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吸引產業轉移
“為啥搬到這兒?因為這里‘土壤好’,適合企業生長。”一名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各市一般對引進的重點企業給予豐厚的政策紅利扶持,這種地方的“重視”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優質企業的入駐。
作為國際發電機四大品牌之一,英格電氣在2015年選擇整體從廣州遷都陽江。該企業常務副總經理鄧耀棟說,我們在廣州什么都算不上,但陽江不一樣,非常重視我們。
不過,更為核心的還是珠江西岸地區具備扎實的制造業基礎,能提供先進裝備制造業入駐后所需的產業鏈配套,這在珠西“七市一區”(含韶關)形成戰略一體后更為明顯,也是決定企業能否入駐的關鍵。
廣東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珠江東西兩岸都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盡管近10年來以,深圳、東莞為主角的東岸地區領一時之風氣,但西岸城市仍具備強大動能。
廣東瑪西爾電動科技有限公司從深圳遷入肇慶,看中的是肇慶成熟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優勢。瑪西爾內貿運營中心經理吳鋒軍說,企業所在的園區可提供大部分關鍵配件配套,比如油漆、電機,這對發展電動車整車非常有利。
同時,瑪西爾作為全國最大電動車生產企業,肇慶寄望其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提升。
肇慶市經信局副局長張鵬說,該市將依托新引入企業帶動,重點打造汽車整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也希望進一步構建“廣佛整車、肇慶汽配”的區域合作格局。
引進與本地產業關聯度高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是珠西各個城市采取的普遍策略之一,此舉旨在以增量盤活存量。多位參與此次調研的分析人士認為,各地引入的先進企業更多是作為創新資源,帶動傳統裝備制造業向中高端轉型,并非簡單取代,因此必須有所選擇。
而外來創新資源激活當地傳統制造業的案例亦正在發生。
比如,鋼鐵研究總院與陽江市共建的五金刀剪產業技術研究院,利用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術改造當地的傳統五金刀剪產業。
從某種程度來看,珠江西岸城市發力先進裝備制造業,恰也是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地方提速高端產業“內培外引”的一個鮮活案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研發現,珠江西岸的城市“魅力”還在于,相比東岸的廣州、深圳和東莞等城市而言,仍然具備人工和土地成本等比較優勢。
英格電氣在陽江建成全球最大單一專業發電機生產基地,總建筑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要放在土地金貴的東岸則成本相當巨大。
正因這種比較優勢,加速了產業向珠江西岸轉移和培育的步伐。
上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