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江蘇排名全國第一
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列前五位的省份中,江蘇、河南分別實現利潤9490億元和51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0.3%,增速同比均提高4.3個百分點,比1-10月分別回落1和3.1個百分點;廣東實現利潤8164億元,同比增長15.9%,增速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與1-10月持平;山東實現利潤7771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比1-10月提高0.2個百分點;浙江實現利潤4137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比1-10月回落1.7個百分點。
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
前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1.9%增速放緩
2017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1.9%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750.1億元,同比增長21.9%,增速比1-10月份放緩1.4個百分點。
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757.4億元,同比增長46.2%;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68億元,下降8.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019.5億元,增長23.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842.9億元,增長17.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943.6億元,增長12.7%。
1-11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4434億元,同比增長2.9倍;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0416.1億元,增長18.9%;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3900億元,下降12.8%。
1-11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6倍,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紡織業增長2.1%,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3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36.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1.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8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6.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2.9%,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4.1%,
汽車制造業增長6.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0.4%,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7.8%。
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1.4%;發生主營業務成本92.1萬億元,增長11.1%;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54個百分點。
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12.4萬億元,同比增長7.3%;負債合計62.7萬億元,增長6.3%;所有者權益合計49.7萬億元,增長8.6%;資產負債率為55.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3.9萬億元,同比增長8.1%;產成品存貨42388.5億元,增長9%。
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6元,同比減少0.28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費用為7.49元,同比減少0.22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9.6元,同比增加3.8元;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32.5萬元,同比增加15.3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4.3天,同比減少0.5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9.2天,同比減少0.7天。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58.2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10月份放緩10.2個百分點。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20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期目標是增6%左右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的2018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電信業務總量、互聯網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50%、30%和13%左右。
會議要求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二是全面推進網絡強國建設。三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四是聚力提質量增效益,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五是發揮消費和投資有效作用,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六是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七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八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來源:新浪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