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廣東除了將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數據中心,還將在省內重點培育20個左右大數據產業園,爭取創建3—4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園,建設20個左右大數據新型創業孵化平臺,培育200家左右大數據應用、服務和產品制造領域的骨干企業,預計大數據及相關產業規模將達6000億元。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表示:“傳統制造業企業必須跟上大數據和云平臺的步伐,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
到2020年粵大數據及相關產業規模預計將達6000億元
廣東大數據產業集聚催生新業態
有了指紋、虹膜等身體方面的數據信息,消費者購物可以不用再刷卡而是“刷臉”;有了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大數據,企業能更精準“投其所好”;有了機器運行大數據,工廠可以更有效提高機器效率;有了人口分布大數據,房地產企業從拿地開始能根據需要建合適的房子……
到2020年,廣東將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數據中心。圖為佛山南海里水鎮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
無論是大數據產業本身還是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創新,廣東企業借助大數據產生的創新動力,正在創造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日前,廣東第一批省級大數據產業園、大數據創業創新孵化園重點培育對象的推薦工作正式啟動。未來,廣東將用5年時間打造數據應用先導區。
到2020年,廣東除了將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數據中心,還將在省內重點培育20個左右大數據產業園,爭取創建3—4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園,建設20個左右大數據新型創業孵化平臺,培育200家左右大數據應用、服務和產品制造領域的骨干企業,預計大數據及相關產業規模將達6000億元。
大數據勾畫出消費者“肖像”
“我們從拿地開始就已經離不開大數據了。”說到時下熱門話題大數據的作用,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亮十分認同。正是借助大數據的分析,萬科得以根據目標人群的特點來決定廣告投放時間渠道,甚至以準確根據消費者偏好來量身打造產品,從而大幅提高銷售成功率,今年上半年僅上海萬科的銷售額就已超過200億元。
“準確畫出消費者的‘肖像’,這就是大數據的重要用武之地。”廣東互動派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萍表示,不僅僅是房地產業,各種行業的消費者喜歡看什么視頻、喜歡吃什么、常買什么日用品、一周看幾次電影等,都有望通過大數據了解到。
這意味著原有商業模式將會發生改變,林萍舉了該公司跟家電企業美的合作的例子:“買不同款電飯煲的消費者可能會出現在完全不同的娛樂場所,擁有不同的業余愛好,對于企業推出的營銷策略也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數據的分析結果能夠指導企業在不同場所使用不同方式做營銷推廣,將推廣更精準地投放目標消費者,實現更好的效果。同時對投放效果也能獲得更準確的反饋,甚至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推出定制服務。”
在陽江有數百萬臺專門針對五金行業設計的智能磨削機,這些機器在各地運行的所有數據會匯集到博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據后臺,根據運行的不同情況,這家裝備制造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操作方案和后續增值服務。
博天科技自動化研究院副院長周永寬解釋說:“依托掌握和分析機器運行的工業大數據,我們能夠更好摸清和提升工藝路線流程,再根據流程來完善生產設備的機械結構。這不但使我們擁有了為下游工廠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和后續服務的能力,還能實現工業領域生產設備的特殊定制。”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表示:“傳統制造業企業必須跟上大數據和云平臺的步伐,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在他看來,傳統制造業企業要利用大數據在機器上實現更多智能內容,智能制造的本質是以數據為核心,將所有業務環節連接起來。“傳統制造業中物理形態的廠房、設備、工人、車輛、網點如何連接?其實所有環節的連接都可以產生數據,要將這些物理形態的東西數字化。”
他強調,傳統制造業要用新的制造業模式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要通過智能的連接、數據的分析來分析和優化,再通過有價值的數據作用于物理形態的企劃、采購、研發、制造等階段,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廣東省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運用大數據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打造新經濟增長點,首先就是要推進工業大數據應用。
骨干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
要想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掌握大數據挖掘和處理能力是關鍵,因此發展大數據產業本身至關重要。
在位于佛山市三水區是廣東移動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數據中心總建筑面積為5萬平方米,建有IDC機樓,樞紐機樓、油機房、地下蓄水池等多個單位,是廣東移動的一家省級數據中心。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移動在數據中心方面的投入將達70億元,未來3年將陸續投產粵東、粵西、廣州、東莞4個五星級大區數據中心集群,超過1.5萬機架容量。預計到2020年,廣東移動數據中心機柜數量將接近10萬臺。
憑借自身海量數據的優勢,廣東移動正在加快在大數據產業上的布局速度。目前,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優酷、愛奇藝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都已經成為廣東移動各地數據中心的客戶。
廣東電信副總經理楊小豐則透露,目前廣東電信收集到的數據量超過100TB,“現在運營商擁有最龐大的數據,這么龐大的數據可以完全支撐銀行征信等服務”。
“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工業4.0’,涉及到的三個核心支柱技術就是大數據、物聯網和云服務。”廣東聯通副總經理馮華駿表示,到2020年,廣東要將云服務的產業規模提升到3000億元,云終端制造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這將是運營商未來轉型發展的巨大藍海。
“如今,人類每年在互聯網上產生的數據(2015年)已經有8ZB,8ZB的數據量有多大?相當于776萬個中國國家圖書館。到2020年,這個數據應該會達到40ZB,40ZB相當于3615萬個中國國家圖書館。”騰訊云副總裁蔣杰在騰訊“云+未來”峰會上表示,以前昨天的數據只要今天能看到分析結果就可以,而現在數據是不能以天來計算的。巨量的數據對處理時效性的要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對企業提出了技術方面的挑戰。
2015年,廣東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達到3.27萬億元,全國第一;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6994億元,增長17.6%;云服務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云終端制造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達到20個。特別是在騰訊、華為、中興通訊、浪潮集團等一批骨干企業的帶動下,逐漸形成了大數據集聚發展的趨勢。
蔣杰提到,過去用的很多軟硬件被一些國際巨頭壟斷,如今本土企業努力實現一些關鍵存儲、傳輸、分析技術的自主化。“對于騰訊來說,現在已經擁有2萬多臺單機群,實時處理數據;每天所接入的數據量已經達到5萬億條,不光要實時收集,還要處理。除了實時計算,還有離線計算。”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臺達于2025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5),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 Greening Intelligence”為主題,為AI時代提供可持續解方。此次首度亮相為邊緣計算設計的AI集裝箱式數據中心方案,整合電源、散熱及IT 設備于20英尺集裝箱,以實機展示吸引眾多專業人士目光。因應AI運算高功率的趨勢,人工智能,智能化,
華北工控面向AI數據中心安全領域應用,推出基于國產芯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方案。例如搭載飛騰E2000Q處理器的BIS-6360FT-A10嵌入式準系統,可以助力提高AI數據中心運行能效和安全性。互聯網,電磁干擾,
“魏”客戶 | 為數據中心保駕護航“魏”客戶 | 為數據中心保駕護航
直流微網就是以直流傳遞電能,通過直流電纜連接直流負載和直流電源,?直接使用直流能源的電力系統。它能有效整合分布式能源、儲能系統、負載等資源,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新能源,電動汽車,數據中心,
華北工控是一家集行業專用工控機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兩條成熟的嵌入式產品供應鏈服務于多行業領域客戶。互聯網,數據中心,
華北工控是一家集行業專用工控機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兩條成熟的嵌入式產品供應鏈服務于多行業領域客戶。互聯網,數據中心,
2023國際數據中心及云計算產業展覽會(CHINA DATA CENTER EXPO簡稱:CDCE)將于11月15日-11月17日重磅回歸!本屆展會浩亭將以“連接共贏未來---浩亭數據中心電源、信號、網絡連接一站式解決方案”為主題工業,小型矩形連接器,
在數字經濟驅動下,作為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重要載體的數據中心的發展逐步提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華北工控打造了滿足大型互聯網數據中心應用需求的工業整機RPC-610FT。網絡,智能化,
6月12至14日,“2025臺達電力電子新技術研討會”在蘇州吳江舉辦,來自14所高校400多位專家與師生,聚焦于推動產學之間的前瞻技術交流,邀集多位學界與業界專家,分享于電力電子技術基礎研究、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與挑戰等研究成果與觀點。電源,智能制造,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的雙重驅動下,光伏產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突破350GW,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2萬億美元,行業前景大有可期。臺達,服務,智能制造,中達電通,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熱點頻現,多項重要會議、技術發布及產業政策動態集中呈現,共同勾勒出中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與產業創新的蓬勃圖景。機器視覺,
在國際局勢波動不斷的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重構愈發劇烈,中國制造企業正面臨深刻挑戰與重塑機遇。關稅壁壘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業亟需尋找更具韌性與效率的運營之道。在這樣的環境下,世界級制造(WCM)與工業4.0成為眾多企業破局突圍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2025年6月4日至6日,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聚焦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產品。機器人,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本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轉型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與熱點事件,展覽盛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交織,共同繪制出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機器人,
全球技術集團科德寶旗下的恩福(中國)于2025年5月29日舉行技術中心暨無錫新廠房開幕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是科德寶集團深化本土發展、賦能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舉措。無錫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瑋,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區長顧文浩,科德寶集團、NOK株式會社及恩福(中國)高管與合作伙伴
隨著工業4.0的推進和智能制造的崛起,智能起重機正在迅速成為建筑和物流行業的關鍵設備。智能起重機不僅僅是傳統起重機的升級版,它代表了一種新型的以自動控制系統、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高效、安全和智能化的工作方式,將現代科技與重工業完美結合,為多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安川技術,
日前,在由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大數據產業研究部、中國工業報社工業數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大數據協會首席數據官工委會聯合舉辦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研討會上,《2023中國大數據優質企業榜V8.0》正式發布。作為業內以BI為核心的數據技術服務商,永洪科技已經連續六屆獲得BI商業智能領域的第一名。
日前,在由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大數據產業研究部、中國工業報社工業數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大數據協會首席數據官工委會聯合舉辦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研討會上,《2023中國大數據優質企業榜V8.0》正式發布。作為業內以BI為核心的數據技術服務商,永洪科技已經連續六屆獲得BI商業智能領域的第一名。
日前,在由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大數據產業研究部、中國工業報社工業數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大數據協會首席數據官工委會聯合舉辦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研討會上,《2023中國大數據優質企業榜V8.0》正式發布。作為業內以BI為核心的數據技術服務商,永洪科技已經連續六屆獲得BI商業智能領域的第一名。
?當前,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日趨成熟。為滿足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多設備互聯互通應用需求,華北工控打造了嵌入式準系統BIS-6920M。PC,智能化,
在大數據可視化平臺上運行處理大規模數據對其主控計算機硬件的數據運算能力、存儲能力、可靠性等要求很高,而華北工控新推出的基于12/13代Intel Core處理器工業主板ATX-6157可以滿足其應用所需。PC,調度,高速,GEN,
3月19日,安川發布通告稱,其于2018年3月1日成立了致力于AI解決方案開發的100%控股子公司,新公司名字為“艾立方”(英文名稱:AI Cube Inc.),新公司注冊于日本東京,首期投資額1億日元。同時安川宣布了與Cross Compass的戰略聯盟關系,Cross Compass是一家為制造業提供AI解決方案的公司,雙方除了技術合作,加快在制造
世亞國際軟件產品博覽會(簡稱:世亞軟博會)自2010年創辦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多屆。世亞軟博會是中國知名度較高、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廣的專業展覽會;是被國際業界公認的不可錯過的名展之一。隨著世亞軟博會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提升,已成為國內外軟件、IT、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5G等行業交流與貿易的重要展會,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