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假冒工控軟件網絡銷售再次引起工業市場關注。北京法制日報對盜版工控軟件銷售進行了詳細的報道,除了披露販賣盜版工業軟件的前后供應鏈,生產制作過程,還揭露工控市場里,不少企業生產單位傾向購買盜版工業軟件。浙江省嘉定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探長孫乾仁提到,此次案件共查處11家網上商鋪在賣低于正版軟件價格的盜版工業軟件。由一斑窺全豹,盜版工業產品市場可謂是風生水起!
盜版工業軟件市場風生水起
由于盜版軟件比正版軟件較低的價格走向市場,甚得某些制造商的青睞,可謂知假買假!購買的情況分為三種,一類是受公司委托去采購工控軟件的業務員,他們買來假軟件,再以正版價格報銷,獲取差價;一類是承接項目的企業;另一類是企業明知是假的,但買來用于搞研究。如上海一家企業項目組負責人沈某正在負責一個鋼爐項目,鋼爐控制需要用到工控軟件,但項目甲方某大型煉鋼集團一方面把價錢壓低,另一方面并不在乎軟件質量,根據很低的預算,項目組購買了盜版軟件。這種情況屬于上述的第二種情況,而在市場上也存在很多這樣的廠商為了壓低生產成本而購買盜版產品。
盜版工業軟件漏洞多
工業軟件在工業領域里應用的軟件,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盜版軟件在功能存上存在諸多隱患,例如程序語言上存在漏洞,不能及時升級,很容易造成病毒的“光顧”。從工業病毒特點來看,輕則死機造成系統癱瘓,重則工業病毒入侵
控制系統,導致控制系統拒絕服務,并可以修改控制程序從而控制或破壞工業生產,向操作人員發出虛假信息,以使操作員采取錯誤動作,其結果可能是造成生產癱瘓而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甚至于造成人員傷亡、環境破壞等重大事故。像鋼爐生產,出現鋼爐翻到,造成的傷亡是十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