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李克強總理訪問泰國,中泰一波三折的“大米換高鐵”計劃得以重啟。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合建鐵路將全部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高鐵技術作為軌道交通最前沿的技術,被視為中國制造業奮力轉型縮影,成為中國外交的新名片。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作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景廣闊。未來10-15年內,世界四分之三的地鐵、城際、高鐵建設市場在中國,如此龐大的一個市場,哪家企業夠不為所動。對電氣、自動化領域而言,軌道交通行業可為朝陽行業,它猶如巨大寶藏仍需企業深挖深耕。
以高鐵為例,電氣化鐵路的切入點,首先就是牽引供電系統。在高鐵運行各技術系統中,牽引供電系統尤其重要,它直接關系高鐵的可靠運行。牽引供電系統,猶如高鐵和動車的心臟。今年,ABB集團在華成立了首個針對中國軌道交通市場的綜合研發中心,作為ABB軌道交通業務全球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致力于牽引系統方案的設計和開發,部件選型、測試與驗證,牽引變流器部件國產化,TCMS系統等應用軟件開發。
在成立首個軌道交通研發中心之前,ABB在該領域早有所布局。早在2010年底,ABB就與北京交大微聯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廣州ABB微聯牽引設備有限公司,專注于為中國市場提供領先的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牽引設備解決方案,業務范圍涵蓋研發、制造及工程服務等。2012年,ABB成立了首個服務于國內軌道交通業務的綜合測試和車輛控制管理系統(TCMS)研發實驗室,進一步將ABB全球領先的研發力量帶入中國。此番,成立首個針對中國軌道交通的研發中心,再度彰顯ABB發力軌道交通行業,再擴其在牽引系統本土化優勢的決心。
除牽引系統外,軌道交通領域所涉及的自動化系統、技術及產品還包括:工業自動化系統,分散型控制系統(DCS)、PLC與PLC系統、SCADA系統;計算機通信網絡與現場總線技術,數字通信、數據通信網絡基礎、現場總線技術、以太網、工業以太網;自動化軟件,人機界面、報警管理和事件處理;以及傳感器、機器視覺、低壓變頻器等自動化產品。
不同于ABB,貝加萊專注于控制系統,其控制系統主要應用于地鐵屏蔽門控制系統。在香港荃灣線、臺灣高雄線、上海9#線、上海9#線二期屏蔽門項目、青藏鐵路全線監控系統)、北京奧運支線屏蔽門控制系統、廣州市內環高架出入口閘道控制系統)、浙江甬金高速公路寧波段隧道監控系統等項目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同樣深耕于軌道交通行業的企業,還有中國本土企業。他們在軌道交通蓬勃發展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和利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成立之初,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就將軌道交通視為重點拓展行業,自2000年開始涉足與軌道交通監控系統的開發和建設,其MACS-SCADA綜合監控系統軟件應用于多個軌道交通項目,如大連快速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變電所綜合自動化及調度系統、深圳地鐵一期工程EMCS FAS SCADA集成系統、北京地鐵十號線(含奧運支線)綜合監控系統等等,和利時在軌道交通監控領域占據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
對于自動化領域的企業而言,軌道交通猶如一場盛宴,越早涉足其中,就越早占盡優勢,獲取更多回報。2014年上半年軌道交通行業保持高速發展。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中鐵路運輸設備、城市軌道交通設備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1.9%、10%。再過五年,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在自動化增速趨緩之時,軌道交通行業以數字給企業定心丸,為企業持續深耕行業、推陳出新提供依據。
在今年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雅特生科技 (Artesyn Embedded Technologies) 推出遵循最高安全級別SIL4標準設計的 “CommercialOff-The-Shelf” (COTS) 保障列車安全運行的故障安全系統– ControlSafe 安全平臺,它標志著雅特生也正式邁入具備能力開發真正意義上的COTS SIL4故障安全系統的生產廠商。
回顧陪伴中國軌道交通共發展、共成長的這些年,企業作為社會創新的主體,在這場行業的盛宴中,始終以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促進行業新生,完善自我。就如和利時MACS-SCADA監控系統從1.0到4.0的慢慢升級路。就如雅特生科技在其中的蛻變。未來,中國軌道交通行業將持續高企,距離其黃金發展期指日可待。工業自動化的大佬們,奔跑前你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