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傳感器1200億
目前,智能傳感器作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和發展前景高新技術,正引起國內外電子信息界的高度重視。光電行業開發協會(OIDA)預測,智能傳感器的國際市場銷售量將以每年20%的高速度增長,智能傳感器將在工業自動化時代扮演更加重要角色。2015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在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未來,傳感器將會在工業生產中大有可為。
目前,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近年來,全球傳感器產業飛速發展。2008年,全球3000多家傳感器制造商的總銷售額為500億美元,而2010年世界傳感器市場規模達800億美元以上。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國內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
據統計,至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或達到7500億元,傳感器產業將從中直接受益。2010年,我國傳感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實現銷售收入440。27億元。據業內專家介紹,此后中國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以上。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傳感器產業在“雙加工程”(加快力度和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陜西基地,1990年2月成立了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以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以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有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早在2009年底,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達到20億只,傳感器產品達到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
4、工業軟件1037.46億
工業軟件是指在工業領域里應用的軟件,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一般來講工業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其中系統軟件為計算機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應用軟件則恰好相反,不同的應用軟件根據用戶和所服務的領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我國工業軟件市場增長迅速,201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616。34億元,同比增長17。9%。預計2014年市場規模將達1037。46億元。
電動工具橡膠金屬減震器柴油發電機組IGBTDR設備微孔曝氣器連接器接線端子軸承保持器小型風電供水設備曝氣設備凈水設備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聯盟副秘書長王威表示,盡管市場成長快,但由于起步晚、積累少,在大部分工業領域,國外工業軟件仍占據統治地位,軟件國產化程度有待提高。而核心技術的受制于人,同樣讓國內工業軟件處于競爭劣勢。此外,行業尚未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鏈,產業協同效應沒有充分發揮。
未來,隨著中國十二五期間加大工業轉型升級力度,并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工業軟件市場還將進一步增長,對本土產業發展也將起到極大的刺激性作用。
上頁 1 2 3 4 5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