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20
技術換代.目前的機器人產業是個小產業。2013年,全球前四大機器人制造商的銷售總額約為5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50%;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預計,2014年中國共銷售約1萬多臺國產機器人。
-
2015-01-20
在傳統的低壓電器產品中,低壓接觸器本身的制造工藝并不復雜,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因此無論是其市場還是技術都已相當成熟。低壓接觸器作為低壓電器產品中的一個通用類、基礎類的產品,廣泛應用于OEM機械配套、電力、建筑/房地產、冶金、石化等行業,其興衰與國家經濟密切相關。
-
2015-01-20
東莞,工業制造業高度集聚地,2008年以來隨著人力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各方面市場因素影響,東莞制造業的發展在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一方面,企業倒閉潮涌現,另一方面,卻為有“頭腦”的企業提供了轉型機遇,工業自動化有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機器代人”被認為是東莞制造業自動化和智能化革命的開端。
-
2015-01-20
我國軸承鑄造行業工業總產值、工業產品銷售產值、利潤總額和出口額均實現了高速增長。全行業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主動壓縮了低檔、普通產品的生產,對經濟型數控軸承進行了升級換代,著力發展中高檔產品及專用產品,國產數控軸承市場不斷擴大。
-
2015-01-19
繼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互聯網新概念被炒熱后,“工業4.0”在2014年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進入2015年,“工業4.0”正加速與“兩化融合”戰略融合,在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整合邁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進程中,“工業4.0”成為起草“中國制造2025”這一舉國規劃的重要路線圖。
-
2015-01-14
在國內數控技術的應用不但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制造業成為工業化的象征,而且隨著數控機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擴大,它對國計民生的一些重要行業(IT、汽車、輕工、醫療等)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行業所需裝備的數字化已是現代發展的大趨勢。當前數控機床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
2015-01-14
2014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承壓運行,運行仍然處于下行區間。金屬加工機床新增訂單同比下降1.8%,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3%。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新增訂單同比下降2.5%,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1%;金屬成形機床新增訂單同比增長1.4%,在手訂單同比下降3.8%。
-
2015-01-13
制造商們對于降低能源成本和能源消耗的迫切渴望直接帶動大功率變頻器市場的增長。亞洲是大功率變頻器最大的市場,占整體變頻器市場42%的年收入,在預測期內仍將是大功率變頻器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
2015-01-12
日本國內市場需求卻沒有大幅提高的跡象。在市場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新興經濟體企業顯著提升,而在日本國內的企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日本的制造業正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今后應當如何實現持續發展,成為當下所要研究的問題。
-
2015-01-08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德英最先嗅到了制造業變革的氣息:分別發布了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而未來制造業的4大趨勢是:1、軟性制造;2、從“物理”到“信息”;3、從“群體”到“個體”;4、互聯制造。
-
2015-01-07
中國制造業的長期發展需要本土高端軟件的支撐。從信息安全的角度而言,尤其是涉及國防工業的制造領域,必須采用國產工業軟件。制造業發展的焦點從硬件競爭到向軟件競爭已是“智造”浪潮下的不爭事實。
-
2015-01-06
數說2014年廣東中山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2014年對于中山來說,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性的一年。圍繞“一改兩穩三確保”主線,各部門在經濟、社會、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全面鋪開工作,探索新機制、實踐新方法。立足于此,《南方日報·中山觀察》結合“大數據”新聞操作方式,以“一張圖”呈現各個部門在2014年所做的工作與所取得的成效,以數據詳解城市建設動態。
-
2014-12-12
近年來,我國制造加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在龐大的人口紅利的支撐下,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并獲得“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制造加工業也陷入了轉型困境;與此同時,如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各種扶持和刺激政策以發展本國制造業,中國制造加工業被迫需要尋求變革,以維持未來我國制造加工業的優勢,而此時“工業4.0”概念的誕生,恰恰為中國制造加工業指明了方向。
-
2014-12-10
高端裝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十二五期間,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
-
2014-12-10
日本央行周三(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制造業11月國內企業物價指數同比上漲2.7%。衡量企業之間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數據,即企業物價指數11月上升,市場預估中值為上漲2.7%。該數據10月時為較上年同期漲2.9%。整體最終商品物價,即向企業收取的成品的價格,同比上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