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乃至全球的石化安全問題不斷。就近兩周而言,BP墨西哥灣漏油以及山東東營原油管道泄漏都讓人傷透了腦筋。不論事發具體原因是什么,石化安全問題已然隨著頻發的事故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日前,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根據當前石油和化工企業安全事故頻發、安全形勢嚴峻的狀況,委托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編制的《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已經通過審查。這是我國石化安全設計方面的標準性文件,填補了石化安全領域的一項空白。
《導則》指示,石化安全首先要把好設計關,從源頭上減少事故的發生。
石化安全形勢向好發展
眾所周知,石油化工是高危行業。石化產品,特別是危險化學品,在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以及廢棄物的處置等過程中,存在著火災、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危險性,極易發生事故。
石化安全在我國受重視的程度如何?協會理事長袁紐認為,黨和國家對石化安全問題始終是高度重視的,人們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石化行業和企業的科學防控能力在不斷增強,各項有效的政策措施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石化安全形勢在向好發展。
目前,安全問題仍然是石化全行業和石化勘察設計行業的重中之重。一些石化企業火災、爆炸和中毒等重大事故還時有發生,各種事故的苗頭也沒有從根本上杜絕,有的企業在安全意識和防范措施上有不少差距。“特別是我國石化園區很多,不少城市和地區形成了石化產業鏈,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不僅企業遭受巨大損失,還會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并且會伴生毒氣、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災難。因此,對于石化安全的警惕性時刻都不能放松。”袁紐表示。
據悉,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將繼續加大對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全社會對加強石化安全已經形成共識,廣大人民群眾對石化安全工作的期望也越來越高。袁紐認為,包括勘察設計在內的整個石化行業,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把石化安全置于文明進步、和諧發展的大環境之中,引進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趨利避害,未雨綢繆,把各種石化安全事故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導則》通過審查
在事故頻發、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導則》的編制填補了石化安全領域的一項空白。
“《導則》已經通過了主管部門的審查。”協會副秘書長陳烽英介紹說,《導則》的編寫依據了國家安全生產的相關法規準則,吸收了國外先進的安全設計理念,突出設計過程危險源分析和設計安全審查,總結了國內大型化工建設項目實踐經驗,結合了我國化工安全設計的現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旨在規范和指導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工作,提高本質安全設計質量,從設計源頭防止和減少石化企業安全事故。
陳烽英說,《導則》貫徹了化工安全設計遵循本質安全的設計原則,采用削減、緩解、替代和簡化等手段,通過局部改用沒有危險或危險性很小的物料或過程,從設計源頭上消除或削弱危險源。《導則》還貫徹了化工安全設計遵循合理降低風險的設計原則,在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前提下,采用適宜、可靠的安全對策措施,將化工建設項目預期壽命周期內的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程度。
貫徹《導則》的內容和要求,通過全面系統的過程危險源分析、科學縝密的安全設計、科學有效的對策措施,可使化工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風險在法律和合同規定的范圍內減少到可接受的水平,實現化工安全設計的目標。
#page#
從設計源頭抓起
搞好石化安全,首先要從設計源頭抓起,這已經是業內外人士的普遍共識。此番《導則》的編制,第一次以標準性文件的形式強調了石化設計問題。協會秘書長榮世立說:“從目前掌握的一些事故隱患看,有的是由于設計不周、改變設計和選用材料不當造成的。因此,首先要把好設計關,從源頭上減少石化事故的發生。”
榮世立指出,石化設計中有兩個關口必須把好:一是優化產品的生產流程設計,二是優化原材料的選用。在產品設計和原料選擇時,要從環保和安全的角度出發,優先選擇無污染的替代產品,不生產有毒有害的產品;優先選擇無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輔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較大的原輔材料,防止原料及產品對人類和環境產生危害。這樣,才有可能將安全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榮世立說,石化安全從設計源頭上抓起,就要制定和執行安全設計規范、管理規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在開發建設石化工程項目時,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實施安全防范工程在項目申報、項目實施、項目竣工驗收時“三同時”安全審查驗收,從事項目設計、勞動安全衛生評價和環境項目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初步設計必須有勞動安全衛生篇和環境評價篇。
要真正落實石化安全設計必須加強與企業的配合,變成企業的自覺行動。據協會顧問崔金存透露,在提高對安全設計高度認知的基礎上,協會將積極推進設計企業把安全設計納入企業的重點工作,大力宣傳和積極推動HSE工作,加強理論方法研究,使各設計企業都建立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環境管理體系,加強安全在工程設計和工程總承包中的實施,探索安全和HSE管理體系與企業整個管理體系的整合,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推進安全設計工作,全面推進HSE各項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