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08
2018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為87.4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62.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18.4億美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6.7億美元。
-
2018-12-17
亞太機器視覺技術市場將從2018年的46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73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9.7%。其中,中國、日本和印度是主要的市場,在亞太市場中占據著主要市場份額。
-
2018-11-22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近三年人工智能的投資也非常火熱。本文宏觀層面上對我國當前的人工智能產業鏈進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基本特征。
-
2018-11-08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2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達到80.2億元,同比增長166%,預計未來三年我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
2018-10-15
Rethink Robotics 這家波士頓公司2008年創立,以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器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前任主任 Rodney Brooks 所成立,挾帶 MIT 光環,這家公司新創之初就鎖定開發低成本的協作型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有兩大特點,一是讓其他員工能跟機器在同一個環境工作,而不會受傷,二是能讓不會編程的員工也能簡單的設定操作,學習技能。
-
2017-08-23
食品行業對透明阻隔包裝薄膜的需求占據了該市場57.4%的份額。目前生物可降解薄膜市場正不斷增長。透明阻隔包裝薄膜是一種基于不同的應用,由不同類型的聚合物組成的包裝薄膜。全球食品行業是推動該薄膜市場需求的最大因素,占據了57.4%的市場份額。
-
2017-06-09
驅動系統方面國產機器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能夠和控制系統形成一體化的設計和實現,做驅動的賣驅動給機器人廠家,機器人廠家控制器往往也是買來的,從驅動、控制一體化設計的角度,很多控制通道和數學模型難以實現。這不是控制設備和驅動設備本身的問題,是控制方法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軟件方面的。仍然歸結為軟件問題
-
2016-07-11
智能制造是我國實現制造業強國的核心戰略選擇,會是中長期的重要投資方向,“十三五”期間需求旺盛。智能制造領域投資的熱點會集中在汽車及零部件、3C電子、包裝、物流自動化這4個行業的底層設備(核心部件、通用設備、系統集成)層面。
-
2016-06-14
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的主力軍,雖然產業規模不大,但其研發、制造、應用各個環節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雖然已有部分企業在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研制方面取得進展,但是技術方面與國外仍然存在差距。
-
2016-06-12
中國制造業市場無疑更像是還處在概念炒作階段,企業對這些智能科技應用積極性不高。中國工業企業的智能制造潛力如何進一步激發?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艾家瑞在深入研究中國企業運營轉型、制造業戰略、等問題的基礎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
2016-05-17
2016年1至4月份,新型交通運輸設備、高端電子信息產品和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等新產品產量迅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2.5%,工業機器人增長24.7%,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光纖、光纜、光電子器件、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自動售貨機售票機、安全自動化監控設備等產品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
-
2016-05-10
消費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紡織業和醫藥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1.9%、16.2%、11.4%和12.1%。
-
2016-04-22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推廣呈現爆發之勢:新能源汽車未來三年超100%增長,將是伺服系統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高增長:根據IFR數據,預計未來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仍將維持30%以上的增長,伺服系統作為工業機器人的核心,將隨工業機器人的高速增長將激發大量需求。
-
2016-04-01
消費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紡織業和醫藥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23.5%、23.8%、13.5%和10.2%。
-
2016-03-25
從制造業的體量上,我國目前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但是,我國在制造業自動化方面起步較晚。就機床的數控化率而言,2012年中國生產的機床數控化率僅為25%,接近日本1988年的水平,而日本2012年的機床數控化率已達到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