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顯示,為引導和規范鋼鐵企業的重大兼并重組行為,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條例》,并有望近期出臺。
7月17日,畢馬威中國發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鋼鐵工業》的分析報告,該報告表示"當前的金融危機在給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造成巨大阻力的同時,也將成為加速這個行業并購重組的新機遇。"畢馬威中國工業市場主管合伙人馮育勤說。
畢馬威中國鋼鐵工業主管合伙人高智緯告訴記者,鋼鐵業在我國是其中重要的技術產業,本身產業的發展對其他相關產業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包括房地產、汽車、造船,以及工業等等。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我相信這是中國鋼鐵企業走出去的一個好時機。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鋼鐵生產企業數目眾多,全國現有粗鋼生產企業超過500家,平均規模不足100萬噸,排名前5位企業的鋼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28.5%,而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排名前4位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為60~70%以上。
我國鋼鐵產業長期以來,受體制、機制和政策滯后等因素制約,鋼鐵企業兼并重組進展緩慢。在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鋼鐵產能總體過剩的背景下,通過兼并重組優化鋼鐵產業組織結構,已成為實現鋼鐵產業振興的當務之急。
十幾年來,鋼鐵業重組頻繁。比如,武鋼、柳鋼聯手組建廣西鋼鐵集團,唐鋼、邯鋼聯合重組河北鋼鐵集團,今年3月,寶鋼集團與杭州鋼鐵集團簽署重組寧波鋼鐵協議,寶鋼投資20.214億元取得寧波鋼鐵56.15%的控股權......
目前國內鋼鐵企業競爭格局已基本形成:華東地區以寶鋼集團為龍頭,東北地區以鞍本集團為龍頭,華北地區以河北鋼鐵集團為龍頭,中西南地區以武鋼集團為龍頭。畢馬威中國鋼鐵工業主管合伙人高智緯告訴記者,由于我國中國鋼鐵大型企業在成果轉化、軟件發展、系統集成、節能減排等等方面,跟歐美企業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金融危機是我國的鋼鐵企業有機會走出去,進行并購以獲得一些技術和市場的好時機。
這份《金融危機下的中國鋼鐵工業》報告還認為,重整之后的中國鋼鐵產業布局將集中在中國由北至南的海岸線上。鞍鋼遼寧鲅魚圈基地、首鋼河北曹妃甸鋼鐵基地、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和武鋼防城港鋼協基地組成了這條鋼鐵產能集中線。"而政府在行政推動之外,也給鋼鐵企業并購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手段。"高智緯表示,"比如一些商業銀行已經開展了并購貸款業務。"
顯然,金融危機加劇了中國鋼鐵業并購重組的趨勢。此外,該報告還指出,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國內市場同比正常鋼鐵消費減少了約2000萬噸左右,其中約2/3是由于工業生產用量減少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