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人會懷疑,中國高鐵業百年難遇的盛世就在眼前。
然而,盛世也引發了國內各巨頭鏖兵高鐵市場。其中,以國內兩大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中國南車集團(下稱南車)和中國北車集團(下稱北車)的競爭最為激烈。
1月4日,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將南車、北車合并正成為一個央企重組的新課題。
南車一位高層對記者表示,2010年,國資委、鐵道部等相關部門提出了將南車與北車合并,目前正在醞釀和論證該問題。
但上述高層對本報記者表示,鐵道部和發改委就南車、北車合并存在不同意見。
記者從國資委獲悉,“十二五”期間,國資委除了繼續推動將122家央企縮減至100家以內的任務,還要在此基礎上打造30-50家“精品”央企。而南車集團被國資委列為打造“精品”央企的目標范圍。
南車、北車合并計劃重啟動
早在2003年國資委提出將央企整合至100家以內的目標,市場就傳出了南車、北車合并的消息,但該消息一直未獲證實。
據記者了解,南車、北車原本隸屬于鐵道部,2000年,原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被分拆為中國南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南車前身)和中國北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北車前身),并劃歸國資委管理,南車、北車兩大集團因此成為獨立的競爭對手,業務按地域劃分,南方的企業劃歸南車,北方的企業劃歸北車。
然而,北車2008年7月成立北車股份,并在2009年12月在A股上市,南車則在2008年8月實現“A+H”模式的整體上市,南車、北車合并計劃被市場看空。
由于南車、北車實力勢均力敵,從而形成了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雙寡頭”,兩者在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競爭也格外激烈。
南車、北車資產實力相差不大。據本報記者了解,南車已提出在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500億元的目標,北車2015年的營業收入目標則是1400億元。
2010年,北車主動打破了當初行政規劃的“南北分治”格局,先后進入上海、福建、昆明等地區,而這些都是南車的傳統地盤。
南車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實際上,國資委一直在推動南車、北車合并,只是隨著兩家公司均在發展壯大,國資委苦于沒有整合機會,南車、北車合并計劃也就“被擱置,但沒有被放棄”。
2010年8月,王勇接任李榮融擔任國資委主任后,南車、北車合并計劃重啟。
知情人士表示,王勇到任后,開了一個央企重組會議,調整了“央企重組至100家以內”的具體執行方案,其中,南車、北車合并被列為一個新課題,并對兩家企業寄予“大而強”的厚望。
暗戰
2010年12月31日,南車集團總裁鄭昌泓對本報記者表示,南車、北車不但業務重合度很高,在股票市場上,也一直是“他降我也降,他升我也升”。
由于南車、北車業務幾乎一致,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外市場,雙方競爭關系明顯,甚至存在惡性競爭。
例如,在融資計劃上,雙方已開始暗自較勁。
去年,北車方面在募資公告中表示,“此次募投項目投產將推動公司分享鐵路運輸設備業快速增長期,未來3年年均增速30%,年收入翻番。”
2010年11月20日,南車董事長趙小剛在公開場合表示,預計中國南車未來幾年業績增長速度不會低于過去的年增長20%,并爭取能夠快于首發已過會的競爭對手中國北車進行再融資。
上述南車高層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各地輕軌項目實行招標制,南車和北車幾乎不可避免正面交鋒,“我去造一個高鐵,他也會去造一個,不管合不合理”。
南車和北車的競爭在海外業務方面尤為明顯。本報記者獲悉,在土耳其的一個機車招標項目上,北車刻意壓低南車的投標價格,最終導致該項目被一家韓國公司搶走。
記者還了解到,鐵道部曾嚴厲批評北車在海外高鐵市場的惡性壓價行為。
“北車的惡性壓價,把該項目的投標環境都搞壞了,也把中國人的信譽搞沒了,這是很危險的事情。”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南車集團的一位管理人士也對本報記者坦言,雙方的競爭是“讓人非常難受的”。后來,鐵道部對南車、北車的海外市場進行了重新劃分,例如,俄羅斯的市場歸北車去投標,中東歸南車。
#page#
合并之難
不過,南車、北車遲遲不能推進合并計劃自有難處。上述南車高層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家公司合并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也是國資委和鐵道部支持二者合并的目的,即南車、北車合并后,會減少惡性競爭,也會避免資源浪費,尤其是海外業務方面,可以形成一個拳頭。
但北車、南車一旦合并,將遭到下游客戶的反對,這也是國家發改委反對二者合并的理由——南車、北車合并后,將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形成新的壟斷。
“特別是在各個城市的輕軌地鐵,以前南車、北車各3家公司投標,合并后,一家集團要協調6家子公司,由一個領導人做主,就形成了新的壟斷。”南車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上述南車高層表示,南車內部對合并持支持態度,因為兩家公司合并后,必定形成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全球老大,可以減少很多資源浪費。
然而,在南車、北車“雙寡頭”的局勢下,用何種模式將二者合并,在央企重組史上,尚無先例,這也是國資委正在研究的重組課題。
此外,北車上市公司也正在逐步收購旗下軌道交通裝備業務資產,從而實施主營業務整體上市。
北車實現主營業務整體上市后,國資委如何在資本市場整合兩家整體上市公司,也是一個難題。因為,按照國資委的計劃,央企整體上市后,將去掉集團公司這一殼公司。
南車內部人士對記者感嘆,南車、北車合并,從理論上說,“是再也應該不過的事情”,但從操作上說,“在現有體制下,也是非常復雜的事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本周,霍尼韋爾和聯合技術正在商討合并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如果雙方合并成功,將造就一個年營收近千億美元、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的產業巨頭。
國家核電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合并事宜已取得重大突破,兩家合并已成定局,不過目前具體方案尚在制定中。中國核電格局即將發生新變化,三分天下格局最終顯現。
合并后新公司同時承繼及承接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合并后新公司中文名稱擬更改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中國中車”,最終名稱將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香港公司注冊處核準登記的信息為準。
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近來頻頻的停牌籌備重要事宜,南北車的合并的呼聲甚囂塵上,這背后的推動者為中國政府。政府推動南北車合并主要是基于實現其政治的效用最大化,但是,政治效用和經濟效用的最大化并不統一。
河北鋼鐵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唐鋼股份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邯鄲鋼鐵、承德釩鈦的議案,終于走完了政府審批程序的最后一步。
日本國內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芯片制造商瑞薩科技和NEC電子27日宣布,雙方將在2010年4月正式合并。 據此間媒體報道,瑞薩科技和NEC電子定于今年7月簽署合并協議,出資比例將在今后確定。 &nb
年產鋼400萬噸的長治鋼鐵廠即將成為首都鋼鐵廠的全資子公司。 截止到2009年3月9日,雙方的談判十分順利,已完成90%的進度,最快在5月份,長治鋼鐵廠即可易幟。 3月7日下午,在全國“兩會”間隙,山西省省長王君在北京會見了首鋼董事長朱繼民。雙方對合作都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表示會全力促成此事。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旗下的中國速遞服務公司(俗稱“EMS”)和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郵物流”)即將合二為一,組建“有限多元化”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3年前,EMS和中郵物流在行政力量推動下曾試圖合并,但最終流產。如今的這次整合同樣由行政主導,但比上次更為急迫,重要原因是國務院領導下半
近日發布2015年中國500強排行榜,涉獵經營自動化設備企業有三家上榜百強,他們分別是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南車集團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隨著世界排名前兩位的軌道交通裝備的制造商——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合并的塵埃落定,中國中車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也意味著,國企合并已經站在新一輪整合重組的風口,并在中國市場上愈演愈烈。
由于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A、H股合并均已實施完成,根據方案,合并后新公司將采用新的公司名稱。公司已于6月1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變更后的公司名稱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中國中車”。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鐵路公司計劃在中國采購列車。德鐵估計,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的產能和供應能力將會迅速提升,未來將可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半壁江山。
中國南車與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在德國聯合成立了中德軌道交通技術(德累斯頓)聯合研發中心。
繼中國銀行業成功躋身世界規模最大銀行群體后,中國制造業也奮起直追。目前,即將完成合并的中國北車與中國南車的總市值已經超越了波音公司和西門子。
中國南車研制的世界功率最大的3000馬力油電混合動力機車和5000馬力雙燃料內燃機車在中國南車資陽公司面世。
一列裝載8編組動車組將在南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南車電機公司)研發制造的核心動力牽引下駛離貴陽北站,直奔羊城——廣州。編號為2631的CRH2A型時速250公里動車組列車承載D211次旅客運輸任務,標志著連接黔桂粵三省大地的高鐵樞紐正式開通。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鐵路公司計劃在中國采購列車。德鐵估計,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的產能和供應能力將會迅速提升,未來將可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半壁江山。
繼中國銀行業成功躋身世界規模最大銀行群體后,中國制造業也奮起直追。目前,即將完成合并的中國北車與中國南車的總市值已經超越了波音公司和西門子。
1月26日,中國北車發布公告稱,中國北車所屬的北車(美國)公司已經與美國馬薩諸塞州海灣交通管理局(MBTA)簽訂了出口美國波士頓紅橙線地鐵項目合同,總金額約為人民幣41.18億元。
我國重再運輸技術起步較晚,而在這方面美國一直領先。近日,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在經歷8個月的時間后,最新研發的鐵路30噸軸重重載綜合試驗獲得成功,標志著我國重載鐵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11月25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與馬來西亞ERL機場快線運營公司代表簽約后交換文件。當日,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ERL機場快線運營公司簽訂了出售6組4節列車的合同。
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與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投資55億元在成都新津縣建設中國北車成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
中國北車永濟電機公司以其研制的3300V IGBT器件產品,日前中標國家智能電網項目,成為我國首個高壓大功率IGBT產品批量進入國家電網系統的企業。
中國北車連續三年位居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世界冠軍,這是亞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首次實現全球三連冠。
7445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