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委聯合對外發布了《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的通知,強調要加強重點區域產業規劃環評,嚴格控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傳統煤化工、多晶硅、電解鋁、造船等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建設,嚴防產業轉移過程中出現污染轉移。
《指導意見》提到,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重點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行業是火電、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點企業是對區域空氣質量影響較大的企業。
業內人士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的發布將有利于在“十一五”節能減排剩下的7個月中提高減排效率,并為“十二五”期間大氣發展規劃的整體布局創造有利條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個通知很重要。反映出國家在大氣控制中的需要。2009年,我國有108個污染物指標不達標,區域污染嚴重,臭氧、灰霾等污染亟需解決。以前我國對能源活動實施的是一種分散的多部門管理模式,增大了污染控制的難度,這次九部門共同下發通知有利于治理能源行業污染。目前正是中央、區域和地方共同實干的時候?!?
政府應嚴控污染發生轉移
《指導意見》提出,要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制定并實施重點區域內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嚴格控制重點區域新建、擴建除“上大壓小”和熱電聯產以外的火電廠,在地級城市市區禁止建設除熱電聯產以外的火電廠。同時,在城市城區及其近郊禁止新建、擴建鋼鐵、有色、石化、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對城區內已建重污染企業要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搬遷改造,按期完成首鋼搬遷工程,組織實施好石家莊、杭州、廣州等城市鋼鐵廠搬遷項目。
柴發合認為,區域間重點行業的遷移和在城市城區及其近郊禁止新建、擴建鋼鐵、有色、石化、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會使工業布局更加趨于合理,大氣污染控制更有效。
對于《指導意見》中提到區域間重點行業的遷移問題,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區域間重點行業的遷移只能起到緩解作用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政府與環保部門應嚴格把關,以防發生污染的轉移。
加大重點污染物防治力度
《指導意見》要求,強化二氧化硫總量控制制度。提高火電機組脫硫效率,完善火電廠脫硫設施特許經營制度。加大鋼鐵、石化、有色等行業二氧化硫減排工作力度,推進工業鍋爐脫硫工作。完善二氧化硫排污收費制度。制定區域二氧化硫總量減排目標。
《指導意見》還要求加強氮氧化物污染減排,建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新建、擴建、改建火電廠應根據排放標準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要求建設煙氣脫硝設施,重點區域內的火電廠應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安裝脫硝設施,其他區域的火電廠應預留煙氣脫硝設施空間。推廣工業鍋爐低氮燃燒技術,重點開展鋼鐵、石化、化工等行業氮氧化物污染防治。
侯宇軒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一季度二氧化硫減排的反彈趨勢給“十一五”目標的完成又加重了負擔,《意見》的出臺雖然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就污染物種類來看,著實應加大重點行業氮氧化物與顆粒物的控制,應以目前脫硫市場的現狀為實際樣本,對脫硝與除塵做到提前部署以及規劃,以免造成資源的重復利用與浪費。
#page#
調能源結構從源頭控制污染
柴發合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能源消耗造成的污染比較嚴重,比如,煤資源浪費嚴重、使用不當,污染控制不得力,燃煤產生的能耗居高不下。雖然這幾年我國也在改變,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是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以根本改變。這也是大氣污染控制長期存在的困難之一。柴發合認為,要想有效解決問題,需要加速發展方式轉變。
侯宇軒認為,有效解決重點行業對區域空氣治理的影響,首先是能源結構的調整,大力開發新能源與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這將促使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由能源消耗型向可持續資源利用型轉移。有利于改變我國對高能耗產業的依賴與需求,從源頭上控制污染,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改善空氣質量;其次是污染治理效率的提高,重點行業的技術推進如提高脫硫效率,制度的完善如排污收費制度等都是在污染控制邊際效應遞減趨勢下實施的有效措施。由于大氣污染的區域性與流動性,嚴控重點行業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排污權的交易就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環境與資源的有效配置;第三是區域控制與統籌結合,通知中提到大力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的重點區域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遼寧中部、山東半島、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臺灣海峽西岸等區域。這些區域都是經濟高速發達的區域,重工業比較集中,重點突擊這些地區的化工、鋼鐵等行業能有效的提升整體污染控制速度。
清潔能源項目迎來新機遇
《指導意見》提到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改善城市能源消費結構,加大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推廣力度,逐步提高城市清潔能源使用比重。繼續推進清潔能源行動,積極開展清潔能源利用示范。
湖南CDM項目服務中心國際商務部部長方燕將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個《指導意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CDM項目發展。CDM就是清潔發展機制,主要指的是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京都議定書》,在發展中國家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CDM的減排效果是通過對比實現的,即新建一個可再生能源或清潔能源的發電項目,替代了傳統的污染重的化石能源發電,在項目新建的時候就產生了相對的減排。”
方燕表示,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力度,特別是新建一批清潔能源項目,可以增加中國CDM項目的數量。從減排的角度來說,在中國減排和在全世界減排的效果是一樣的,這樣客觀上更多的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7428
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