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8月27日,備受矚目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召開,這場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的大會吸引了100多家國內外企業、30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袖參會。“世界機器人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由硬件競爭轉向軟件競爭,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成為關鍵;同時,產業競爭由已知領域應用的競爭轉向未知領域應用的競爭”,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在大會主論壇首場主旨報告會上表示,未來,機器人產業還將有大量潛在新產業、新業態將會衍生。而在業界看來,蘊藏無限潛力的機器人產業無疑將成為點燃產業變革的新爆點。
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9萬臺,增速14%,預計今年增速為13%左右。2016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消費總量達8.9萬臺,比2015年增長26.6%。其中,國產機器人共銷售2.9萬臺,同比增長30.9%。中國機器人網預計,未來五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9.8%,2021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21萬臺。
目前,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服務機器人市場雖然尚處在起步階段,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人機交互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機器人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引起了技術投資領域的熱烈探討。究竟當前的全球機器人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機器人產品的發展將與哪些新興技術碰撞融合,在不同地區的機器人市場應如何準確把握投資機遇,一時間,業界眾說紛紜。
在張伯旭看來,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快速融合,機器人技術呈現智能化、網絡化和定制化趨勢,人工智能、仿人仿生成為重要方向,這意味著機器人將由“硬”的機械電子產品轉變為“軟”的信息網絡終端。在機器人硬件日益趨同和成熟的情況下,機器人的差異化競爭最終將體現在軟件上。軟件系統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成為未來機器人“賦智”的關鍵。
不僅如此,機器人產業還開始由已知領域應用的競爭轉向未知領域應用的競爭。張伯旭之初,當前新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就是前沿技術特別是顛覆性技術加快發展和應用。顛覆性技術帶來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已知領域的迭代式技術創新以及應用的規模化拓展,更集中體現在未知領域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和大量潛在新產業、新業態的衍生。市場主體之間不僅是“指定領域競爭”,還有可能在更廣闊的技術和產業領域形成不同維度的“錯位競爭”。
“上述競爭格局的轉變,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實現大發展、新突破提供了機遇,也加快了中國邁入智能社會的進程”,張伯旭表示,中國在機器人領域已經構建了部分創新優勢,正在從機器人應用大國向創新大國邁進。而具體到北京來看,北京是中國創新資源最密集、創新動能最強勁、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地區,正處于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時期。在中國成為機器人創新大國的進程中,北京將發揮三大優勢,努力成為機器人創新發展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