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普:認清形勢,鐵礦石談判才能雙贏
發布時間:2010-02-05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產業分析
人瀏覽
伴隨去年10月開始的中國這輪持續了兩個多月的高庫存狀態下的鋼材價格上漲,進口鐵礦石價格也像長了翅膀,進口到岸價格從不到700元/噸,已經突破1000元。印度現貨礦到岸價格一度升到135美元/噸。伴隨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看著鐵礦石現貨進口價格走勢曲線的直線上升,國際一些大基金的研究機構紛紛修改自己原來的預測。提高了原來對鐵礦上談判價格上漲20%的預期。高盛1月18日預測鐵礦石談判協議價格要上漲35%,不久美林公司就將漲幅預測提高到50%。一時間,鋼材和鐵礦石價格的上漲趨勢改變了許多人對鐵礦石談判價格的預期。甚至改變了包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自己原來對鐵礦石價格漲幅20%的預期。
然而鋼材市場的好景不長。進入今年一月下旬,由于高庫存的壓力,中國鋼材市場價格緩緩回落。這次鋼材價格回落反映了中國鋼材市場價格低谷震蕩的真實特征,也是鋼材市場價格低谷中的合理回歸。讓更多的人看清了中國鋼材市場演變的真正大走勢。正是這個原因,對鐵礦石談判雙方代表和那些大基金的預測機構都是一幅清醒劑。受中國鋼材價格回落影響,鐵礦石現貨進口價格也出現了回落趨勢。印度現貨礦價格已經低于130美元/噸。仍高于國內鐵礦石市場價格。中國鋼鐵企業,特別是民營鋼鐵企業已經面臨很大的成本壓力。這就決定了現貨進口價格還有進一步回落的趨勢。美林、瑞銀預測中國上半年無論鋼產量和價格都會走高的預測已經脫離了目前中國鋼材市場的實際。如果鐵礦石協議價格真的上漲35-50%,在鋼材價格繼續回落走勢中,中國許多鋼鐵企業將陷入經營困難的險境。
當前國際鋼鐵市場形勢十分復雜。但是未來的趨勢卻十分明顯。認清全球鋼鐵市場形勢,才能做出正確的鐵礦石談判預期。這不僅有利于鐵礦石談判回歸理性,也有利于維護2010年處在恢復期的世界鋼鐵市場和世界經濟。
2009年全球經濟陷入危機的低谷,除了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經濟提前走出低谷,鋼鐵需求在投資拉動下出現大幅增長的趨勢。世界鋼鐵企業仍然在金融危機低谷壓力下艱難的博弈。其中歐盟2009年粗鋼產量同比減少了29.7%、美國同比減少了36.4%,日本也減產25%。盡管去年四季度以來國際鋼鐵業產量恢復性回升較快,但這相當成分是代替去庫存化和補充低庫存。實際需求增長很慢。盡管歐盟提出要到2季度產量才能恢復到危機前,但經濟和鋼材需求恢復到危機前至少要到3-4季度。
很顯然世界經濟和世界鋼鐵業并沒有完全從危機的低谷中走出來。需求和價格的低迷仍籠罩著國際鋼鐵市場。受國內產量居高不下和出口低迷影響,中國和世界鋼材市場價格走勢至少今年上半年仍將延續在低谷中震蕩的大趨勢。這不僅制約鋼材市場的價格,也制約鐵礦石的價格。最近瑞典原材料集團(RMG)預測,2010年歐洲鐵礦石長協價將上漲5%~15%。路透社2月1日轉發的咨詢公司Raw Materials Group預測表示,鐵礦石基準價格今年料將上升10-15%,需求較去年僅恢復性增長10%左右。反映的就是這一國際鋼鐵市場背景形勢。這一清醒的漲幅預測遠低于其它研究機構對亞洲鐵礦石長協價預期35-50%的漲幅。
受投資拉動影響,中國2009年鋼產量增加6500萬噸。影響鐵礦石進口達到6.28億噸,比2008年的4.4億噸,增加了近1.9億噸。這里雖然有國內需求大幅增長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去年國際鐵礦石需求大幅減少,國際市場價格低,導致國內許多礦山減產或停產。一些鋼鐵企業利用這個機會大量進口低價鐵礦石。今年我國投資增幅預計達到25%左右。投資拉動型經濟的基本態勢會延續2010年。影響我國鋼材消費會增加5000萬噸。但是目前國內市場3000萬噸的庫存增加風險亟待緩解。實際上新增產量需求仍是變數。目前進口鐵礦石價格已經高于國內市場鐵礦石價格。會刺激國內礦山恢復和增加生產。因此,2010年國內鐵礦市場的供需矛盾遠不如去年明顯。
經歷了連續兩年投資拉動影響,中國鋼材需求已經接近飽和點。從2011年開始,中國年度鋼材需求變化將歷史性地進入高消費、低增長時期。每年3-4千萬噸鐵礦石需求增長,不僅國內礦山能夠通過增產來滿足,而且中國鋼鐵企業多途徑進口鐵礦石的努力會大幅度減輕鐵礦石談判的壓力。如果2010年鐵礦石談判中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不能從冷戰怪卷中走出來,2010年的鐵礦石談判不能為雙方建立長期合作奠定一些基礎,用不了2-3年,隨著中國鋼材需求歷史性的進入高消費、低增長時期,鋼鐵企業”農村包圍城市的”國際產業鏈戰略就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