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5
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機器人及人工智能迎來戰略機遇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服務與融合等將成為大的發展方向。同時行業人才的培養,創新平臺的搭建,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不可或缺。
-
2018-12-14
SEMI 12月11日發布市場預測稱,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銷售額2019年將時隔4年轉為下降,降幅為4%。由于此前保持強勁的制造設備市場減速,認為半導體行業將維持長期增長的“超級周期”理論日益受到考驗。
-
2018-12-10
2017年我國新能源車年產量79.4萬輛,線束市場40億,預計2020年產量達到225萬輛,市場達到112億,到2025年新能源車線束市場將可達367億。
-
2018-11-27
從產業趨勢上看,13年以來年復合增長超過20%。人力成本上升、政策引導都在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從資本環境上看,17、18年工業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頻發、在行業應用中,判斷3C領域會迎來一輪爆發。
-
2018-11-27
這幾年,“智能制造”為大家耳熟能詳,中國量大面廣的制造業機器人市場為減速機帶來發展契機。國內減變速機能否突破國際壟斷,精密減速機突破點何尋?
-
2018-11-22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近三年人工智能的投資也非常火熱。本文宏觀層面上對我國當前的人工智能產業鏈進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基本特征。
-
2018-11-19
根據Gartner的最新研究,2018年全球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軟件的開支預計將達到6.8億美元,同比增長57%,到2022年支出達到24億美元。
-
2018-11-13
MEMS傳感器代表了未來傳感器的發展方向,其為智能設備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亦是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MEMS傳感器主要有三大細分市場,分別是:MEMS麥克風市場、MSME壓力傳感器市場、MEMS慣性傳感器市場。
-
2018-11-08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2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達到80.2億元,同比增長166%,預計未來三年我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
2018-11-08
韓國工業機器人滲透率世界第一,主要應用于電子產業和汽車制造業。中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的最大買家。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為38萬臺,其中13.8萬臺由中國消化。
-
2018-11-02
工業互聯網可以看做是工業領域的“升級”模式,其核心是基于全面互聯而形成數據驅動的智能,工業互聯網的主要架構是通過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
-
2018-10-29
《發展 4.0:亞太地區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分析了物聯網、大數據、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在亞太地區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在制造業、服務業、環境和教育等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還列出了亞洲各國政府可用于推動發展的政策措施。
-
2018-10-23
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交互、自主學習功能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
-
2018-09-19
世界經濟論壇周一(9月17日)發布《2018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到2022年,機器將覆蓋全球42%的工作任務,這一數字遠高于當前的29%。而在三年后的2025年,機器所占份額還將進一步增長至52%。
-
2018-07-12
6月份實現終端零售4.87萬臺,同比增長28%;1—6月累計實現終端零售25.89萬臺,同比增長21.3%——7月8日,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傳來了好消息,在實現超過兩成銷量增長的同時,這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庫存只有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