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科技、智能家居這些概念來說,似乎他們也在盡力參與這場信息技術革命。互聯網巨頭更是用盡洪荒之力用科技來改變傳統行業,IBM、百度、阿里云,都相繼發布了醫療大腦,金融更是早就成為了這些巨頭的目標,因為這兩個行業擁有海量數據;就連餐飲行業的送餐服務,都加上了人工智能的調度。
當人工智能概念在互聯網行業被鼓吹得風生水起,不知道傳統行業的寶寶們會不會一臉懵逼?
從金融科技、智能家居這些概念來說,似乎他們也在盡力參與這場信息技術革命。互聯網巨頭更是用盡洪荒之力用科技來改變傳統行業,IBM、百度、阿里云,都相繼發布了醫療大腦,金融更是早就成為了這些巨頭的目標,因為這兩個行業擁有海量數據;就連餐飲行業的送餐服務,都加上了人工智能的調度。
仔細看看,在這些傳統行業里面,人工智能觸碰和改變的,以服務業為主。規模龐大、占GDP比重接近35%的制造業,跟人工智能的關系,卻有點若即若離。
有點特立獨行的,是阿里云。作為傳統的重資產運營行業,制造業看似重得跟互聯網格格不入,在各大科技巨頭忙著在籠絡金融和醫療等服務行業,發布各種醫療大腦和金融云之時,阿里云切入了制造業這個甚少科技巨頭關注的行業。
終于盯上制造業的云服務商
此前3月29日的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云發布ET工業大腦。據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其實從去年開始,阿里云投入了很多科研和技術能力,提升江蘇、廣東和浙江等地的制造業的智能化,他們派出了不少人到徐工集團、協鑫光伏、中策橡膠、吉利汽車等企業的車間調研,設計具體的云服務解決方案。
昨天(4月19日),阿里云更是請來了浙江省政府,聊起了建設“云上浙江”,“十萬企業上云”計劃。
這跟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發布《浙江省“企業上云”行動計劃(2017)》有關,計劃讓10萬家企業有能力利用最新技術來提升效率,推動以制造業企業為主的浙江企業上云。據浙江省經信委信息資源與基礎設施處處長洪杰介紹,計劃年內新增上云企業一萬家,領先的云服務商3-5家,應用服務商100家。根據浙江省政府的文件,任務已經分配到了各個縣市,都有一定的指標要引導企業上云。
這意味著,在浙江省,即將有一大波上云企業,而且還會有幾家云服務商,會被政府優先推薦。是不是看到商(yin)機(zi)?
作為比較早關注這個行業的廠商,阿里云當然得趕緊抓住這個機會,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迎接一大波上云制造業企業的到來。仔細看看,打著這個小算盤的,不僅阿里云。就在阿里云這個溝通會的第二天,騰訊也要在杭州舉辦“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主題之一就是當騰訊云遇上中國制造。
制造業企業為什么要上云?
在這些云服務廠商宣傳面向制造業的解決方案時,都會提到“中國制造2025”。確實,這一波工業企業的上云,也許是科技發展的需要,可能也離不開政府的順勢而為。
從宏觀角度看,浙江省建設“云上浙江”和阿里云重視工業解決方案,都離不開一個大背景——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早在2015年,中國的制造業產量占世界的近25%,超過德國成為世界制造業產出最大的國家。正如阿里云首席科學家閔萬里所言,曾經,“If something can be made, it can be made cheaper in China.”(如果能制造出某個產品,在中國就能更便宜地把它造出來。)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與其廉價的生產要素分不開,同時,中國制造也被貼上了便宜卻粗制濫造的標簽。
據武漢大學2015年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制造雖然產量排第一,但整體競爭力卻只有13名,高于泰國和印度,與瑞士、日本、德國等地相距甚遠。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制造產品質量水平不高,導致市場競爭力不強,從而使得產品的利潤率較低,處于價值鏈的低端。
然而如今,隨著人口紅利期逝去,中國制造連成本優勢也已不如從前,中國消費者本身也面臨著消費升級的需求,愿意為高品質付更多的錢,這就意味著,中國制造業亟待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來增加競爭力。
對于這件事,國家也是很捉急,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指出,要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并把發展這些產業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不過,這些問題難道只要簡單上云就可以解決嗎?當然不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說:“今天講企業上云,上云不是目的,上云是為了帶來服務于客戶的價值,產業的升級。”
云計算與人工智能對制造業有什么用?
數據處理能力提升,幾乎是所有企業上云帶來的基本優勢,從而提高效率。利用云計算,美國工業機械制造商BalzerPacific把四項設計的分析時間從4天縮短到90分鐘;比如,在臺式機上只能同步進行2個塑料件仿真分析,而在云中可以同步進行25種不同的仿真分析。
我們會發現,說到制造業企業上云,似乎都跟人工智能連在一起。其實,上云只是智能化的第一步,企業上了云之后,可能會發現很多可以提升的點。
剛剛一直提到的中國制造的質量提升,就是一例。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學家閔萬里在現場介紹,工業生產有幾十個生產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參數,每個傳感器一秒鐘可以采集數千次數據。面對這樣海量的數據,人類依靠經驗稍顯力有不逮,而人工智能則可以采集各個環節的數據,分析哪個環節出錯率較高,還能找出最優方案。
阿里云舉了一個光伏企業的例子,在光伏切片的生產過程中,有數千個生產參數會影響到切片良品率,例如上部砂漿溫度、下部砂漿溫度、上部導輪溫度、下部導輪溫度等,這些變量都會生產結果。阿里云對蘇州協鑫生產過程中采集到的全部變量進行分析,找出與良品率最為相關的60個關鍵變量,截止目前為止,已經將光伏切片的良品率提高了1%。劉松表示,該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點,每年可以節省上千萬的生產成本;1%意味著節省了上億成本。
深度學習經過大量數據的訓練之后,會對某個產品的形成最優生產方案的算法模型、形成一定能力,也就是一個專注工業的大腦,這個大腦的能力和模型,也有可能用到其他地方或者其他的生產線上,節省了很多試錯成本。
劉松還說,技術角度以外,制造業還缺乏精細化的客戶導向思維,包括像最大的家電廠商,產品是給最終用戶用的,但是把貨交給供應商以前的國美蘇寧,卻不知道客戶想什么。這也是云計算能發揮作用的領域之一。
汽車制造商吉利將核心營銷系統部署在云上,構建新的信息通道,客戶的需求和行為數據可以實時反饋到生產、設計、制造等環節中來,決策層可以借此了解用戶痛點。
每一個制造業企業轉型的路徑可能是不同的,阿里云表示,對于特定企業而言,比如第一步可能是先明晰未來去哪;第二部分門別類看這個企業目前最缺什么、需要怎么轉型;最后,則要給出定制化的方案,來到第三步,阿里云的生態合作伙伴就開始參與,因為他們對行業更了解。
劉松表示,云是一個超級的載體,大家不把云當做一個技術,云是一個廣場,會聚集到各種各樣的信息數據,最終上面會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未來,今天相對自建的孤島式的封閉模式,會變成一個在線化、數字化、可運營的商業模式
未來,可能整個制造業所有的工廠,物理設施會變成在云上模擬。他舉例,以前制造高鐵的時候,跑隧道和彎道需要實地路測,包括車箱里坐幾個人,有時還要拿著分貝儀去手動測試當高鐵開到350公里時速或者在彎道時,座位的噪聲有多大。但今天,高鐵已經可以用全數字的方式,在物理車箱未造出來之前就直接模擬現實情況,評估工程學設計,這可以極大降低成本。
未來的數字雙胞胎的生產概念也是如此,“未來生產線上的東西,有一個數字影像,用算法去優化影像,反過來,推導整個物理的設計,這是未來的功能”。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8002/news/d_1o0bjp09bg52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AI時代,數字標牌作為信息展示與交互的核心載體加速智能化,并深入滲透到商超零售、交通、教育、醫療等多領域。助力數字標牌行業數智化升級與應用場景拓展,華北工控提供深度定制的模塊化計算機硬件支持,比如BIS-6670L。處理器,ALD,互聯網,
數字經濟崛起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驅動,我國信創產業生態體系快速建立起來,市場空間也隨之增大。華北工控從基礎硬件層面布局信創行業,打造了基于飛騰平臺處理器的RPC-201FT整機等國產化產品方案,滿足更高的數據處理與安全需求。互聯網,嵌入式,工控機,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舉行**: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在北京亦莊開跑,20支人形機器人參賽隊和9000余名人類跑者同時出發,展現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化潛力。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即將開幕**:4月23日至25日,成都工博會將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聚焦“創鏈新工業,共碳新未
受到AI、5G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普及推動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驅動,物聯網自助終端市場邁入高速發展階段。華北工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了可無縫集成于物聯網自助終端的系列嵌入式工控機方案,比如BIS-6670L模塊化整機。
華北工控新推出高能效多網口工控機BIS-6960M-A10TW,通過搭載Intel 10代 Core系列處理器,滿足多任務處理、視頻圖像處理等的應用需求。配置豐富接口顯著提升網絡通訊能力和可擴展性,并具備工業級堅固耐用特性,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元場景。USB,
本周,科技領域熱點頻頻,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持續受到關注。以下為您梳理本周值得關注的科技與產業動態智能化,
華北工控面向AI數據中心安全領域應用,推出基于國產芯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方案。例如搭載飛騰E2000Q處理器的BIS-6360FT-A10嵌入式準系統,可以助力提高AI數據中心運行能效和安全性。互聯網,電磁干擾,
在智慧稅務的框架下,依托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結合自助辦稅終端等智能設備的部署,搭建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智慧稅務體系是主要內容,可以促進稅務數據線上線下的高效銜接,提高稅務辦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處理器,600,電磁干擾,PCI,
華北工控重視基于國產芯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研發和應用,基于飛騰D2000處理器推出了準系統BIS-6675FT-B10,具備安全可信、豐富擴展、堅固耐用等技術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物聯網、智慧金融、智慧政務等多行業領域。
華北工控重視基于國產芯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研發和應用,基于飛騰D2000處理器推出了準系統BIS-6675FT-B10,具備安全可信、豐富擴展、堅固耐用等技術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物聯網、智慧金融、智慧政務等多行業領域。
華北工控重視基于國產芯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研發和應用,基于飛騰D2000處理器推出了準系統BIS-6675FT-B10,具備安全可信、豐富擴展、堅固耐用等技術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物聯網、智慧金融、智慧政務等多行業領域。
華北工控重視基于國產芯的嵌入式計算機產品研發和應用,基于飛騰D2000處理器推出了準系統BIS-6675FT-B10,具備安全可信、豐富擴展、堅固耐用等技術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物聯網、智慧金融、智慧政務等多行業領域。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承載體,嵌入式產品已成為金融、政務、醫療健康、交通運輸、倉儲物流、工業制造等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助力。與此同時,嵌入式系統的安全特性愈發被重視。針對于此,華北工控基于FT-2000/D2000系列處理器推出了強化嵌入式系統安全的多款產品。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承載體,嵌入式產品已成為金融、政務、醫療健康、交通運輸、倉儲物流、工業制造等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助力。與此同時,嵌入式系統的安全特性愈發被重視。針對于此,華北工控基于FT-2000/D2000系列處理器推出了強化嵌入式系統安全的多款產品。
日前由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騰訊云、奇富科技、科大訊飛等四十多家企業共同編制《面向行業的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技術和應用評估方法第1部分:金融大模型》,而該標準也是國內首個金融行業大模型標準。物流,智能化,EMS,
華北工控提供X86架構和ARM架構的多樣化嵌入式主板服務于人臉識別領域客戶,包括嵌入式核心板、PICO-ITX工控主板、嵌入式3.5寸主板、Mini-ITX主板等、ATX主板等。金融,
在AI、IoT、5G等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智能家居行業正從“單機智能”跨向“全屋智能”,消費者對便捷性、安全性與個性化定制的家居控制需求高漲,催生了基于場景深度定制、更安全智能的嵌入式AI家居控制方案海量市場。主板,智能化,系統,
隨著“AI+”行動的持續推進,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對低延遲、實時處理和豐富擴展的需求日益增長,邊緣AI計算掀起發展的熱潮。主板,華北工控,處理器,智能家居,
隨著AI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落地,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包括智能家居、智慧零售、智能穿戴、智能制造、智能安防等行業領域紛紛部署AI設備來實現關鍵業務環節的互聯互通和智能控制,進而實現產業升級,由此推動了相關AI設備市場的發展。主板,
AI 與終端應用加速融合,消費領域表現突出。AI 手機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端云混合是大模型部署主流方案。AI PC、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也在積極探索。AI 重塑產業鏈,SoC、MCU、傳感器等上游硬件廠商技術迭代,部分產品潛力巨大,推動產業發展。智能手機,
第15屆深圳國際移動電子展(CME)(以下簡稱“移動電子展”)將于2025年4月25-2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館)舉辦。本屆移動電子展展覽面積達4萬平米,以“集智聚力?新質未來”為主題,圍繞智能科技。智能化,消費電子,智能家居,
當下,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產生了海量數據以及復雜的、實時性數據運算處理需求,需要實現邊緣分布式計算優化。以需求為導向,華北工控面向邊緣AI場景應用創新嵌入式計算機產品研發與實踐。系統,
在數字經濟時代,智能物聯網(AloT)行業發展邁入了蓬勃上升期,政府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推動著更多創新AloT產品和服務的出現。主板,智能家居,智能化,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智能家居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華北工控把握市場機遇,推出了智能物聯主板SOMB-6581A等嵌入式計算機產品部署智能家居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