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圓滿完成鐵路建設任務。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新線投產4933公里,新開工項目20個。“十三五”期間,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由12.1萬公里增加到14.63萬公里,增長20.9%;高鐵由1.98萬公里增加到3.79萬公里,翻了近一番,“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
條條鐵路線助力按下“快進鍵”。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優質高效推進鐵路建設,從短期看有利于“熨平”經濟波動、穩定經濟增長,從長期看,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鐵路部門按照“保開通、保在建、保開工”的順序,按下加快鐵路建設“快進鍵”,有利于通過鐵路網絡建設,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市場需求,助力疫情防控常態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加速同步推動,為完成經濟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支撐。
條條鐵路線助力跑出“加速度”。隨著鐵路營業里程的不斷增加,人暢其行將變為現實,物暢其運將進一步提升,為國內循環提供高質量的運輸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鐵路部門全年開行中歐班列1.24萬列、發送11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實現逆勢大幅增長、規模持續擴大,發揮出戰略通道作用。中歐班列助力中國品牌“走出去”、世界商品運進來,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速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大市場的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力。
條條鐵路線助力決勝“攻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鐵路部門努力推動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和定點扶貧,14個集中連片特困等老少邊窮地區累計完成3.3萬億元鐵路基建投資,覆蓋274個國家級貧困縣,結束1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不通鐵路的歷史。鐵路部門深度推進貧困地區鐵路建設任務,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沿邊地區,建成互通性好、通達體系完善的
交通路網。目前,鐵路網與全國鐵路154個無軌站覆蓋約600個國家級貧困縣,占全國832個貧困縣的73%,不僅有利于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程,還能助力政府、社會、企業、市場相結合的精準扶貧大格局的構建。
條條鐵路線助力編織“幸福網”。開通運營一條鐵路,將提高沿線、周邊、兩頭地區的通達指數,拉動城市旅游、餐飲、商貿等第三產業發展,促進鐵路沿線地區共同繁華。特別是新時期大體量鐵路建設項目融合創新,在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三個領域探索實踐,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在鐵路建設領域的研究和應用,衍生出的優質公共設施的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環境的創建,改善的不只是出行條件,沿線的經濟增長水平和周邊的產業結構、生態環境都隨之改變,讓人民群眾從鐵路升級發展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2021年鐵路部門預計投產新線3700公里。“八橫八縱”路網格局的變化正在產生連鎖反應,條條鐵路線將為建設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力。(齊立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