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商和航空航天設備生產商都已經大規模引用自動化的機器人系統,英國航空公司(BAE Systems)在本月早些時候也宣布了要使用協作工業機器人來建造軍用飛機的計劃。
安全而高效的人類交互機器人——或稱為“協作機器人”(cobotics),將會對組裝生產線、家務勞動服務、健康保險領域以及物流產業產生革新作用。
汽車制造商和航空航天設備生產商都已經大規模引用自動化的機器人系統,英國航空公司(BAE Systems)在本月早些時候也宣布了要使用協作機器人來建造軍用飛機的計劃。
隔離
但截至目前,工業機器人在“與人類共享空間”方面仍談不上安全可靠——僅美國市場,每年因機器人造成的意外死亡就有20多起——因此大多數時候,機器人活動的區域是需要用屏障圍護起來的。
“它們在搬運重物等單一操作上,非常高效實用。但是它們只能進行盲目且沒有智慧移動,因此在過程中一旦觸碰到人,就很可能造成嚴重事故,甚至導致死亡。”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工廠操作和自動化研究員José Saenz表示。
與早期機器人不同,“協作機器人”安裝有傳感器并具備安全特性,能有效地偵測周圍出現的人及作出相應反應。這樣的設計讓人和機器人組成了完美搭配:后者的強度和精確度配合前者的視覺、感知、思維和適應力將可釋放出更高效的生產力。
人與機器人的組合至少在現在而言是融洽的,因為人類具備的很多技能如今并不可以通過程序被創造出來。“有很多的經驗和非書本上的知識是沒有辦法用程序代碼表達的。譬如,一個工人可以察覺得到某些狀況不對,或者電鉆的震動不合往常,或者某個材料太硬。”Saenz表示,“想要通過文檔的形式把這些記錄下來,將很難做到。”
避免受傷
在利用“協作機器人”方面走得比較靠前的是BMW。2013年,BMW為旗下位于美國南加州的工廠安裝了由丹麥Universal Robots公司設計生產的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在工人手握車門組件的情況下,通過噴射膠水以幫助完成汽車車門的隔離和水封操作。沒有這些機器人,傳統的手工操作將十分費力,并且還可能會導致手腕職業傷。
“我們感興趣的是人體工學和安全性。機器人可以生產線上進行推拉這樣重復性的操作而不受到傷害。”BMW組裝和物流部門負責人Rich Morris表示,“這些機器人與工人協同工作,工人們都愛死它了。”
但是當一個工人距離機器人太近了會怎樣?“機器人首先會警告說你靠得太近。”Morris表示,“然后它會停止當前操作。”
今年,機器人又被應用到了另一人體工程學繁重的任務上:向車底盤的孔內插入硬橡膠。“很多工人在做這件事時導致大拇指受傷。”Morris解釋道。起初,BMW通過3D打印開發了保護骨骼來支撐手指,但如今擁有“超級拇指”的協作機器人已經完全接管了這項任務。
通過示范來學習
最高級的協作機器人在功能上是靈活的,因此同一款機器人型號可以輕松的跟進任務的不同而重新切換模式,如排列任務、裝卸貨任務以及處理原材料任務等模式。
Rethink Robotics設計的Baxter機器人擁有兩只機械臂和一個動態表情面部(屏幕)。該機器人可以通過被示范訓練來學習執行各類任務:人類可以控制機器人的手臂,并指定一系列動作,機器人會記住并重復,從而達到示范學習的目的。而頭部的屏幕則會通過表情提示告知周圍的人當前正在執行的任務,或者正遭遇的問題。
首個脫離實驗室并投入實際使用的Baxter,是2015年2月由澳大利亞糖果巨頭Haigh's Chocolates引進的巧克力挑揀機器人。該機器人與其他工廠工人協同工作,全程無保護無隔離。
靈活性和精度
協作機器人下一個主要適用領域是消費者電子品的組裝生產,該行業目前主要依賴人力。
今年3月,Baxter迎來了一個“一只手”的小兄弟Sawyer,該機器人被設計用于執行電路板測試和機器操作等目的。
此外,幾乎同一時間,總部在瑞士蘇黎世的ABB公司也推出了名為YuMi的機器人,該機器人配有大量傳感器,可以精準地將線穿過縫衣針。
YuMi的小尺寸和移動范圍等特點讓其成為了小型組裝生產線的完美搭配,譬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
“這些特點對于在工廠中最大化利用空間,以及在小型工作室中安裝機器人是至關重要的。”ABB營銷部門主管Steven Wyatt表示。
一旦協作機器人在工業界廣泛裝配并完成測試,它們就有可能會立即出現在家庭市場上,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特別的挑戰。
“在工業環境中,會出現的人類通常都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足夠理解工作環境中穿戴護目鏡和硬皮鞋的重要性。但是在家庭環境下,一切都會變得不同,譬如寵物和小孩會在地上滾爬等。”Saenz指出,“不過家庭市場卻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機械加工領域,傳統裝夾方式長期受困于人工上下料耗時、五面加工易產生輪廓干涉等難題,這些問題如同桎梏,嚴重制約著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堡盟電感式傳感器賦能的零點定位系統,正以創新技術為行業帶來突破性變革,重新定義精度與效率標準。自動化,應用,智能化,
智能網絡攝像頭的應用已滲透到公共安防、智慧城市建設、工廠安全管理等多領域,市場規模增長迅猛。華北工控助力客戶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與升級,打造了機器視覺專用工控機EPC-7893M20,可作為智能網絡攝像頭自動化測試產線的“控制中樞”。
早在20 世紀70年代,魏德米勒在工業 3.0 浪潮中,開啟技術狂飆,以顛覆性技術解碼自動化產業基因,其革新魄力令行業為之傾佩。智能,工業物聯網,
工業自動化場景中,讓不同設備順暢“對話”是基礎,更是挑戰。Modbus TCP協議因其簡單可靠而被廣泛應用。歐姆龍NJ/NX系列PLC憑借強大的網絡通信能力與靈活配置,支持Modbus TCP 等主流協議,可高效連接各類工業設備,輕松實現對Modbus TCP設備的管理與監控。
安川推出了工業機器人新機型GP215L與GP300,以強化的性能與智能化技術,助力企業高效生產,智造未來!自動化,
2025年6月4日至6日,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展會,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覆蓋5大展館,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電機,自動化,伺服,工業機器人,安川電機,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全球軌道交通自動化趨勢下,云軌無人駕駛系統正通過先進的智能車載控制技術重塑我們的出行體驗。華北工控積極布局智慧城軌領域,推出了可實現云軌無人駕駛系統智能車載控制的模塊化工控機方案。
2025年6月4日至6日,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展會,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覆蓋5大展館,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電機,自動化,伺服,工業機器人,安川電機,
華北工控基于瑞芯微旗艦級AIoT芯片RK3588,新發布15.6寸工業平板電腦PPC-3156QAR,以國產ARM芯片方案替代了傳統X86方案,支持工業機器人控制界面、生產線MES系統終端、光伏電站管理終端、車載終端、醫療影像終端等場景應用。接口,
2025年4月22日,第三十三屆中國國際電子生產設備暨微電子工業展(NEPCON China 2025)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正式拉開帷幕。NEPCON China首次設立"NEPCON 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拆解區",以"本體互動展示&具身智能技術+核心零部件拆解展示+技術沙龍"四大維度,為人形機器人從業者打造技術與商業交融的深度交流平臺。應用,論壇,工
隨著宇樹人形機器人在今年春晚的一舞,給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再添一把火。在過去十年間,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全球占比已經從約五分之一提升至超過全球總需求的一半。中國本土機器人制造商也已顯著擴大了國內市場份額:本地供應商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安裝量中的占比從2020年的30%提升至2023年的47%。論壇,控制,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數據: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代表了我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領先水平。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系統,
歡迎大家來到安川機器人基礎操作培訓線上課堂第十一期!編程,切換,工業機器人,
安川工業機器人基礎操作和編程相關的內容,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的這兩期,將為大家安排實際使用工業機器人時,常用的一些操作和設定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更規范更高效地使用機器人。機器人培訓,
華北工控基于工控機的核心設備支持積極部署工業機器人領域,采用英特爾、AMD、恩智浦、瑞芯微、海思、海光、飛騰、兆芯、龍芯等多平臺智能芯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系統完善的工控機產品體系,能夠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互聯互通以及安全性能。
傳統上,受保護型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這兩種應用各有特色,在工廠所扮演的角色也互不相同。但有了安全軟件和傳感器技術之后,一些傳統的機器人可設計用于達到協作機器人那樣的效果。
盡管目前看來,工業機器人仍是機器人市場的主體,但是服務機器人的潛力也十分龐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近三年將有3500萬個“服務型機器人”出售。那時,中國累計將擁有并安裝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協作機器人。
7428
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