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產業分析>中國多晶硅產業走向何方?

          中國多晶硅產業走向何方?

          發布時間:2017-04-05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光伏 多晶硅 產能過剩

          導  讀:

          中國的多晶硅產業要振興,必須要在光伏等相關行業有自主研發的工藝,擺脫“產能過剩”的誤區。

          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熔融的單質硅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晶成多晶硅。從目前國際太陽電池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其發展趨勢為單晶硅、多晶硅、帶狀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隨著光伏產業的波詭云譎、跌宕起伏的發展,多晶硅的市場也悄然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多晶硅,光伏,產能過剩


          市場規模:產能停滯不前


              2007年到2014年,中國多晶硅產量也飛速增長,從每年數百噸達到了16萬噸的年產能。多晶硅產能快速擴張的原因,主要就是2008年的由于光伏產業需求的猛增造成國際多晶硅價格暴漲刺激所致。截至2013年,中國有60家企業先后從事多晶硅生產,投產規模達到7萬噸/年,建設規模則達到了16萬噸。同年,國內產量達到70000噸,但需求量卻超過18萬噸,進口達11萬噸,進口量將近60%。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2013年以后,中國的多晶硅產能就沒有再增加過。這是由于,此前所增加的產能都建立在市場高價的基礎上,但當多晶硅價格跌破20萬元/噸之后,大部分的工廠就因虧損而陷于停產,而新增的產能由于成本難以降低到市場價格以下,也無人敢再投入,所以產能三年未有增加。


          多晶硅產能:過剩還是不足?


              無論是在國家發改委等政府部門,還是在投資界,抑或光伏產業內部,提到中國的多晶硅市場,普遍的觀感是產能過剩。但是,從2008年起直到今天,中國多晶硅市場的唯一一個不變的趨勢就是,每年中國的多晶硅市場需求中,始終有50%以上是依賴進口的。多晶硅環節也是我國光伏產業鏈中,唯一一個半數以上需要進口的環節。一個產能過剩的市場,每年卻又有超過一半的數量需要進口,而且這個看來矛盾的現象在中國竟然持續了五年之久。這是怎么回事呢?


              目前,雖然國內的多晶硅產能聲稱有18萬噸,但其中大部分廠家的成本在人民幣20萬元/噸以上,僅有江蘇中能、永祥、特變等少數成本可控制在12~15萬元/噸之間,在現貨價格下可以勉強生產,而且其中部分廠家還要靠下游的鑄錠和切片來彌補上游的多晶硅環節的虧損。如果將現在的價格下還能生產的產能稱為有效產能的話,2014年,中國多晶硅的有效產能僅為8萬噸,只占中國多晶硅需求量的40%出頭,進口多晶硅數量大約占了57%。其余的約十萬噸產能已經成為無效產能,不少多晶硅工廠的裝置已經永久報廢并拆除。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多晶硅市場會在“產能過剩”的同時,卻有超過一半的需求需要進口才能解決的矛盾現象。


              2015年中國多晶硅市場最新數據表明,2015年全年國內多晶硅廠家僅生產了約7.4萬噸多晶硅,與2015年的數據保持持平。但與此同時,國內的2015年的光伏組件產量比上年有約16%的增長,組件的增加必然代表多晶硅用量的增加,因此,2015年多晶硅的需求中的增量部分全部是由進口多晶硅滿足的。


              由于國內目前所有的多晶硅生產工藝都是西門子法或改良西門子法,其工藝成本在陸續使用了冷氫化、氯化、加壓還原后,工藝成本已經基本趨于穩定,雖然不少工廠開始使用FBR即流化床工藝,但產能預計下降也還是有限,難以與國際廠家的成本進行競爭。因此,后續幾年,中國多晶硅的有效產能的數量將繼續取決于多晶硅的市場價格。


          市場價格:猶如過山車,但漸趨穩定


              多晶硅價格方面,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風暴導致了多晶硅價格從每噸300萬的高位暴跌到了40萬元,隨后隨著光伏市場的迅速回暖,2009年后,價格迅速回升,而到了2011年,價格回升到70萬元/噸。2012年,由于光伏市場需求快速增加導致了盡管中國產能產量大幅增加,但由于歐美對中國光伏的雙反,又導致光伏市場增速下降,導致多晶硅市場價格最低降到了12萬元人民幣/噸,這一價格比國內全部廠家的成本還低,因此,不得不停產而眼睜睜地看著國外的多晶硅大肆進口,蠶食著中國國內迅速增加的多晶硅市場。2012年,中國90%的多晶硅因市場價低于成本而停產,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2013年。


          到2014年初,隨著市場回暖,多晶硅價格上升到15~17萬/噸,但國內也僅有保利協鑫、新疆特變電工、四川永祥等三四家工廠能夠在這樣的價格下保持不虧損,因此,由于多晶硅的進口屢禁不止,對國內市場沖擊仍然較大,因此,價格于2014年下半年再度下跌,這種跌勢持續到2015年底,多晶硅的價格在10~12萬/噸的低價徘徊。這樣的價格如果再持續一段時間,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的多晶硅產能中將有更多的有效產能永久變為無效產能。


          為何多晶硅價格國外低于國內?


          國內多晶硅市場價格低迷的原因是國外廠家的價格沖擊。目前對中國進口量最大的廠家是韓國OCI,其進口價格一度低至10萬元人民幣/噸,其它歐美廠家的價格略高,大約在每噸11~13萬人民幣/噸之間。而國內僅有江蘇中能的工藝成本接近國際廠家成本,而特變電工等企業的成本則主要依賴新疆低煤價和自備電廠發電,而不是工藝優化的結果。國際廠家成本低于國內廠家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目前國際廠家如瓦克、三菱化工、德山、HEMLOCK、REC和韓國的OCI毫無例外,均是在原有的化工廠基礎上建設的,由于西門子法的主工藝精餾和還原也是化學工藝,在化工廠里建設西門子法多晶硅工廠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論是氯化氫或氫氣原料等,還是四氯化硅、二氯二氫硅等副產品,都可以在其化工廠內進行循環使用,因此,工藝消耗可以降到最小,工藝成本也可以做到最低。


          而不幸的是,國內的多晶硅廠家無論是早期的新光、中硅,還是后來的中能、永祥、特變,都是與化工廠毫無任何關聯,有的是電子廠進行多晶硅廠的建設,更多的是平地起高樓,完全跨界進入,從零做起。因此,在工藝循環程度上與國外廠家存在先天的差距。雖然國內的人工和電力等成本雖然與歐美相比差別不大,但是,工藝成本卻高出很多。


          其次,西門子法多晶硅工藝誕生已經超過五十年,國外大部分廠家建廠已經超過三十年,因此,工藝都經過了反復的優化和改良,因此,生產過程中的各環節都運行在最優的條件下。而國內建廠最早的新光也只有不到八年時間,而且中間還是斷斷續續地生產,不少廠家來說,生產能夠正常就算謝天謝地了,根本談不上優化,更難言改進了,個別工廠甚至存在跑冒滴漏的現象。目前,在國內多晶硅廠家中,對西門子法的改進只有江蘇中能一家算是做得比較有成效的,如果流化床工藝能夠順利投產,加上自備電廠的啟用,成本有望降到10萬元以下,接近國際廠家成本。由于西門子法是舶來工藝,因此,國內廠家在該工藝框架里來實現對國外的超越將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中國的多晶硅廠家成本高于國際廠家的原因。
          中國政府的貿易保護政策對多晶硅為何難以奏效?


          如前所說,國際多晶硅廠家的成本大部分在10~13萬人民幣/噸之間,但有相當長的時期,國外進口多晶硅的價格卻低到了10萬元/噸,顯然存在傾銷行為,而中國政府也于2012年宣布對來自歐美日韓的多晶硅進行了“雙反”,并在隨后兩年中擴大了范圍,提高了反傾銷力度。但為何進口多晶硅的數量比例依然如此之大,而且價格還依然如此之低呢?

          首先,中國光伏行業一度存在“兩頭在外”的情況,就是原料和市場都在國外。近幾年,隨著國內多晶硅工廠的建設和國內光伏市場的積極開拓,這“兩頭”都獲得了部分解決,但只解決了一半。也就是說,一方面有一半的多晶硅需要進口,同時一半以上的光伏組件市場在國外,需要出口。這種業態剛好符合中國政府的“來料加工復出口”的免稅政策。只要光伏下游廠家辦理來料加工手冊,就可以免繳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在產品出口后,憑出口報關單和進口手冊到海關核銷,多晶硅的進口就可以完全免稅。據統計,目前中國80%的多晶硅都是采用這種方式進口的。這樣,中國對國外多晶硅的“雙反”措施很大程度就成了一張輕易就被捅破的廢紙。


          其次,中國對外多晶硅“雙反”采取了區別對待,最高的廠家進口關稅高達50%以上,最低的才1%。現在,某個低稅率的廠家對中國多晶硅出口數量顯著增加,雖然其產能擴張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也不能排除有其它高稅率廠家“借道”該公司出口多晶硅進入中國的可能。


          2013年8月15日,中國海關總署簽署法令,決定從2013年9月1日起,停辦多晶硅進口來料加工手冊。本來這個消息對于國內多晶硅廠家是個好消息,但從文件發布到實施的短短15天內,中國新增的多晶硅來料加工手冊就突擊辦理了6萬多噸,幾乎等于2014年全年的多晶硅數量。而到了2014年9月,按理說,突擊辦理的手冊也應當使用完畢,多晶硅進口應當大量減少。但是,實際上,各地依然還存在著大量采用來料加工手冊進口多晶硅現象,這是光伏產業的下游廠家擔心進口多晶硅被限導致價格上漲,會使下游廠商利益受損而聯合向商務部和海關總署交涉的結果。需要進口多晶硅下游廠商也通過當地政府向海關和商務部門施加了壓力,使得來料加工手冊能夠照辦不誤。因此,該法令自從發布后,等于沒有真正實際起到任何效果。國外多晶硅價格低于國內廠家多晶硅成本的情況,就這樣一直持續到現在。


          多晶硅,光伏,產能過剩



          中國多晶硅產業的出路

          在光伏產業的全部產業鏈中,中國在絕大部分環節都具有出口能力。半數以上需要進口且完全沒有出口的,只有多晶硅這個環節,而多晶硅是光伏產業最主要的原料。國內多晶硅廠家面臨國外廠家的低價傾銷手段的打壓,雖然多次呼吁政府采取切實有效的貿易保護手段,但是,在產品的質量和價格都不敵國際廠家的情況下,寄希望于政府保護而得以生存,是不可能持續的,尤其是這種保護可能會損害產業鏈下游的眾多廠商利益的情況下。


          中國的多晶硅產業要振興,必須要有自主研發的工藝。從2008年開始,不少開拓者和技術先驅在物理法(冶金法)、硅烷法、鈉(或鋅)還原法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研發和產業化探索。其中,冶金法多晶硅工藝有望在不犧牲光伏轉換效率甚至還能有所提高的情況下,將能耗降低到西門子法的1/10左右,而成本可降低一半以上。根據測算,如果多晶硅的市場銷售價格能夠降到6萬人民幣/噸以下,則光伏發電的成本將低于火力發電的用戶側電價,這樣的話,光伏市場將可以擺脫政府補貼而獲得大規模應用,光伏產業的真正市場化時代才能到來。


          因此,采用自主研發的先進的低成本大規模清潔生產多晶硅技術,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多晶硅產業的努力目標。而這個目標,正越來越近,當這個目標實現的時候,中國的光伏產業將會讓世界光伏產業再次產生震動。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vfnl70jb711.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傳感器如何應對即將來襲的物聯網浪潮

          下一篇:2017年中國工控傳統產業發展空間分析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新聞
          光伏 多晶硅 產能過剩
          • 臺達引領光伏行業向“高效、智能、低碳”轉型升級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的雙重驅動下,光伏產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突破350GW,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2萬億美元,行業前景大有可期。臺達,服務,智能制造,中達電通,

          • 歐姆龍亮相SNEC 2025:助推新能源產業加速升級,為零碳未來蓄能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全球領先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及數智低碳轉型專家——歐姆龍器件與模塊解決方案事業(以下簡稱"歐姆龍")——攜應用于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交/直流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重磅亮相第十八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SNEC 2025",展位號6.

          • 展會預告 | 基于 PC 的控制技術助力提升光伏行業生產效率

            光伏行業已成為推動能源變革重要引擎。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推動光伏行業的高質量持續發展,光伏生產線亟需技術更可靠,生產效率更高的自動化產品。作為基于 PC 的控制專家兼 EtherCAT 技術發明者,倍福將亮相國際太陽能光伏和智慧能源 & 儲能及電池技術與裝備(上海)大會暨展覽會

          • 華北工控新發布15.6寸工業電腦PPC-3156QAR:搭載RK3588芯片,解鎖AIoT場景新應用

            華北工控基于瑞芯微旗艦級AIoT芯片RK3588,新發布15.6寸工業平板電腦PPC-3156QAR,以國產ARM芯片方案替代了傳統X86方案,支持工業機器人控制界面、生產線MES系統終端、光伏電站管理終端、車載終端、醫療影像終端等場景應用。接口,

          • 多網口工控機 BIS-6960M-A10TW:電力系統遠程監控與控制的理想選擇

            隨著電網建設規模的持續擴大,利用先進技術結合智能硬件實現電網遠程監控與維護,成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手段。而工控機作為核心設備,可以在電力系統數據采集、實時監控、遠程通信、多重擴展、安全防護等方面提供關鍵支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光伏,接口,

          • 第137屆春季廣交會圓滿落幕:普傳以創新技術賦能綠色能源未來

            第137屆廣交會圓滿落幕,普傳以創新技術賦能綠色能源未來變頻器,光伏,智能化,

          • 華北工控MITX-6122:小體積、高性能,支持無人機智能巡檢光伏電站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和“雙碳”行動方案的實施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逐漸面臨人工巡檢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等挑戰。為提高光伏運維效率和質量,無人機作業模式開始推廣應用。主板,工控,智能化,

          • 魏德米勒培訓中心-直流創新中心

            魏德米勒在德國代特莫爾德傾力打造的直流創新中心(DC Innovation Hub),宛如一座燈塔,在行業內樹立起具有前瞻性的標桿典范,該中心旨在搭建起技術創新與實踐培訓之間的橋梁。直流創新中心面向客戶、用戶和合作伙伴,為大家提供一個可通過試點項目探索和測試直流技術的平臺。魏德米勒將應用、產品、創新與培訓方案融為一

          • “6·30”魔咒打破 多晶硅領銜光伏上下游齊漲

            6月30日原本是每年光伏市場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光伏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在此之后,交易清淡、價格下降。但今年這一魔咒似乎已被打破。記者從上周在合肥舉行的“兩淮地區光伏領跑者技術分享會”上獲悉,近期以多晶硅領銜,光伏上下游產品的價格大多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

          • 國內硅塊加工生產線實現自動化生產

            12月19日,國內首條自動化硅塊加工生產線——永祥多晶硅500MW高效太陽能硅錠、硅片項目開始試運行。

          • 尋找利益平衡點 國產多晶硅競爭力還需提升

            2014年,隨著光伏政策陸續出臺和實施,中國光伏業受到了空前關注。全年光伏裝機超過10GW,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在此拉動下,我國光伏產業和多晶硅產業繼續回暖,企業漸漸走出“寒冬”。其中,多晶硅產量達到13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0%。

          • “多晶硅還原電源系統”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四川英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戰略性新興產品“多晶硅還原電源系統”采用了多晶硅還原爐電源系統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打破國外的封鎖和壟斷,對行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國內多晶硅價格漲勢猛 外商紛紛擴產

            近日商務部出臺對美、韓的多晶硅雙反終裁結果,無疑給國內多晶硅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1月份以來,多晶硅價格繼續上漲并超過去年最高點。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國家將多晶硅列入“加工貿易”禁止目錄,將進一步填補雙反漏洞,多晶硅后市價格或繼續看漲。

          • 航天機電拋光伏“三部曲”

            航天機電三次脫離光伏的舉動足以證明這個行業在近一年是如何的劇烈。

          • 多晶硅“雙反”初裁近日出臺 業內觀點不一

            商務部接受國內四家多晶硅企業提出的“雙反”申請之始,已經歷時一年有余。雖說初裁即將啟動,但此時業內所持觀點仍不盡相同。

          • 中國多晶硅“雙反”初裁結果或明日公布

            中國商務部對產自美國、韓國及歐盟的多晶硅“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初裁時間落定,初裁結果將于2月20日正式出爐。

          • 美印雙反 中國光伏即將重演2012之殤?

            盡管中國光伏挺過了2012年歐美雙反,但發展過快產能過剩和市場無序競爭,也使得中國光伏行業具有一定危機,加上消納難題和補貼拖欠等行業頑疾以及宏觀電力需求疲軟的大背景,再加上這次美印雙反,對于中國光伏行業會造成很多,重演2012之殤,也并非不可能。

          • 上市鋼企中報業績預喜過半 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未完全解決

            6月16日,在2017年第二屆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利群稱,鋼鐵行業好轉的基礎其實欠穩,差異加大、市場不確定性增加。雖然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個鋼鐵行業的指標出現好轉,但是去產能的政策,未能完全改變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 去產能劍指煤電領域 電力央企重組步伐將加快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17年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KW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昨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去產能還要擴大到煤電領域,新舊動能轉換也為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 LED行業市場轉好 上游減產下游需求強勁

            在LED照明產業瘋狂擴張之后,光電市場需求過分飽和,留下的是嚴重的產能過剩,如今行業終于回歸到一個健康并快速發展的節點上

          • 2014年LED照明市場總產值約5500億

            2014年,中國LED業界最熱的詞匯當數“跑路”,業內開始出現“唱衰”的聲音。甚至不少人認為,中國的LED行業產能過剩,將會步光伏產業的后塵。 然而,2014年中國LED照明市場總產值大約5500億元,比2013年的4800億元增長了5%,但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竇林平表示,“中國的LED行業黃金期不會超過5年”。

          • 2015年:制造業邁入新時代

            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2014年是尤為艱難的一年。勞動力短缺、成本增加、產能過剩及全球經濟的疲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來自全球的競爭在逐漸蠶食著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低端制造正快速從中國向其他低成本國家轉移,而高端制造向發達國家回流,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 建筑、電力、鐵路等眾多國企央企將重組

            2015年國企改革將全面推進、落地,國資體系瘦身將是一大任務,國企發展模式將從增量發展變為存量組合。下一步,建筑、電力、鐵路等產能過剩行業眾多國企央企,將面臨大規模合并重組。

          • 光伏發展需擺脫“資源為王”思維

            近期光伏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恒大集團計劃投資900億在張家口建設光伏電站的消息。恒大跨界而來,看重的當然是經濟效益,也就是度電補貼。對此,有觀點認為類似于恒大這樣的社會資金進入光伏行業,有助于當前的產能過剩問題。同時也有些行業人士認為跨界者稀釋了集中式電站的份額,在依靠政策補貼盈利的模式下,裝機份額也

          猜您喜歡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波多野结衣在线影院| 国产在线爱做人成小视频| avav片在线看| 日本一二三高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91噜噜噜在线观看| 娃娃脸1977年英国|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在线看|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18男同少爷ktv飞机视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 中文字幕视频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干妞网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美女裸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女王丨vk| 怡红院成人影院|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中国美女一级毛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 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asspics美女裸体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