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產在未來企業的競爭和發展中具有決定作用,對冷凍食品行業來說同樣如此。2015年都有哪些智能化、自動化設備被用于冷凍食品生產?工業4.0和中國智造離冷食業到底還有多遠?
多個環節已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轉變將是一個漸進過程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
目前,“工業4.0”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的首要目標。在勞動力日益減少、人工成本逐步上升的背景下,加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是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行業和企業通過提升智能化、網絡化及數字化水平,率先實現了研發、生產及服務的自動化,初現智能制造的雛形。
智能生產在未來企業的競爭和發展中具有決定作用,對冷凍食品行業來說同樣如此。2015年都有哪些智能化、自動化設備被用于冷凍食品生產?工業4.0和中國智造離冷食業到底還有多遠?
工業4.0的概念及核心
要了解工業4.0和中國智造離冷食業到底有多遠,首先得弄清工業4.0的概念。
“工業4.0”這個詞起源于幾年前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它被定義為制造業的電子計算機化,包括更高層次的互聯性、更智能的設備和機器與設備之間的通信,現已成為制造業的一個流行概念,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的關鍵是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是一種高能效的工廠,它有基于高科技的、適應性強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生產線。智能工廠的目標是整合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同時也能夠制造和組裝定制產品。
工業4.0更多的是依靠機器進行工作并解釋數據,而不是依靠人類的智慧。在工業4.0時代,機器設備具有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它們提供的信息、統計數據和動態分析能夠使生產變得更精益、更節能。當然,人的因素仍然是制造工藝核心,但人更多的是起到控制、編程和維護的作用,而不是在車間進行作業。
與“工業4.0”不謀而合的是,國內工業的轉型升級。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發展智能裝備,實現智能生產。
【回顧】
多個環節出現自動化、智能化設備
對食品行業來說,工業4.0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有數據表明,食品制造行業目前的許多生產線能效低于60%,這意味著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2015年,冷食業的配料、生產、包裝等多個環節也出現了很多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
使用自動化配料系統對整個生產線整體的標準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對企業本身生產水平的一個提升。青島軟控股份有限公司食品配料事業部就一直在推動自動化配料系統在冷凍食品行業的應用。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動化配料系統包括除塵器、小袋解包站、振動篩、磁選器、旋轉閥、自動破包機、料倉、螺旋給料器、在線過濾器、粉料秤、蝶閥、混料機、換向閥、插板閥、真空上料機、失重秤、乳化劑等,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設計。
較低的生產門檻,超強的渠道適應性,這些因素使得魚豆腐和千頁豆腐成為近年來最火的產品,不少設備企業也推出了魚豆腐和千頁豆腐的自動生產線。2014年,廈門市德立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的千頁豆腐生產線,完成了醒發、成型、熟制、切片(塊)的所有環節,一端注入漿料,另一端出來的就是被切成片(塊)的千頁豆腐成品,極大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程度;2015年8月份冷凍食品產業大會上,福州金翔食品機械設備技術有限公司視頻展示了最新的汽蒸魚豆腐生產線,從生產到熟化、切片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人工。
石家莊市漢普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近兩年不斷加大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比例,在推出大型鮮濕面生產線后,又推出餐飲專用的小型面條生產線,除了面條,還可以生產餃子皮、餛飩皮等,一機多用。
中西文化的融合與借鑒在食品研發方面有著明顯的表現,其實設備上也有相通之處。北京眾力精機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包生產線采用模塊組合式設計,可生產比薩餅、墨西哥餅、各種面包及其他一些外形獨特的產品,自動化程度相當高。
包裝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一環,2015年青島優耐特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對其產品做了重大改進和調整,從單純生產包裝機延伸到自動化生產線業務。例如,三全思念等大企業都生產有雙層托盒的湯圓水餃,在經過速凍隧道凍完后進入包裝機前,摞起兩層托盒并整理托盒的過程之前都是人工實現,中間需要用5-8人,優耐特則實現了與包裝設備間銜接時的自動化,并通過技術應用,可讓用戶了解更多生產信息。
從企業生產的角度看,在配料、生產、冷凍、包裝、倉儲、物流等環節,自動化生產線對操作人員和廠區工作環境、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但實際上,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使用自動化系統的優勢遠遠超過了生產本身,大數據時代更應看重的是系統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所帶來的便利。
自動化系統與眾多PLC控制器和網絡進行銜接,可以提供整廠生產制造的信息化系統,對整個系統進行監控和提示,從原材料入庫到最終產品出廠都有完善的信息記錄,并可根據條碼、無線射頻技術等,實現工廠的透明化生產,保證產品質量。
【預測】
德國工業4.0專家,《工業4.0:即將來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的主編烏爾里希·森德勒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工業是2.0、3.0一起并聯到4.0,很多領域還處于初步的發展階段。如果縱觀整個產業價值鏈,許多環節需要轉型升級。那么,工業4.0和中國智造離冷食業到底有多遠?一些業內人士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熟食和凍品個性化定制難度大
江蘇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經營部經理 趙秀國
高科主要做自動化立體庫,包括冷鏈行業的自動化立體冷庫、電商的分揀配送。
工業4.0以個性化定制為亮點,在生產配送過程中表現的是生產設備的智能化,生產過程的智能化以及配送物流的智能化,一個關鍵點是“原材料(物質)”=“信息”。具體來講,就是工廠內采購來的原材料,被“貼上”一個標簽:這是給A客戶生產的××產品,××項工藝中的原材料。熟食和速凍食品目前還是大批量生產,在個性化定制方面實現起來難度大,成本高。
最近幾年興起的中央廚房項目反而更容易實現工業4.0,從訂單的產生到原材料采購,以及后邊的加工,都是以個人訂單信息為基礎,在加工過程中采用信息跟蹤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在配送過程中利用現在的條碼技術或RFID技術實現全程跟蹤。
需要時間沉淀、思想轉變和技術的真正革新
廣州豫陽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工程師 李宏喜
我們主要做速凍行業的醒發房、蒸柜設備,視覺檢測系統和產品包裝線項目。
毋庸置疑,減少人力、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是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工業4.0的邏輯中心真正討論的是人、物、設備,但是目前在中國,真正去推這個體系還為時過早,尚需要時間的沉淀、思想的轉變和技術的真正革新,否則都是空喊口號。
醒蒸類的產品價值要做到4.0還很遠
廣州得臣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漢東
我們現在處在2.0-3.0的跨度,4.0離我們還很遙遠,醒蒸類的產品價值要做到4.0,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工業3.0是在升級工業2.0的基礎上,廣泛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使制造過程自動化控制程度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良品率、分工合作、機械設備壽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此階段,工廠大量采用 PC、PLC/單片機等真正電子、信息技術自動化控制的機械設備進行生產。
自此,機器能夠逐步替代人類作業,不僅接管了相當比例的“體力勞動”,還接管了一些“腦力勞動”。以現階段的狀況,能做到這點的也只有屈指可數的一兩個企業,而且價格比較低,無法讓供應商有創作的沖動,或者有做比較優質的產品的動力。狗不理是很幸運才有的一個項目,不能成為市場導向。
至于裝箱碼垛等單個環節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并不能稱之為4.0,正如工業4.0的關鍵是智能工廠,我所理解的工業4.0是一個避免所有體力活動、標準性好的自動化整體。
有些傳統的做法機器生產效果還達不到
鄭州九盛輔機總經理 蘆志剛
工業4.0離我們太遙遠了,至少現在看還有點遠。畢竟中國傳統的東西多一些,即使偶爾穿插一些西洋化的東西,比如蛋撻等,它的量畢竟有限。我個人覺得,五年內基本沒有可能,就拿米面產品來說,湯圓還好一些,餃子和包子有點難。
而且,我發現中國傳統餐飲和飲食講究的并不是工業化或者說團隊協調性的東西,而是個人主義。簡單地說,以前餐廳的廚師水平高工資就高,他的個人水平實際就代表了單店的水平;現在也是一樣的,每個速凍工廠配方和工藝的優越性代表的是他們自己,而且其中有些是機械很難替代的工藝。到目前為止,有些傳統的做法,半手工或者純手工的做法,機器還是達不到那種效果。
向工業4.0的轉變將是一個漸進過程
青島桑瑪士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朝暉
自動化、智能化可以提升食品廠的整體水平,中國的企業也需要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尤其對三全、雙匯、正大等大型企業來說。
由于我國冷凍食品行業起步較晚,很多相關的設備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對冷食業來說,向工業4.0的轉變將是一個漸進的演變,而非一種迅速的革命。
工業4.0和中國智造離冷食業有多遠,這個問題我們不好妄斷,即便業內人士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預測:有人說三年,有人說五年,還有人說需要更長時間。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冷食生產正在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不斷邁進。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8002/news/d_1nuj0vb4iql6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5年6月4日至6日,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展會,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覆蓋5大展館,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電機,自動化,伺服,工業機器人,安川電機,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全球軌道交通自動化趨勢下,云軌無人駕駛系統正通過先進的智能車載控制技術重塑我們的出行體驗。華北工控積極布局智慧城軌領域,推出了可實現云軌無人駕駛系統智能車載控制的模塊化工控機方案。
19 世紀末魏德米勒一枚按扣式緊固系統,如同工業世界的鑰匙,悄然轉動了工業創新的鎖芯。到了 20 世紀 50 年代首款塑料接線端子C位出道,電氣聯接的世界從此輕裝上陣。這場“材質叛逆”不僅顛覆了行業認知,更讓“技術創新” 深深烙印在魏德米勒的 DNA 中。自動化,齒輪,電源模塊,
本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轉型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與熱點事件,展覽盛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交織,共同繪制出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機器人,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加速向質效提升轉型。華南地區作為全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其3C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端產業集群對精準控制技術、智能管理系統等先進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為工業自動化創新技術的深度應用開辟了廣闊市場空間歐姆龍,
2025年6月4日,備受矚目的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于深圳寶安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歐姆龍首次深度參與這一華南地區工業盛會,以“超越人的自動化”為核心理念,攜多項創新解決方案亮相9H-C195展位,全面展示融合AI、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解決方案,為華南制造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6月4日上午,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華南工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華南工博會,融合深圳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元素,匯聚全球工業創新資源。機器人,自動化,智能,機器視覺,
2024年10月,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新品【距離設定型光電傳感器E3AS-HL】發布。以卓越的性能,可穩定檢測復雜工件,大幅縮短設備調試時間,適應各類現場環境。汽車,食品,
2024年10月,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新品【距離設定型光電傳感器E3AS-HL】發布。以卓越的性能,可穩定檢測復雜工件,大幅縮短設備調試時間,適應各類現場環境。汽車,食品,
2024年10月,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新品【距離設定型光電傳感器E3AS-HL】發布。以卓越的性能,可穩定檢測復雜工件,大幅縮短設備調試時間,適應各類現場環境。汽車,食品,
Infor是全球領先的行業專屬商業云軟件提供商。為包括分銷、工業制造、汽車、食品與飲料等重點行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本文列舉了Infor認為將塑造未來分銷業的十大趨勢與預測,相信企業如果能及時適應這些趨勢并把握機遇,就一定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分析,
作為等待了三年的盛會,堡盟帶來了旗下眾多知名產品,產品線覆蓋了食品、能源、醫療、汽車、電子等眾多行業,展示了堡盟家族實力的強大。最新發布的OXM200智能輪廓傳感器,OM系列激光測距傳感器,CleverLevel PL20物位開關,EB200E編碼器,LXT萬兆網工業相機測量,
作為等待了三年的盛會,堡盟帶來了旗下眾多知名產品,產品線覆蓋了食品、能源、醫療、汽車、電子等眾多行業,展示了堡盟家族實力的強大。最新發布的OXM200智能輪廓傳感器,OM系列激光測距傳感器,CleverLevel PL20物位開關,EB200E編碼器,LXT萬兆網工業相機測量,
機器視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比如其已滲入到電子、汽車、半導體、包裝、食品與藥品等眾多行業,但我國機器視覺市場存在滲透率較低、部分場景國產水平較弱的痛點,尚處于早期階段。
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聯合展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歐姆龍以「i-Automation!」理念,憑借各種明星產品和數字化解決方案,重磅亮相8.1館E30展位,全方位展示歐姆龍強大的技術實力。以AI?IoT技術賦能食品、醫藥加工行業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當今時代,工業4.0和系統互聯日益重要,現場接線對于滿足行業向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的需求尤為關鍵。它是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實現高效管理、靈活應變和長期可靠的基礎。隨著模塊化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高標準、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顯了現場接線的重要性。
當今時代,工業4.0和系統互聯日益重要,現場接線對于滿足行業向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的需求尤為關鍵。它是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實現高效管理、靈活應變和長期可靠的基礎。隨著模塊化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高標準、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顯了現場接線的重要性。
魏德米勒作為行業先鋒,在單對以太網發展中做了哪些積極努力和貢獻,以及魏德米勒為此開發的新型單對以太網連接器——為物聯網和工業4.0應用而生的理想工具。
10月18日,亞太工業領域盛會2023新加坡工業博覽會(ITAP)隆重開幕,新加坡作為輻射東南亞和海外其余地區的中樞,熾橙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打造數智引擎,驅動工業生產”的使命,以“賦能產業數字化最后一公里”為目標,助力傳統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而邁入工業4.0的大門。
隨著工廠聯接設備的數量逐漸增加,工廠規模無論大小都須順應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工業4.0正在促使這一數字化的進程快速推進。時間就是金錢。在機柜建造中,安裝工作必須更快地完成,與此同時,聯接應可靠、安全且易于維護。魏德米勒創新的 SNAP IN 鼠籠式聯接技術,很好的滿足上述需求,并能夠易如反掌地完成安裝和維護工作
經過20余年的發展,海洲刀具已被認定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中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企業。在此過程中,希望ANCA能夠繼續研發和制造出更智能、更精準的刀具生產設備,助力刀具生產企業早日實現工業4.0。
伴隨工業4.0的到來及人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在現代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的檢測、檢驗、質量品控等環節,已經廣泛地使用機器視覺技術,昂視致力于幫助各行各業從制造邁向“智造”,無懼時代變革,為企業提供質量穩定、效率大增、安全可靠的生產方式,最終將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產制造。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