一的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領銜重組,設立新的大連機床集團。這一草案將于2019年4月8日,由全體債權人進行投票表決。
7月3日晚間,中國神華、國電電力同時公告停牌進展,首次透露本次交易對方擬為能源行業大型國企,交易擬涉及能源行業資產。從同步停牌到同時更新幾乎雷同的重組進展,市場對“神電”的猜想日趨強烈。
太原剛玉資產重組引入優質資產聯宜電機,技術實力一流。聯宜電機是國內微特電機領軍企業之一,主要產品為交流、永磁直流、無刷、步進、伺服電機等微特電機和電動推桿執行器等,下游應用領域包括音像設備、運動機械及自動化設備等。
從科施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CST) 到 InnoVista Sensors TM(中國公司名正在注冊中會于近日公布)。隨著業務品牌組合的出售(品牌:BEI Kimco, BEI Sensors, Kavlico 凱維力科, Crydom 快達和Newall),科施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現已重組。
機器人巨頭ABB表示,重組五大業務部門,并精簡為四個,從2016年1月1日起生效。
2015年國企改革將全面推進、落地,國資體系瘦身將是一大任務,國企發展模式將從增量發展變為存量組合。下一步,建筑、電力、鐵路等產能過剩行業眾多國企央企,將面臨大規模合并重組。
在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以及優化產業布局、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產業政策背景下,2015年將有更多國企通過優化重組做強做優,增強核心競爭力,從而帶動中國整體工業化水平的提升,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日前,物流業巨頭日本大福集團宣布將重組中國業務,以新公司“大福(中國)有限公司”(簡稱DCL)為主體,構筑新的運營體制,全面提升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據記者了解,大福集團自2007年并購美國威勃公司而一躍成為物流行業老大,其2009年的銷售額名列全球第二位。根據大福集團的新三年規劃,中國將是其最大的海外據點
在建筑行業中,石膏板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人造建筑材料,其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精準加工至關重要。作為OX系列中的一員,堡盟OX100輪廓傳感器在石膏板的生產應用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與獨特的優勢,為建筑建材行業的現代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測量,智能化,
幫助九牧順利實現“未來5年碳達峰、15年碳中和”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助九牧打造全球衛浴建材行業綠色標桿,開拓行業可復制、可借鑒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雙方攜手促進衛浴行業全產業鏈向低碳發展西門子與九牧集團(九牧)近日啟動戰略合作,致力于幫助九牧順利實現“未來5年碳達峰、15年碳中和&a
德國提出工業 4.0 戰略,旨在通過工業化和智能化的綜合發展,推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制造業生產的靈活性、縮短上市時間,并提升產品競爭力。山特城堡系列 C1-3kVA UPS,可為制造業生產端的智能裝備、智能檢測、智能包裝、智能倉儲中的精密設備、嵌入式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提供電源保護,在冶金、建材、玻璃、汽車等
EN550系列整流回饋單元是在易能電氣多年技術積累平臺上開發出來的一系列主動式前端單元,采用先進的核心算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以將電機調速過程中所產生的再生電能回饋至電網,避免采用常規能耗式制動單元的能量損耗,從而達到節能效果。適用于行車、提升機、塔吊、磕頭機、離心機,以及建材和礦山行業等領域。
熱烈祝賀桂林鴻程榮獲2019中國碳酸鈣行業創新獎!建材,智能化,
數據顯示,從行業來看,鋼鐵、化工、建材是立案數量較多、涉案金額較大的行業。從國別來看,美國、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是對我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較多的國家。
全屋定制是消費市場的風口,精裝房是政治政策下的強制要求,兩者的出現注定了房地產企業和家裝建材行業之間會有一次深度合作。
家居、建材、裝修等泛家居行業在新寡頭外加互聯網的沖擊下,正在或將要發生一系列變化。
《中國制造2025》19日正式公布,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其中,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是第一階段目標。
怎樣才算是制造業強國?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以機器人為重點抓手的工業4.0戰略,將加速智能制造增加值的進程。據了解,工信部擬出臺多項措施,從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產業資金支持、搭建產需對接平臺等方面進一步推廣工業機器人應用。
“目前中國裝備制造業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了50%,80%的高端芯片、80%的發電設備優質大型鑄鍛件、90%的高擋數控機床及機器人、近100%的高鐵軸承,都依賴國外進口。”中國工程院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院總體組代表、機械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屈賢明在2014新年來臨之際大聲疾呼,中國如何完成從裝備制造大國向裝備制造強國的轉變?
機械工業“十五”期間發展情況回顧與總結 “十五”時期,機械工業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努力推進增長方式的轉變,改革、發展、創新等諸多方面都有突破,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明顯加快,增長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機械工業綜合實力和科技實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齒輪行業已經形成100億元產值的配套規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再次成為國民經濟的熱點和亮點。預計今后10年,中國齒輪傳動產品市場需求將翻一番。但是,當前中國齒輪行業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離齒輪傳動裝置模塊化設計尚遠,齒輪傳動裝置技術性能趕不上先進國家,齒
期待實現紡織強國 成就已屬過去,WTO帶來的機遇亦或挑戰的話題也不再新鮮,中國紡織業正開足馬力向世界紡織強國邁進。 曾經在紡織行業傾情工作了三十年的陳錦華主席一直以來都十分關心紡織行業的發展,日前,他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