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受宏觀經濟拉動,我國能源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能源消費持續回升,全年能源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的2011年,能源經濟將保持怎樣的發展態勢?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供需形勢如何,面臨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面臨怎樣的發展機遇?
帶著這些備受各界關注的問題,今天,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思強分析了2011年能源經濟形勢。
能源需求將穩中有升 但增速將趨降
“由于受到宏觀經濟拉動,2011年我國能源需求將穩中有升,但增速將趨降。”王思強指出,2011年,我國煤炭消費將保持適度增長,需求增速有所放緩,部分地區高峰時仍會出現電力缺口,全年汽油消費增幅將有所減緩,天然氣消費區域將進一步擴大。
據王思強分析,2011年全年煤炭供需將呈現總體平衡趨于寬松的態勢;與2010年下半年電力消費受到抑制相比,2011年主要用能行業電力需求將出現一定反彈。隨著新一輪農網改造工程的實施以及農村家電產品普及率的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用電也將較快增長。但在加強宏觀調控和促進節能減排的背景下,盲目鋪攤子、上項目的沖動將得到有效抑制。2011年電力需求將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全社會用電量將達4.5萬億千瓦時左右,比2010年增長9%左右。隨著地區性輸氣管網加快建設,城鄉居民用能結構不斷改善,天然氣消費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1年消費量有望達到130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約20%。
伴隨寒潮到來,我國火力發電廠耗煤量不斷攀升,部分地區電廠存煤量急劇下降,有些地區甚至已經采取了拉閘限電措施。王思強強調,目前我國電力供應能力不斷增強,201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累計達到9.6億千瓦,2011年將再增加8000萬千瓦,供應能力充足,全國性的電力緊張局面不會出現。春節將近,國家能源局將督促煤、電企業保障煤炭、電力生產和供應的連續性,切實保障機組穩發滿發,避免非計劃停運。同時,督促電力企業加大需求側管理,優先向城鄉居民、公共事業和重點區域供電,確實保證老百姓住得暖、用上電、過好年。
能源供需形勢樂觀 仍面臨三大困難
“2011年,我國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將比較樂觀,但是也面臨國際油價不斷升高、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改革難度增加、極端異常天氣等困難。”王思強表示。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是剛性的,2011年能源需求的總量還會增加,但是增速會有所放緩,”王思強分析說,2011年我國能源經濟將保持平穩發展態勢,能源生產持續增長,在資源環境、節能減排目標約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穩中有降,市場供需總體平衡。
但是,王思強強調,我國能源經濟形勢也面臨一些困難。“第一,目前國際油價已經逼近一百美元一桶,國際油價不斷升高,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了障礙,增加我國進口能源資源的成本。第二,全球性的貨幣寬松政策將推動國際大宗資源類商品價格上漲,我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改革難度增加。第三,近幾年極端異常天氣對能源行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能源的平穩運行和持續穩定供應將面臨挑戰。”王思強說。
王思強表示,2011年國家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強化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措施,地方盲目上項目的沖動將得到有效抑制。因此,能源消費總量將受到調控。綜合供應側和消費側來看,全國能源供應是充足的,不出現大的意外情況,能夠滿足全社會能源需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2010年,我國清潔能源加快發展,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截至2010年底,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合計占26.5%,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總裝機超過2.1億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22%;核電總裝機達到1080萬千瓦,在建規模世界第一;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399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3107萬千瓦,裝機規模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40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70萬千瓦……
據王思強介紹,2011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將全面實施,七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全面啟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新能源發展將呈現如下幾個亮點:水電重點流域開發力度繼續加大,預計開工規模超過20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2億千瓦。核電機組建設工作加快推進,嶺澳核電站二期二號機組實現投產,核電總裝機將達1174萬千瓦。新疆哈密、內蒙古開魯、吉林通榆、甘肅酒泉、江蘇海上風電等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全年新增風電裝機超過1400萬千瓦。西部地區的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項目繼續開展,預計2011年將新增裝機50萬千瓦。生物質能產業將更趨多元化,產業創新模式和產業鏈加快培育,利用規模繼續擴大,綜合利用水平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