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工智能行業
人工智能行業將會迎來爆發,而且隨著計算機變得越來越智能,人工智能將會影響全球經濟。
人工智能技術,例如可以作出預測或是像人類一樣(甚至比人類更好)地思考的軟件,到 2024 年可能會是一個 430 億美元的產業。
但“完全的人工智能”——能夠真正模仿人類思考的計算機——只有 50 %的可能在 2040 到 2050 年之前達到。到 2075 年,這一可能性增加到了 90 %。
8、軍事行業
人工智能也有不利的一面。全球范圍內“知識性工作”(knowledge work)的職位數量將降到 2.3 億,而一些人已經提出人工智能可能導致“殺手機器人”(killer robots)出現。
這種顧慮并非空穴來風:飛機和國防行業已經有了不需要人類控制的軍用機器,例如自動飛向目標地點的無人機,雖然他們現在仍然讓人類來按下發動攻擊的按鈕。
目前,90 個國家將無人機引入作戰,其中 30 個國家為無人機配置了武裝。商用和軍用的無人機,數量在接下來的5年內將會達到現在的3倍。
陸用軍事機器人也有可能會出現,像 Google 旗下的波士頓動力研制的“驢”(mule)。它的設計意圖是用來運輸,擁有比人類士兵高很多的負載能力。
未來:職業危機,還是職業轉機?
非常明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會改變許多行業,這也意味著非常多的人類職業處于危機邊緣:美國有 47 %的職業可能會被自動化取代。
但人類的職業危機并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隨著機器人和計算機接手一些工作,人類很有可能轉向其他的、更需創造性的領域——就像銀行柜臺人員的工作隨著 ATM 的引入而發生的變化。
同樣也有許多職業看上去是安全的,未來學家 Ian Pearson 這樣解釋:“你不可能真的說,‘因為你有 Google 了,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信息,所以你就再也不需要教師的存在了’”。
上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