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士頓咨詢集團在一份新報告中稱,亞洲經濟體的競爭優勢(許多依賴于低成本勞動力和出口增長)可能會隨著技術改變制造商的運營方式而受到侵蝕。
該咨詢公司表示,諸如
機器人技術和數字模擬等技術使制造商能夠以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在更接近客戶的地點生產定制產品。該公司解釋說,這是在低成本國家的少數大型工廠生產標準化產品的傳統做法,目的是為了達到規模。
該咨詢公司表示,諸如機器人技術和數字模擬等技術使制造商能夠以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在更接近客戶的地點生產定制產品。該公司解釋說,這是在低成本國家的少數大型工廠生產標準化產品的傳統做法,目的是為了達到規模。
許多制造商已經在這樣做了。阿迪達斯已將部分定制產品移至德國;富士康過去在中國南方生產所有的電子產品,現在在墨西哥組裝,并計劃在美國生產。
自二戰結束以來,亞洲地區的許多國家都依賴傳統的制造業模式來推動“數億家庭進入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亞洲在這種轉變中損失最大。
(這一轉變)將迫使亞洲國家在競爭制造業投資時改變它們的價值主張。BCG在與2017年新加坡峰會聯合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這些國家將不得不在技能基礎上展開競爭,而不是把自己作為低成本勞動力的避風港。”
該公司補充稱:“他們將不得不把自己定位為公司能夠進入重要的新市場,通過利用價值鏈上每一點的最新技術來提高效率的地方。”
除了制造業活動的變化之外,全球貿易停滯和保護主義情緒的上升也威脅著亞洲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在包括中國和印尼在內的許多國家,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多年來一直在下降,預計還會進一步下降。
BCG表示,亞洲一直在享受的成本優勢也在減少,因為薪資增幅超過了生產率。此外,中國、馬來西亞和泰國也出現了與美國的差距縮小。
報告指出,為了在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這些國家需要加強技術的應用,并發展能夠帶來經濟增長的服務行業。
中國正在努力促進國內消費。據官方統計,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GDP增速已從2010年的10%放緩至今年的7%左右,但到2020年,個人消費預計將達到6.5萬億美元。
該咨詢公司補充稱,更多國家可以效仿這種經濟模式。服務業的GDP貢獻已經超過了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的制造業。
“好消息是,亞洲大部分地區很好定位得益于全球業務的數字化和轉向服務和國內消費,”波士頓咨詢集團在報告中稱,并補充說該地區的中產階級——這也是全球最digital-savvy——是一個服務行業的主要目標。
BCG表示:“亞洲家庭日益富裕,表明該地區將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保健、教育、金融服務、娛樂和其他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