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22
前幾天,國務院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說從今年5月1日起,我國制造業的增值稅稅率從原來的17%降到16%。有市場機構調查和預測,未來1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1.3萬億元,而91%的制造型企業都計劃采用工業云,用工業互聯網來改造傳統企業。
-
2018-06-21
歷時8個多月的東芝半導體出售案終于塵埃落定。這被日媒視作日本半導體產業衰敗的另一標志性事件。日本半導體業曾有過黃金時代,曾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令人唏噓的興衰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
2018-06-19
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受到了制約,高端制造業升級時不我待。為找尋突破口,《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和指導意見相繼落地。
-
2018-06-14
臺灣媒體《電子時報》援引自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數據報道稱,2018年4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376億美元,較去年的總計3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2%,比上月的371億美元增長1.4%。
-
2018-06-14
IDC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支持業務實踐、產品和組織的數字化轉型(DX)的技術和服務支出預計將在2018年超過1.1萬億美元,比2017年的9580億美元增長16.8%。
-
2018-06-12
2014年,受益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行業的崛起,下游智能終端、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領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帶動半導體產業實現近兩位數增長,銷售收入達到3,358.43億美元。2015年、2016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分別為3,351.68億美元、3,389.31億美元,2015年雖較2014年稍有衰退,但于2016年實現回升,市場基本維持平穩發展態勢。
-
2018-06-12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占全球的62.8%,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在市場需求拉動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骨干企業實力大幅增強,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
2018-06-12
隨著物聯網時代到來,下游電子產品對芯片的體積要求更加苛刻,同時要求芯片的功耗越來越低, 這些都對集成電路封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進的封裝技術能夠節約 PCB 板上空間并降低集成電路功耗,將在下游電子產品需求驅動下快速發展。
-
2018-06-07
近年來,網絡強國戰略、“寬帶中國”戰略不斷深入實施,提速降費每年上一個新臺階,配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專項和863計劃等相關政策,中國通信市場充滿活力,逐漸成為全球創新技術應用和普及的第一站。
-
2018-06-06
5月全球制造業PMI錄得53.1,低于上個月的53.5;相較于一季度的平均值(54)二季度前兩個月均值(53.3)出現下滑。
-
2018-06-05
工信部近日透露,武漢、杭州、上海、廣州、蘇州等五個城市成為中國移動首批5G試點城市。據規劃,年底前,武漢將建超100個5G試點站,并完成5G實驗網建設和測試工作,明年實現軍運會5G商用。
-
2018-06-05
新能源車:CATL獲IPO批文,新能源車加速駛入賽道。本周五(18日),證監會公告核準了寧德時代在創業板的首發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其募資額縮水至60億元以下。按照不低于10%的新發股份數要求測算,上市當天的市值預計在500-600億元之間。
-
2018-06-05
從我國制造業的增加值情況來看,2010-2016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但是增速越發趨于平緩。2017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為27.9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
-
2018-06-05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包括邊緣、平臺(工業PaaS)、應用三大核心層級。
-
2018-06-04
日本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在制造業的一些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日本甚至強過美國。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一個叫瀨口清之的曾說,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其他國家在技術上能勝過日本和德國。即使是美國,如果當真和日本競爭的話,在制造業領域美國幾乎沒有勝算。那么,日本制造到底哪些方面比美國強?在中國準備發力的高端制造領域,中國和日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