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一周行業熱點事件(12.30~1.9)
12月PMI為50.1% 跌近臨界點
2015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2014年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微高于臨界點50%。“(PMI指數)表明我國制造業保持穩定運行的基本態勢,但增長動力仍顯不足。”國家統計局網站稱。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4%,中型企業PMI為48.7%,小型企業表現最差,PMI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至45.5%。中小企業的收縮趨勢明顯。
從分項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52.2%)和新訂單指數(50.4%)高于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48.1%)、原材料庫存指數(47.5%)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49.9%)低于臨界點。
中國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已達到34家
截至2014年10月,國內已有超過430家機器人相關企業,平均每周還在增加2家新企業。和機器人比較密切的直接間接的企業有4000多家,而且每年有300多家企業新增,有30-50家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引進技術等方式開始涉足這些行業。
湖南2015年培育30家物聯網骨干企業
湖南省經信委提出,2015年將在全省培育30家物聯網骨干企業,突破一批核心技術,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湖南省將重點推進智能交通、數字醫療、智能物流、環境監測、數字農業等十大物聯網示范應用項目建設。
新能源汽車補貼最低標準下降至3.2萬
12月30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中央財政補助,實行普惠制,其中2016年純電動車能享受到的最低財政補貼下降至3.2萬元,最高為5.5萬元。
前11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5%
財政部公布了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014年經濟運行情況。最新數據顯示:1—11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34099.2億元,同比增長3.9%;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2383.7億元,同比增長4.5%。
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央企業今年“保增長”目標基本實現。前11個月,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28萬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高于2013年全年的3.8%和2012年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