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13
《國家公路網規劃》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功能完備、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公路網,形成多中心網絡化路網格局,實現國際省際互聯互通、城市群間多路連通、城市群城際便捷暢通、地級城市高速暢達、縣級節點全面覆蓋、沿邊沿海公路連續貫通。
-
2022-07-13
《通知》提出,利用5年時間,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共性問題,新增布局30個左右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和100個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動建設一批校企創新聯合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聯合部署一批協同攻關任務,
-
2022-06-07
深圳日前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重要政策文件,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即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穩住制造業基本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
2019-12-27
依托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繼續推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持續推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及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
2019-05-17
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并指出要落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動態完善標準體系;系統布局技術領域,加快重點標準制修訂;以及履行國際協調職責,加強標準交流與合作。
-
2018-06-20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將取消或放寬種業等農業領域,煤炭、非金屬礦等采礦業領域,汽車、船舶、飛機等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通知》從六個方面提出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政策措施。
-
2016-12-09
工信部發布了國家《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表示,當前,智能制造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的重要發展趨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制訂智能制造的相關政策,將智能制造作為產業變革和發展的方向。
-
2016-09-13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 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這不但是中國在智能交通框架體系和近期實施方案方面的首部重要國家文件,而且就智能技術,特別是以“互聯網+”為特色的智能技術而言,這也是世界各國政府中的第一份綜合、具體的總體框架和實施方案。
-
2016-04-14
正是春暖花開時,中國經濟迎來“開門紅”。投資增速有所回升、出口逐月回穩向好、制造業出現積極變化、新登記企業較快增長……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單傳遞給國人信心的同時,也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經濟的客觀評價提供了注腳。在該組織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認為中國推出的經濟轉型措施見成效。
-
2016-03-07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有許多短板,產業亟須改造升級,有效投資仍有很大空間。今年將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
-
2016-02-23
2025年我國將成綠色智能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引領者。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近日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以下簡稱《路線圖》)。《路線圖》包括10大重點領域、23個重點方向。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陳山枝分別就路線圖的相關重點領域進行了解讀。
-
2016-01-28
在人口減少及少子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的情況下,日本政府為通過靈活運用機器人實現本國的經濟增長,匯總了有關機器人產業的新戰略。
-
2015-12-07
要解決一個自主創新與進一步開放的問題,我們想方向很明確,凡是在新能源、智能駕駛發展上,帶來新技術,大家合作共享,這個模式是方向。簡單的把低端產能轉移到中國來,這條路也不通了。
-
2014-01-02
工信部裝[2013]511號。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對于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