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上市”又有新思路
3月16日,細雨菲菲,乍暖還寒。
因為客戶一個臨時電話,湖南中郵
物流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就從位于火車站附近的辦公室趕赴星沙。“沒辦法,業務第一。”
據了解,湖南中郵物流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過億元,今年的目標則是翻一番,壓力可想而知。“EMS(郵政速遞)與物流的確有望合并,但這只會暫時在國家局層面上進行,至于湖南省的EMS公司與中郵物流公司,即使在合并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將會仍以兩個獨立事業部的形式運營。”
在無法預測合并前景時,盤算眼前的飯碗才是最現實的問題。
合并推動改革
“EMS與中郵物流合并”一事進入新年來,一直是業界的焦點話題。
湖南中郵物流有限公司的這位負責人證實,“EMS與中郵物流合并”確有其事,“該消息也是不久前才明朗。”據介紹,國家郵政局計劃在年內重組速遞物流業務,先將國家局層面的速遞和物流機構進行整合,組建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總公司。
其實,“EMS與中郵物流合并”的說法早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郵政局長座談會就已初顯端倪。
國家郵政局局長劉安東在布置2005年六項主要工作時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地重組速遞物流業務”。
EMS與中郵物流,兩者合并后,將利用郵政的網絡優勢,通過內部資源整合,力圖在國內物流市場上分得更大一杯羹;而作為郵政內部高效、成長性的主要業務,兩者的合并將為郵政改革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據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財政部、信產部、國家郵政總局三部委聯合制定的我國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批復。國家發改委已經公開表示,方案將于今年內適時推出,并將其列入了今年的工作重點。
上市新思路
EMS與中郵物流的合并還有另外一個現實的緊迫目的。
“合并最終是為了實現郵政上市的目的。”湖南中郵物流有限公司這位負責人表示。這種說法,在郵政系統內部流傳甚廣。
以上市為契機,對全行業進行改革重組,打破政企合一體制,是國家郵政局高層多年來的心愿,也是近兩年來傳媒關注的焦點。
早前有消息披露,郵政上市大約有四種方式正在考慮中,一是郵政整體上市;二是整體重組、切塊上市;三是業務分拆、專業上市;四是切塊與專業結合上市。
但如果按照第一種方案整體上市,郵政系統內西部各局負擔沉重,尚不具備條件;況且連利潤率較高的中國移動都沒有采用整體上市的方案,郵政整體上市的難度更大。
外界一度比較看好的是第二種方案:即整體重組,切塊上市。也就是說,拿出部分條件較好的省份先上市。不過,這一方案也有問題,因為郵政是“全程全網”,一個省的利潤是不能單獨產生的。
第四種方案是切塊與專業結合。由于太過復雜,這一方案普遍不被看好。
第三種方案就是專業上市。此前,有投資公司提出將郵政EMS(速遞)上市。但集中的反對意見是,專業沒有分拆,EMS與其他業務都是交叉作業,如何計算利潤?
在郵政的幾大業務中,EMS與中郵物流是網絡交叉程度最高且利潤較好的兩塊主要業務,如果重組合并后,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強勢業務板塊,相對容易吸引投資者。
以中郵物流總公司為例,注冊資金1億元,擁有4.6萬余輛
汽車、481輛火車郵廂、10架飛機以及遍及全國的201個處理中心和5.7萬個營業網點。
但郵政上市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政企合一的體制問題。如何通過推動上市打破政企合一和通過打破政企合一為上市創造條件,這是擺在郵政面前的兩難命題。
省級公司變身事業部
不過,對于EMS與中郵物流合并,郵政系統上下均保持了一種謹慎的樂觀態度。
據了解,湖南郵政速遞公司(EMS)去年的營業收入差不多是湖南中郵物流公司的2倍。“我們的目標任務是翻番,即使在國家局層面合并后,湖南EMS與湖南中郵物流也會以兩個獨立事業部的形式運作,各項考核目標都會分開進行。”湖南中郵物流這位資深人士表示。
按照計劃,2005年全國EMS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0%以上,業務量要力爭比上年增長15%以上;全力推進大中城市的區域速遞業務發展,逐步擴大特大城市的同城速遞市場份額。
對于中郵物流的要求則是,通過強化物流運作體系和平臺建設、拓展一體化物流市場、積極發展貨運代理業務,盡快把業務規模做大,推動業務的快速發展。
劉安東在全國郵政局長座談會上指出:“速遞和物流業務要加強相互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
合并之后,這個問題至少在理論層面上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