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方面正式宣布了馬航MH370最終“落入”南印度洋的消息。對此,CNN采訪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海洋學教授麥克唐納教授,請他詳細闡述了接下來自動化技術將如何有效逐步開展海洋搜救任務。
聲納設備和聲波條帶測繪技術
首先需要查看海面情況,運用聲納設備和聲波條帶測繪技術來確定可能有殘骸的海底異常區域或物體的位置,然后再基于此鎖定并校準位置。
但麥克唐納也稱,尋找殘骸最終還是需要潛入海洋深處,根據已知證據在疑似殘骸位置的廣泛區域一點點進行偵測。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據麥克唐納介紹,在接下來的搜索工作中,搜尋人員可以運用載人或非載人潛水設備繼續進行任務。例如世界最深潛水設備之一的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可以實現深海搜尋。麥克唐納評論稱,中國能在搜尋飛機殘骸的行動上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麥克唐納還指出需要投入兩種非載人設備深入海洋搜索。這種自動化的水下潛水器可以使用人工遠程操作方式進行。“操作員可以設計一種搜尋程式,將探測器置于水下來搜尋殘骸”。麥克唐納稱這種自動化技術一般可以將設備置于水下30余米或更深,標配有聲納或其他聲音設備來探測。
“探測儀將在海底來回運作,就像草坪機一般。探測儀可以在水下自動工作長達24小時。在將其打撈上岸后,工作人員可以將其內部數據下載,然后逐步分析并定位”。
據悉,這種設備在2009年法航失事飛機的搜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那場空難的調查中,4組工作人員花了近2年時間才成功定位飛機主體殘骸。
麥克唐納表示,一旦確定了殘骸具體位置,搜尋人員可以使用與海面調查船相連的遙控式水下機器人來進一步清理殘骸。“海面上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實時觀察由遙控式水下機器人傳輸而來的畫面。機器人具有機械手臂、手掌和升降設備可以有效清理殘骸,這對于調查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