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制造業充滿挑戰的一年,制造業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回流,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的制造業也日益強盛,中國制造業面臨“三明治陷阱”(即被成本提升和價格下跌雙向擠壓)。中國制造業企業如何提高生產力、效率、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增加靈活性,是我們與中國制造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2014年,需要大家一起尋找“未來制造”的戰略定位。我們認為,數字化企業平臺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人才培養三管齊下,才能在未來制造中站穩腳跟。
“工業4.0”:虛擬結合現實
在中國制造業面臨“三明治陷阱”之時,未來制造也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命題。從美國的“制造業復興”到德國的“工業4.0”戰略,再到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制造業正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以蒸汽機、流水線和自動化為標志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工業4.0”),將以“虛擬結合現實”為主要特點,進一步通過工業軟件信息技術和工業自動控制技術,將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融合為一個整體,從而實現更高的生產力、效率和生產靈活性,以及更短的產品上市時間。
2013年,面對市場疲軟、客戶資金短缺等挑戰,西門子還是在2013年9月,創建了西門子的海外首個數字化企業——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生產及研發基地(SEWC),以數字化、互聯化、綠色化、定制化的特征,為中國制造業和“工業4.0”探路。
在虛擬環境中優化工業流程
除了數字化企業平臺建設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也是未來制造的探索方向。這要求工業企業從企業層面到設備層面,給出“基于成本設計”及“基于節能和資源設計”的完整資源方案。即精益思想在數字化時代的高效應用。
在數字化企業平臺的基礎上,產品開發流程和生產流程中的所有環節在生產開始之前,就已在虛擬環境里達到了最優化,從而實現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獲取最高生產效率的目標。
“三中全會”之后,制造業也許將面臨更加高昂的資源成本,和更為嚴格的生態保護法規。但中國制造業的持續升級將為我們和中國企業帶來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2014管理風向標
Q:為了迎接2014年的新挑戰,西門子中國做了哪些變革?
A:早在2012年總部就公布了一個“西門子2014公司計劃”。這一為期兩年、覆蓋全公司的計劃,減少了60億歐元開支,同時增強競爭力,提高反應速度,減少了繁冗程序。經過變革的西門子終于迎來了2014年,我們將繼續在高端裝備制造業、流程工業、工業信息化等領域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