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屬于一個較寬泛的技術框架范疇,且從工業網絡和移動計算機處理技術中受益良多。此類技術的組合將有助于將“互聯工廠”、“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 (IIoT) 從概念變為現實,但在逐一實現此類概念的過程中會引起一系列的困惑,讓人覺得對相關的實施工作無從下手。本文通過對此類概念介紹,列舉了組織在制定某一行之有效的實施戰略過程中應考慮的關鍵因素,并探討了連接、監測和控制操作帶來的運營優勢。
過去20年,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其中,工業網絡和移動計算持續影響著制造業。這些技術幫助全球制造商和組織將諸如“互聯工廠”、“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 (IIoT) 的設想轉變為現實。不過,這些概念又有什么區別?本白皮書將首先定義這幾個概念,并隨后解釋組織在設計一個有效的實施戰略時需要考慮的關鍵要素,同時闡釋實現連接、監測和控制運營的優勢。
一、什么是互聯工廠?
互聯工廠是一種對制造環境的構想,根據這種構想,每臺機器都能與工廠內和其他遠程地點的所有其他機器與設備相互通信?;ヂ摴S旨在連接、監測和控制幾乎任何地點的任何設備,提升運營生產率和盈利能力。
二、什么是工業4.0?
根據維基百科說明,工業4.0是“一個為價值鏈組織使用的技術和概念的集合名詞”。這個詞最先見諸于德國政府關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高科技戰略計劃,其基礎是高度互聯工廠內部及工廠間生產資源的動態優化。
三、什么是工業物聯網 (IIoT)?
類似于互聯工廠和工業4.0,IIoT意味著組織可以連接包括舊有設備在內的多個不同設備,并讓它們相互之間實現“對話”。通過收集、分析并利用來自新的和遺留設備的數據,組織能夠提高效率并獲得競爭優勢。
在了解了工業自動化這些概念后,很多組織會希望實現諸多益處,例如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更好的可視性和控制能力等。然而對于大部分組織來說,建設全新設施或“推倒舊有的一切重新來過”既不現實,成本也不劃算。因而,眾多解決方案都是在不影響日常運營的前提下利用原有設備、巧妙部署組件,實現擴展的監測和控制。升級設施時,應盡早設定預期,這一點很重要。盡管網絡中的每件設備都有IP地址,但這不等于您能夠使用移動設備登錄每一個面板儀表、水泵和變頻器。要使設施進入21世紀,其中包含了若干個核心基本法則,這些法則可以確保實現順利過渡并提供訪問、監測與控制各地所傳來信息的能力。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