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光伏產業由于歐美舉起“反傾銷、反補貼”大棒而遭受滅頂之災、哀鴻遍野之際,已經有外資巨頭開始了對中國光伏產業鏈的收購和戰略布局。一家名叫“SMA太陽能科技集團”的德國太陽能龍頭企業,已經完成了對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股權的收購。
2012年12月20日,兆伏愛索同SMASolarTechnologyAG在上海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確認出讓72.5%的股權給予SMASolarTechnologyAG,同SMA在光伏逆變器領域進行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兆伏愛索董事長陳玉龍(左)與SMA管理層發言人Pierre-PascalUrbon(右)
江蘇兆伏愛索是由江蘇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江蘇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資源合并成立的一家致力于光伏逆變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兆伏擁有的國際領先的大功率逆變器技術,解決高可靠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電網接入與諧波抑制、多機并聯穩定性控制與集群優化控制等技術難題。而艾索新能源始終專注于中小功率逆變器產品的研究,具有國際先進的技術水平,在IMSResearch的一份客戶對光伏逆變器產品的傾向性調查中,愛索的中小型逆變器在英國市場光伏逆變器客戶首選品牌中排名第五,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企業。
#page#
SMA管理層的發言人Pierre-PascalUrbon,表示“在未來數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迄今,由于當地的特殊性,我們未能進入該市場。為此,我們持有兆伏愛索的控股股權對我們而言具有高度的戰略意義。通過利用該歷史性機遇,SMA將成功打入年輕增長型市場并且進一步奠定我們全球市場領先者的地位。”他還進一步強調該交易所產生的積極影響:“通過該交易,SMA將比預期計劃更快打開中國的采購渠道,因此加快推進現行的成本降低措施。”
該收購將通過自有資金完成,收購完成后SMA將持有兆伏愛索72.5%股權。合資公司的經濟活動于2013年1月1日開始啟動。該交易仍待中國政府部門和相關反壟斷部門的審批。本次交易中,SMA的咨詢方為CMS中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上海辦公室和馬凱中國公司。兆伏愛索的咨詢方為上海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
兆伏愛索董事長陳玉龍表示:“通過數年的努力,兆伏愛索成功地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通過該合資公司,我們將為公司創造更加穩定的將來并且可以更快實現我們的發展計劃。借助于SMA的經驗,當面臨更復雜的智能并網問題時,我們能夠為能源產業的中國客戶提供服務,以此與我們的競爭對手相區別。我們非常高興我們的管理層全力支持該交易并且將在兆伏愛索的進一步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表面上十分正常的跨國收購引起了國內其他同行企業的不安和恐懼,他們擔心這很可能是外資太陽能巨頭為控制中國即將爆發的太陽能市場,而采取戰略行動的第一步。而且這家外資巨頭和歐美掀起的雙反浪潮似乎有著某種關聯,這讓外界充滿了疑惑和猜疑。或許中國光伏產業的真正挑戰才剛剛開始。
也有人擔心,SMA對于兆伏愛索的收購,在中國市場上是否會形成壟斷呢?按照競爭企業人士的分析,“SMA全球市場份額為40%,如果其重心轉移到中國,份額也不應低于40%;兆伏愛索占國內10%~15%的份額,兩者合計超過50%,有著壟斷嫌疑。而且,這次SMA趁機竊取了同行的商業秘密,在競爭中將處于絕對有利的位置。”
不過,資深反壟斷專家,北京高朋律師事務所談亞軍律師表示,商務部經營者集中的計算方式并不是簡單地適用企業年報中的銷售/營收數據,而是有一個復雜的計算公式,到底夠不夠得上壟斷,必須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計算。
這次收購可以說是占有全球市場40%份額的SMA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爭奪未來3年200億元的逆變器銷售市場。而令此次收購案顯得撲朔迷離的背景在于,SMA與在歐美對中國光伏產業發動“雙反”的背后推手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和聯系。此輪收購到底存在怎樣的邏輯關系,正成為中國光伏企業有待破解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