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深圳EVS25世界電動車大會上,以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出現的國內外各大廠商的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混合動力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人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給了正在迅速崛起的純電動車。零排放、高效率、動力強等優勢令純電動車的未來是如此的光明,而世界電動車大會則給了我們近距離接觸未來的難得機會!
智捷MPV EV+
雖然由于種種原因試駕體驗被全面禁止,因此試乘就成了體驗未來技術、零距離感受電動車的唯一機會。并且由于排隊等候試乘電動車的人群過于眾多,編輯花了一整天時間排隊,也只體驗到消費者關注度最高的優秀電動車型。首先體驗的是近期非常熱門的東風裕隆Luxgen納智捷MPV EV+,該車的最大特點就是采用了業界最大功率180kW的電動機作為動力來源,為了滿足350km的續航能力,地板下巨大的電池也讓其自重達到了兩噸左右。
納智捷MPV分為七座版和四座版(CEO),主要區別集中在舒適度配置上,動力系統則完全一致。試駕路段距離有限,全程也不足1km,車輛無法施展100%性能,但是得益于電動機0rpm以上就能提供超高扭矩甚至最大扭矩的特點,自重巨大的納智捷MPV在四人乘坐的情況下,依舊輕盈得像燕子一般。
車輛靜止時會有微弱的電流聲,并不如想象般寧靜,一方面是因為空調等設備讓然需要電動機驅動,另一方面也因為電動車過于靜音而回影響行人對車輛接近完全沒有感覺,需要人為制造一些低噪來增加注意力。
車輛啟動后路噪、風噪逐漸增強,但依舊可以用寧靜來形容。動力響應非常迅猛,絕非內燃機所能匹及,即使是輕點“油門”踏板,提速推背感就已經很強,喜歡激烈駕駛風格的人們也許會非常滿意它的形式表現,若是小心謹慎型駕駛風格的人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沃藍達
惜別納智捷MPV EV+后,通用雪佛蘭Volt沃藍達載著我又一次出發,駕駛沃藍達的女工作人員顯然是前面提到的小心謹慎型選手,謹小慎微的駕駛風格讓坐在副駕駛座的我替她著急,恐怕用“肉”來形容都不能夠。
雖然沃藍達在驅動形式上還存在是否應該歸類于EV的爭論,但是編輯認為沃藍達完全應該歸類在EV即純電動車的行列中來,沃藍達的增程式功能設計能夠在電池續航里程用盡之后啟動車載發動機來進行發電,而不是直接驅動,所以根本來講它這時仍然是純電力驅動,質疑的人們難道就沒有想過,通過充電座輸入的電能也許就是火力發電而來的嗎?
在純電動狀態下,沃藍達具備64km,并通過車載發動機持續供電續航480km,日常城市交通上班路程,64km完全夠用。沃藍達的電動機額定功率為111kW,額定扭矩為370Nm,功率上不必之前的納智捷MPV,但是輕巧的車身以及更緊湊的結構讓沃藍達的運動潛質不容忽視。
相比納智捷MPV EV+,沃藍達帶給我的幾乎是絕對的寧靜,出色的密封及隔音隔離掉了絕大多數路噪及風噪,沒有絲毫感覺到電動機運轉時的電流聲音。
駕駛沃藍達的女士那種過于溫和的駕駛方式無法發揮車輛動力性能上的優勢,卻給了我足夠觀察它的機會。源自通用最新設計理念的內飾風格,借助白色塑料飾板顯得更加具有未來感,中控臺大屏幕上用來體現車輛運行信息的大屏幕,能夠以炫麗而直觀的動畫演示出整個系統能量釋放、回收以及充電情況。
預計將于2011年7月上市的Volt沃藍達,也將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增程式純電動車之一。并且因為自身具備自發電增程的特性,沃藍達對于快速充電設備的依賴性遠小于只依靠插電式充電來實現能量補給的純電動車。
“陸地方舟”
除此之外編輯還試乘了國內廠家“陸地方舟”改造生產的純電動車型,技術實現不及上面的車型復雜,但是簡單就意味著低成本、易普及。僅僅是去掉傳統的發動機,替換成大功率電動機,駕駛室底板鋪上一層鋰電池即可。甚至手動式變速器以及離合器都得以保留,正常駕駛除了1擋起步時由于電動機不會轉動而無需踩離合器即能實現入擋之外,行駛起來與內燃機車型無異,唯一的區別是更加安靜、更加迅猛,幾乎每次都是撓地起步。
其他的具備成熟造車經驗的廠商也紛紛帶來了自己的新能源車型,奇瑞的M1 EV甚至已經正式上市并公布售價,比亞迪、榮威、眾泰、中華等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也即將出現在市場上。
隨著不久后國家電動車行業標準的出臺,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電動車,日趨擁堵的城市道路也成為電動車市場前景的曙光。深圳EVS25世界電動車大會還在深圳會展中心繼續舉行,也希望更多的網友能夠親身去體驗電動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