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隨著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的發布,以及各項
機器人賽事和創新應用的不斷涌現,“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成為科技界最受矚目的焦點。從國家戰略層面到產業實踐,再到日常生活的滲透,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變著社會。
**【政策與戰略】**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系統謀劃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總體目標與實施路徑。這一行動被視為繼“互聯網+”之后國家推動技術革命和產業融合的又一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將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治理、民生福祉、產業智能化升級、社會治理現代化等深度融合,并強調強化“人工智能+”行動基礎支撐能力,加強算力建設,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和海量數據規模的優勢。
“人工智能+”行動也正式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國家戰略抓手,并在此前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要求“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業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同時,智能機器人行業發展已被納入國家戰略框架。在汽車產業領域,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汽車芯片生態也成為行業共識。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聯合起草并公開征求《互聯網平臺價格行為規則(征求意見稿)》意見。
**【技術突破與產品應用】**
在醫療領域,8月27日,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宣布引進新一代機器人全飛秒VISUMAX800(全飛秒SMILEPro)設備,成為全國首批引進該設備的單位。
工業與制造方面,臺達在8月20日至23日的2025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展示了整合AI認知感測模塊的協作機器人,助力制造業加速智能轉型。寧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5年半年報,營收達10.32億元,在手訂單規模達34.64億元,業務發展穩健。華北工控采用瑞芯微RK3568處理器打造工業整機BIS-6360ARA-B10,可以助力機器人輕松實現“視覺導航”等功能。
安川電機推出了雙閉環專用GA700變頻器,讓立體倉儲在毫米級精度與低沖擊耐久性之間實現平衡。宜昌青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宜昌造”AI化學機器人憑借可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一天完成800組實驗的強大性能,成功拿到新加坡訂單。卡奧斯工業智能研究院的具身智能“新員工”則亮相總裝流水線,能一眼看出產品型號、精準識別螺絲孔位,自行規劃操作路線并完成裝配。
交通與物流方面,央廣網8月27日報道JetsonThor解決方案在京發布,JetsonThor是為生成式推理模型量身定制的超級計算機,賦予機器人實時推理能力。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臺X上重申特斯拉半掛卡車(Tesla Semi)將在2026年實現大規模量產。九識智能本周公布全新L系列首款車型L5,該系列專為重載物流場景打造,號稱“填補了大宗商品運輸領域的技術空白”。福田戴姆勒全新銀河車型搭載經緯恒潤新一代車身域控制器。華北工控針對機場智能閘機場景打造了高能效、豐富接口、低功耗且高可靠性的工業整機方案。此外,南京市首個水岸聯動低空綜合飛行基地現已正式啟用,可讓長江船員實現“船上叫外賣”的體驗。
在能源領域,8月27日,思格新能源南通智慧光儲充系統量產基地順利完成結構封頂,從開工到主體封頂僅用時三個月,建設速度遠超常規工期。
其他方面,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智能商顯行業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應用場景已覆蓋零售、商業、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華北工控智能燈光
控制系統專用整機方案也給出了“變化無窮、統一聯動”燈光效果的實現答案。
**【機器人賽事與交流】**
2025年8月23日至24日,第27屆IRO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中國總決賽在西南交通大學(成都)成功舉辦,以“太空機器人”為主題,吸引了數千余名選手參賽。8月26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發布會(佛山專場)召開,會上人保財險佛山市分公司聯合發布了首款聚焦智能機器人產業的保險產品。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全球首臺在機體內部署JetsonThor的機器人將亮相。近日,北京國家速滑館迎來了2025Botball國際教育機器人大會的盛大召開,吸引了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00名青少年科技愛好者。8月24日,第二十七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人形機器人專項賽全國決賽在合肥火熱開賽,作為全國首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賽事,本次專項賽以“技術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智元機器人首屆合作伙伴大會于近日在上海舉辦,發布靈犀 X2-W ——專為“作業智能”打造的輪式雙臂機器人原型。今天(8月26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介紹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將打造智能機器人展演區、低空飛行模擬區等互動空間。臺達以“AI賦能 創變永續智造”為主題亮相2025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2025年8月22日,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工程教育專委會、倍福中國自動化有限公司(Beckhoff)與中北大學聯合主辦的“Beckhoff 大學合作計劃丨2025 年第三期工業 PC 控制及其應用”研討會召開。
**【前沿探索與社會影響】**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近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對外宣布,由學校孵化的(深圳)“特修斯”(Theseus)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已完成小批量人形機器人試制,實現江西高校在該領域“零的突破”。關于人形機器人能否“進廠打螺絲、進家做家務”的討論,以及其在創意藝術領域的潛力也引發廣泛關注。
四足機器人方面,杭州云深處科技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其基于絕影 X30 四足機器人制作的“機器藏羚羊”現已布置在可可西里無人區深處的卓乃湖。
無人機應用方面,據外媒TechSpot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州三處學區正在試點一套武裝無人機系統,該項目已獲州長羅恩德桑蒂斯批準。此外,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遭遇內澇,11支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攜帶排水機器人等多種高科技裝備參與排澇搶險。
其他社會影響方面,碳市場作為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正在持續建設中。工程師陳大為分享了機器人關節電機需具備“超強的扭矩、精確的控制、高耐久性、輕量化和緊湊型設計”等特點。
**總結:**
本周的科技領域展現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加速落地的趨勢。從國家政策的頂層設計,到前沿技術的突破與多元場景的應用,再到國際賽事的激烈角逐,無不彰顯著這兩個領域的蓬勃生機和廣闊前景。未來,隨著智能算力規模的持續增長,我們有望看到更多由人機協同、跨界融合驅動的創新成果,共同邁向一個更加智能化的社會。
該內容由AI分析生成,請謹慎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