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個非常清晰的趨勢是,智能語音助手會隨著智能手機、智能音箱等設備的普及,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最典型的社會現象是低頭族變多,智能手機將在線與離線的界限變得模糊,物理世界通過手機這個入口,開始被數字化重構,這是虛擬世界的“原始積累”階段。
智能語音助手會作為用戶在虛擬數字世界的替身,幫助人類處理大量重復性的工作,讓人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新。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還將在與用戶的海量交互中自我迭代,使得人工智能可以更自然地使用人的語言和人類進行交流,并更精確地接受和理解用戶的需求,這將進一步帶來社會創造力和生產力的解放。今年,人們會越來越習慣與物理世界對話,人機語音交互頻次將超過觸控交互頻次。
2018年,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會更關注落地,公眾的關注點會從下圍棋和圖像識別等比賽型活動慢慢轉移到用人工智能真正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不少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會面臨挑戰。但大浪淘沙下會有活下來的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和成功轉型的傳統企業可能會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的領導者。
2018年,在深度學習收獲了大數據紅利后,人工智能的技術關注點從深度學習逐步擴展到強化學習、圖算法、可解釋性、模型壓縮等其他方向。更多的機器學習技術會在工業界得到發展與應用。
2018年,計算機視覺依然會是人工智能的熱點方向,除了安防和交通領域,視覺技術在工業、農業、環保等行業的應用將會逐步為更多人所知曉和認可,也會逐漸變成紅海。隨著人工智能在上述行業的大量應用,人機競爭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化,部分相對簡單的腦力勞動力面臨失業或轉行,但最終會以人力轉向新的產業而得以緩解。醫療視覺依然會是熱點,醫療行業的從業者開始入局,經驗豐富的醫生和智能設備合力,將帶給人們更好的醫療服務和體驗。
總的來說,2018年,人工智能將深入中國的各行各業,繼續發掘各個行業的問題和機會,顯著提升人們整體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來源:新華網)
上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