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傳感統計數字顯示,在2009年傳感器業務收入方面,華工科技為1.4億元,大立科技為1.73億元,歌爾聲學為1.2億元,廣陸數測為1.1億元,漢威電子為1.3億元,航天機電僅有幾千萬元。
而在2009年RFID(電子標簽)業務收入方面,遠望谷為2.4億元,新大陸為4億元,同方股份為2億元,廈門信達為3億元,上海貝嶺為5億元。
“國內物聯網相關業務上市公司約30家,數量相對于其他行業,數量不算少,但每個體量不大。”中國傳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小飛指出,物聯網未來的關鍵在于RFID、傳感器、嵌入式軟件及傳輸數據計算等領域,但國內企業都沒有在某個領域處于壟斷地位。在RFID技術方面,美國一家獨大,其專利申請超過歐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等多個區域專利申請總量的總和,專利數量占總量的53%;而中國RFID企業總數在100家左右,但是普遍缺乏關鍵核心技術。
“而日本和歐洲則在傳感器件技術上擁有絕對優勢,國內中高端傳感器市場基本依賴進口。”張小飛說。明代都也表示,國內能源企業、石化企業其實都是采用傳感器的大戶,但都是成批進口。因為,國內企業的傳感器產品水平,根本無法滿足這些大客戶的要求。
“目前國內傳感器產業的尷尬是:大企業不愿意做,小企業做不了。”明代都指出,由于每個領域都需要量身定做的傳感器,雖然有市場需求,但市場規模并不大,導致傳感器廠家的技術投入成本太高;相反,傳感器產品技術是建立在新型敏感材料、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仿生技術、新型儲能技術和極低能耗技術上,小企業卻根本不具備這種技術能力。
“由于沒有規模化應用,國內傳感器產品普遍存在技術水平低和價格高的矛盾。”明代都說。
高工傳感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2008年世界傳感器市場容量約為456億美元,預計2010年世界傳感器市場規模可達660億美元以上。而全球現在大概有40個國家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工作,研發、生產單位有5000余家,產品達20000多種。
“雖然國內已有1688家企事業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其中從事MEMS研制生產的已有50多家,但規模和應用領域都較小。”張小飛指出,在國際市場上,德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老牌工業國家的企業主導了傳感器市場,許多廠家的生產都實現了規模化,有些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達到幾千萬只甚至幾億只。相比之下,中國傳感器的應用范圍較窄,更多的應用仍然停留在工業測量與控制等基礎應用領域。
陳亮表示,雖然物聯網近兩年在國內很熱,但國內傳感器市場并沒有因此而快速增長,大部分物聯網項目還處于示范工程階段。“傳感技術是物聯網的基礎技術之一,沒有智能傳感器就談不上物聯網。”明代都指出,目前國內傳感器產業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快速地將研究所的成果轉變成商品,“估計至少要5年~10年才能改變國內傳感器產業落后的現狀。”
可喜的是,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微電子研究所預測,今年中國傳感器市場銷量將達到905億元。未來五年,國內傳感器市場平均銷售增長率將達31%。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pjg9.html
拷貝地址上一篇:2010中國國際遠程測控系統與RTU技術發展應用高峰論壇成功舉行
下一篇:首個太空機器人將赴空間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華北工控是國內知名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專業提供商,聚焦物聯網應用,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包括嵌入式主板、嵌入式準系統/整機在內系統完善的產品供應鏈,可為危險品運輸車輛監控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提供關鍵支撐。
由安森美半導體所推出的RSL10多傳感器解決方案是一個集成硬件與軟件的平臺,將可讓您輕松開始開發物聯網應用。
隨著NB-IOT的商用普及,物聯網應用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各行業物聯網應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麥克物聯研發的監測設備主要應用于城市地下井監測、供水管網監測、消防管網監測以及水資源監測等行業。
8月17日,中國物聯網產業應用聯盟主辦以“從概念到落地,工業物聯網進入提速期”為主題的2017工業物聯網應用研討會在深圳會展中心3號館會議區隆重舉行,主辦方特別邀請我司深圳市智物聯網絡有限公司參與,受邀參加的還有西門子、大族激光、有方科技等知名企業的領導和專家,各位嘉賓圍繞“物聯網應用”、“智慧工廠”、“
物聯網(IoT)領先供應商威強電工業電腦有限公司展示與 Intel? 合作利用 Moon Island 軟件開發智能網關平臺,為不同的垂直市場創建智慧城市以及各種物聯網應用。
經過一個月的需求分析和調研,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日前完成了國家油氣供應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初期實施方案的總體編制。
其中5號展館是中科院技術產品專題展,由于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聯網技術展示吸引著眾多目光。在“感知中國”的主題下,展示物聯網最領先技術,展館人流涌動。
近三年來,我國物聯網產業從無到有,各大城市紛紛以物聯網產業為戰略核心,制定發展規劃。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性能產品的帶動,同時,產品的發展也要依托經濟與行業形勢的變化。近幾年,專門生產和制造傳感器的廠商越來越多,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從產品功能還是服務質量,單憑廠商的介紹,用戶們早已不知如何選擇。 中國的傳感器市場已被國外品牌所占據,國內品牌若想占有一席之地早已困難重重。而
2009-2010年全球傳感器技術發展凸顯出MEMS技術廣泛應用及納米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兩個基本特點。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各類傳感器在光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半導體傳感器和光纖傳感器、MEMS傳感器等市場增長迅速。北美地區汽車傳感器市場增長顯著,而在亞洲,日本傳感器市場增長強勁、歐洲德國發明監測作物干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