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將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力爭到明年實現總產值500億元以上。5月23日,惠州市市長麥教猛主持召開十一屆140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事項。
根據計劃,惠州力爭到2017年、2020年和2025年先進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分別達500億元以上、750億元以上、1000億元以上,打造全省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會議強調,堅持科學規劃,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以“互聯網+制造”為方向,抓緊編制惠州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和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引導大型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推動大型企業由應用智能裝備向生產智能裝備拓展,積極培育一批產值超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引領帶動全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
同時,要堅持精準招商,引進優質產業項目。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促進先進制造技術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動裝備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此外,還要建設公共平臺,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深入發動關聯產業鏈企業參加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聯盟,搭建生產—需求—技術服務三方對接交流合作平臺,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
會議還確定了2016年惠州城鄉低保等標準。從2016年1月1日起,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610元/人·月;農村五保救助供養標準為1020元/人·月;城鎮“三無”人員供養標準為1500元/人·月;孤兒生活保障標準為1390元/人·月;貧困殘疾人生活津貼為1200元/人·年,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為1800元/人·年;從2016年7月1日起,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