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發布的“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家有時或經常出現各種不同的不良情緒,其中,“煩燥易怒”的占70.5%,“疲憊不堪”的占62.7%,“心情沮喪”的占37.6%,“疑慮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強”的占28.6%,“悲觀失望”的占16.5%。中國企業家是代表國內一個具有較強能力與財力的富裕群體,他們衣著光鮮,品味時尚,所到之處似乎都是可以給某一些人群帶來福音的人物。他們超出一般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從以上的調查報告卻可以看出,這些并沒有給個人的精神和情緒帶來愉悅,而責任與壓力反而使他們比常人更加痛苦。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言:“諸臣未起朕先起,諸臣已睡朕未睡。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尺猶擁被”,做皇帝的也在羨慕一個江南晚起老翁的閑適。對權力和財富的擁有和追逐,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與壓力。選擇了做企業家,便意味著選擇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結伴而行,當自我高壓超過本人所能承受的心理極限時,他們就會面臨墜入深淵的危險——陷入膨脹、憂郁、困惑、偏執、多疑,乃至信仰洪荒。2011年5月23日凌晨,一位老人從23層高樓墜落死亡,人們驚訝地發現,自殺者竟然是公司剛在深交所上市的萬昌科技(002581)董事長高慶昌。距此三天前,浙江商人盧立強在臺州臨海靈湖公園溺水身亡,盧是臺州最大的鋼結構生產企業之一的珠光集團浙江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在一個月的前一天,身家數十億、極富傳奇色彩的包頭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以自焚的方式結束了44歲的生命……高慶昌、盧立強、金利斌等選擇自殺結束生命的企業家讓我們看到信仰洪荒下精神家園的脆弱。 新一輪的中小企業倒閉潮不期而至,高利貸逼債的身影無處不在,來自于各行業的友人均表示:去年一年忙得訂單做不過來,而今年已冷清得有點慘淡。來自于自動化制造企業的反饋是各大小企業已全面收緊資本投放,進行裁員和限招……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員工可能面臨失業或是降薪的壓力,而身處其中的企業家則不僅是減少收入那么簡單的事情,他們將可能會心力交瘁地思考、應對……面對一個個奮斗不息的企業家,很多人只會關心你飛得高不高,而忽略了你飛得累不累。商場如戰場,今天,我想請忙碌的您坐下來,談談商場之外關注內在精神的話題。 做回誠信的自己 我相信每一個在商場上成功的企業家都曾是依靠著個人誠信的魅力換取了別人的信任,繼而獲得了投資和訂單,并依靠誠信的經營保證了產品的貨真價實,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從而開始走上企業規模化發展的道路。于是人們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代表著誠信的質量與承諾。人的不安從何時開始?——謊言。那個被利益沖昏頭腦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達芬奇”老總如果只是乖乖出售東莞家俱商提供的質量可靠的家俱,她會高枕無憂的發著小財,而從她開始冒充進口達芬奇品牌開始,雖然發著橫財,可畢竟終究是惶惶不可終日,直到謊言被揭穿才能安心。近日通號集團總經理在高鐵事故發生一個月以后突發心臟病去世了,通號集團在向高鐵系統提供的信號系統是否是先進的,是否是合格的,是否是……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終導致三十多條生命因此失去,其所受良心譴責和來自社會的壓力在這一個月以來他承受了太多。“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從來都不要以為無視或喪失做人做事的誠信,換取碩大利益之后大家可以彈冠相慶,粉飾太平。孔子云: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做坦坦蕩蕩的君子,安享內心平靜的幸福,這是誠信帶來的。而喪失誠信的人,如捧著金碗吃飯的乞丐,沒有人文素質將不會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地位。 經濟危機還沒有走遠,又一輪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跡象表明我們企業又可能面臨一個生存的寒冬,在每一個危機到來時,各行業企業都會進行一輪新的優勝劣汰,這個裁判者不是某個組織或個人,而是消費者。一個剛起步發展的企業目標是發展成為大企業,一個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