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產業發展熱情持續高漲。隨著人工智能的爆發,作為重要應用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未來想象空間巨大。為把握歷史發展機遇,必須先掌握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產業發展熱情持續高漲。隨著人工智能的爆發,作為重要應用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據預測,到2018年,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96億美元,約為2014年的5倍。運用占比預測法,則可以額得出,2015-2018年間,我國服務機器人的累計市場銷量將達到117萬臺。其中,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中,軍用機器人的累計銷量預期有望達到3078臺,場地機器人的累計銷量預期有望達到1847臺;物流用途機器人的累計銷量預期有望達到889臺;醫用機器人的累計銷量預期有望達到547臺。
為把握歷史發展機遇,必須先掌握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現階段來看,我國服務機器人主要呈現以下四個趨勢。
家庭化浪潮
一方面信息高速發展和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需要人們從繁雜的家庭勞動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顧,社會保障和服務的需求也更加緊迫。
中國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之后,已經形成了人口倒金字塔結構,老齡化家庭結構必然使更多的年青家庭壓力增大,而且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的壓力,也使得年輕人沒有更多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隨之醞釀而生的將是廣大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例如家庭護理機器人、玩具機器人、安控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都將是最為需要的。可以預計,服務機器人將大量進入家庭,導致服務機器人家庭化的浪潮。
智能化方向
由于服務機器人設計的應用不同,服務機器人的智能化方向也有所差異。大體來看,服務機器人的智能化方向可分為三類。
另外,與服務機器人技術密切相關的另一個重要技術領域是環境的智能化。環境智能化瞄準的方向,一是通過智能化的環境本身實現機器人服務;二是通過智能化的環境強化其環境中的單個機器人的功能。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通過環境的智能化實現上述功能的優點可以歸納為下述兩點:
模塊化趨勢
目前,機器人技術正在向智能機器和智能系統的方向發展,其發展趨勢主要為:結構的模塊化和可重構化;控制技術的開放化、PC化和網絡化;伺服驅動技術的數字化和分散化;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實用化;工作環境設計的優化和作業的柔性化以及系統的網絡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而要想真正像電視、電腦等家用電器一樣普及,關鍵在于標準化和模塊化。
在世界范圍內,服務機器人的標準化和模塊化還處在一種不完善狀況。因而,建立服務機器人標準是發展服務機器人亟待解決的課題。在技術上,機器人的軟件是專用而復雜的,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平臺,機器人每個制造商都有自己的體系結構,相關應用廠商無力開發大量不同應用軟件,無法進入機器人市場。所以應該加快開展體系結構、中間件與模塊化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加大扶持以中間件與模塊化技術為核心的軟件與功能構件產業化發展。
產業化形成
今后為了機器人產業化的發展,必須把開發的機器人應用在實際當中,采用機器人也同采用其他機械產品一樣,第一是確定開發的目標,第二是評價其成本,這兩點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由于機器人是各種各樣高性能單元技術的集成系統,對它的期望值比對原來已存在的一些產品的期望值大得多,其產業化的形成絕不會一帆風順。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人的年度盛會,5天時間帶你看到應用于不同制造行業最前沿的解決方案及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論壇,智能,工業軟件,
聚焦產業發展關鍵話題,分享企業成長卓越方案!自2022年首播以來就備受業內朋友喜愛和推崇的魏德米勒高端對話欄目——話“魏”來將再次啟產業發展幕,匯行業大咖論產業焦點。數字轉型,
超過22萬人次前來參觀,簽約31宗重大項目,協議總投資額760.6億元……7月28日,歷時3天的2018年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在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屆寶博會精彩紛呈,成果豐碩,以寶博會為平臺,寶安進一步吸引了人才、資金、技術等高端創新要素加快向寶安集聚。展會,智能制造,
中國OLED產業聯盟再度聯手全球顯示行業學協會組織和政府界、學術界、產業界、金融界、投資界和新聞界各路精英將以 “OLED——開創顯示產業新格局”為主題移師天津舉辦“2017中國國際OLED產業大會”,旨在共享全球OLED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共論全球OLED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
目前,《天津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已由市工信委編制完成,未來三年,本市將健全機器人聯盟、協會、學會三位一體行業組織機制;完成機器人各方面服務人才培訓3000—5000人次;培育以機器人及機器人零部件為主業的上市企業3—5家、全市機器人產業規模達到300億—500億元;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省部級
2017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繼續保持高增長,1—5月新能源汽車推廣上牌數量達到10699輛,相比2016年1—5月推廣新能源汽車5061輛,增長幅度達到111%;1—5月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產值達到51.5億元,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速達到20.9%。
今年2月,《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發布,根據艾媒咨詢公司數據預測,2015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可達78.8億元,增長率達66.2%,為中國3D打印產業增長最快的一年。然而,從整體形勢來看,全球范圍內3D打印產業業績并沒有與規模增長同步……
2015年5月,隨著中國制造2025綱要落地,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十大重點領域上升為國家戰略,機器人瞬間成為高大上代名詞,并且得到國內各大媒體聚焦的熱點話題。同時,圍繞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話題展開的各種產業峰會和論壇在全國各地此起彼伏。曾有業內人士戲稱,第五屆機器人產業峰會剛結束,緊接著又接到第四屆機器人產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熱點頻現,多項重要會議、技術發布及產業政策動態集中呈現,共同勾勒出中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與產業創新的蓬勃圖景。機器視覺,
近日,豐田集團旗下五家公司——株式會社愛信、株式會社電裝、豐田通商株式會社、豐田汽車株式會社、Woven by Toyota株式會社(以下簡稱“豐田集團五家公司”)聯合宣布,正式成立“豐田軟件學院(Toyota Software Academy)”,旨在系統化培養AI與軟件人才。人工智能,應用,人才培養,智能化,加速器,
本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轉型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與熱點事件,展覽盛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交織,共同繪制出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機器人,
臺達于2025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5),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 Greening Intelligence”為主題,為AI時代提供可持續解方。此次首度亮相為邊緣計算設計的AI集裝箱式數據中心方案,整合電源、散熱及IT 設備于20英尺集裝箱,以實機展示吸引眾多專業人士目光。因應AI運算高功率的趨勢,人工智能,智能化,
本周,全球科技產業繼續保持活躍態勢,半導體、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和行業盛會。政策利好持續釋放,技術創新不斷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產業發展圖景。
過去一周(圍繞5月8日至5月15日),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及半導體等領域涌現出多項重要進展和行業動態,政策層面也持續發力,共同勾勒出中國乃至全球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華北工控推出了國產化嵌入式計算機方案接入智慧稅務產業市場,比如基于兆芯平臺處理器的嵌入式主板ATX-6985,可無縫集成于稅務自助終端設備中,為稅務系統平臺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供硬件支持。人工智能,
過去一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亮點紛呈,技術創新、產業應用以及重要活動密集發布,展現了該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智能化,
1887
8840
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