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集團在近日公布2016 ~ 2017年UPS集中采購項目結果,在公布的四個標段中,華為在其中三個標段取得最大份額,分別是200~400kVA高頻機、500kVA高頻機以及120~500kVA 模塊化UPS,成為最大贏家。
在去年的2014~2015移動集采中,華為也曾在五個標段中成功入圍高頻和模塊化UPS三個標段并占最大份額。從兩次集采模塊化UPS采購數量來看,2016~2017模塊化UPS的采購數量比去年增長了262%,說明使用者對模塊化UPS越來越認可。
與塔式機相比,模塊化UPS最大的優點是高可用性:塔式機UPS可用性一般為99.99%,而模塊化UPS可達到99.9999%。其次,可隨業務邊成長邊投資,模塊化UPS的出現,在配電建設充分的情況下,UPS供電容量可以隨著業務的增長而靈活增加,這樣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效率。
在前不久召開的“極致可靠,模力無窮”模塊化UPS技術研討會上,華為首次展示了由160個40kVA的UPS模塊組成的8*800kVA超大容量并機系統,并在泰爾工程師與現場300多位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下,對系統進行了嚴格的現場測試。作為模塊化UPS使用方,來自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的資深專家李玉昇發表了“模塊化UPS的發展與應用”的主題演講。李玉昇專家在模塊化UPS的選用、方案設計、運維等方面經驗豐富,他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模塊化UPS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并對模塊化UPS的應用趨勢做了研討。
李玉昇介紹到,從90年代中期到現在,模塊化UPS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參與的主流UPS廠家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這使得運營商也有信心將模塊化UPS應用于通信領域。
除了模塊化UPS發展演進外,李玉昇對模塊化UPS的應用進行了現場研討,他認為模塊化UPS的應用可以總結為三種場景。
第一種場景:2N架構改良,提高可用性
之前單負載在2N系統供電是通過STS進行轉換,由A系統加B系統通過STS串聯接到單電源負載,為了提高單電源負載供電可用性,我們把一邊的塔式機換成模塊化UPS,這樣同樣能達到在原來雙邊都是塔式機情況下通過STS供電的可靠性。通過測算我們發現用模塊化UPS單獨給單負載供電比之前方案的可用性還稍高一些,這樣就靈活地解決了單負載供電問題,省去了STS配置。另外,一邊塔式機一邊模塊化UPS的方案也提高了雙電源負載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模塊化UPS的休眠功能可以在低負載情況下把一些模塊進行關斷,來提高負載率,使效率達到最高,一邊塔式機一邊模塊化UPS的方案可以將整個供電系統效率提升1%-2%。
第二種場景:深入微模塊供電,提高機房IT設備裝機率
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采用微模塊方式進行建設,由于模塊化UPS比傳統塔式高頻機占地面積小,可以把電源設備分布到數據設備的列頭來供電,這樣有幾個好處,第一節省了電力室的建設成本;第二完全實現邊成長邊投資的模式;第三,電源配置比較靈活,可以滿足ICT設備不同等級的供電需求;另外,由于取消了電力室的建設,整個數據中心可用來裝機的空間更多,從而提高了機房設備的裝機率。
第三種場景:市電直供+模塊化UPS,更高性價比
市電直供+模塊化UPS,這是當前業界熱議的方案,如何在保障同等可靠性的情況下用市電進行直供?我們利用了模塊化UPS高可靠性的特點,將供電系統改造為一邊市電直供一邊模塊化UPS,我們簡單進行了一個測算,當采用模塊化UPS同市電進行串并聯發現它的可用性可達到99.999999%,比傳統2N雙總線架構99.99999%的可靠性還要高一個數量級;另外,這種方案同時也將供電效率提高了3%-5%。目前市電直供的模式主要是均分模式,一邊是UPS一邊是市電,各自承擔50%的負載,這是由服務器的PICU結構所決定的,這樣效率稍微比市電直供低一些,隨著服務器廠家對PICU技術改進,可以做到100%市電直供,效率可達98%,將來這種市電直供方式可能會成為應用的一個首選方案。
從90年代初UPS組件的模塊化,到2000年左右由小型UPS并機形成的模塊化,再到2004年左右出現了真正的模塊化設計,技術、產品不斷在進步,終于在2007年后出現可以由20個模塊并機的的模塊化UPS,并得到廣泛應用。
今天,華為已將可并機模塊的數量提高到160個創造了業界奇跡,相信模塊化UPS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也終將會在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中占據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