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樂仁最近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盡管柏林努力減少對北京的經濟依賴,但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仍將“捍衛其在中國這一關鍵市場的份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或將加劇美中關系緊張,德國政府也正在推行對華新戰略,但博樂仁表示將致力于在中國維持一定規模的業務。在歐盟視中國為“系統性競爭對手”的背景下,當被問及西門子將如何繼續在中國運營時,博樂仁表示他無意縮減西門子在中國的業務,并稱:“我們在中國擁有非常好的聲譽,并且與客戶的關系也非常好。”
作為電氣化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西門子早在19世紀就進入中國,參與鐵路項目和工業數字化轉型。如今,西門子在中國擁有3萬名員工,而中國是西門子的一個重要市場,占其總收入的10%以上。博樂仁說:“我們的目標是捍衛西門子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甚至更好,希望提高它的份額。”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此前稱,德國過度依賴“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以及中國這個永遠繁榮的市場”,并聲稱德國政府決心“通過降低風險戰略減少對北京的經濟依賴”。對此,博樂仁并不完全反對降低風險,但他表示,問題在于“如何減少單方面的依賴,并將其轉移到多個國家身上?”
印度是一個重要的替代市場,西門子的鐵路相關業務在那里蓬勃發展。博樂仁預計,從長遠來看,印度占總銷售額的份額將從目前的3%提高到10%。西門子還在東南亞拓展業務。此外,博樂仁稱墨西哥是一個有優勢的國家,因為它靠近美國,可以進入美國市場。
西門子象征著德國更廣泛的商業版圖。許多德國企業希望與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保持聯系,同時逐漸向其他地區擴張,慢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德國政府敦促企業減少對北京的經濟依賴,而企業本身卻希望維護自己的利潤,兩者之間仍然存在分歧。
在德國,執政聯盟上周解散,預計2月將提前舉行選舉。但人們普遍預計,德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轉變,這意味著政府和企業在中國問題上的分歧可能會持續存在。
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歐美貿易沖突可能再度爆發,美中之間的競爭也可能進一步升級。對此,博樂仁說:“我希望美國貿易官員能夠清楚地認識到,美國與歐洲或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規模非常大,不會真正引發貿易沖突,更不會出現所謂的‘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