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水處理領域,尤其是高濃度廢水處理,全膜法處理是未來發展趨勢,因此超濾/微濾/RO都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海外、國內的膜產品在價格、性能方面的差異依然存在,尤其在反滲透領域,無論是低壓反滲透還是高壓反滲透。”在近日舉行的2013年中國水博覽會暨中國國際膜與水處理技術裝備展覽會上,來自國泰君安的分析人士表示。本屆中國水博會涵蓋水務及水資源、水利工程、水及污水處理、膜技術及組件、泵閥管道及相關設備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將達4100億元,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諸多政策性利好消息預示著水行業的美好未來,也為國內外的水行業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商機。
“我國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問題日漸凸顯,節水政策出臺進度加快,催生污廢水再生回收市場,帶來膜技術推廣加速。”申銀萬國證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稱,過去10年全球膜市場經歷了高速發展。膜技術是膜分離技術的簡稱,按照分離精度的不同,壓力驅動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等,在水處理領域的應用越發受到各國重視,膜技術是水處理技術領域的重要變革。過去10年全球膜市場以每年7%~8%的復合增速增長,2012年全球膜制品的銷售額超過120億美元。中國膜市場在過去10年同樣呈現發展活躍、市場增長較快的特點。膜制品市場銷售額復合增速20%~30%,2012年為120億元,占全球總產值的比例從不到1%增長為15%,在世界膜市場上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
對于蓬勃發展的中國膜產業,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尤金德則擔憂無序發展導致的產業過剩:由于屬于戰略新興產業,膜產業吸引了大量投資。近幾年,中國膜工業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5%~30%。僅僅水處理用超濾膜和微濾膜的生產廠家就有數百家,中低端的微濾、超濾膜已經出現過剩苗頭。
尤金德強調,膜產品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性,因其不僅應用在老百姓日常生活用水處理中,還廣泛應用在食品加工、醫藥和醫療制品中,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健康。因此質量是膜產品的生命線,確保質量非常重要。
尤金德建議說,為了把好產品質量關,膜行業應該針對膜產品生產和銷售企業開展規范市場秩序、強化行業自律、實行資質管理的工作,這也是膜行業現階段的當務之急。具體工作包括要求企業建立和健全產品標準,膜生產企業應具備完善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配備相應級別的技術人員、具備相關的核心裝備能力等。另外,膜行業現在尚無權威的檢測機構,因此呼吁行業設立專門的國家級膜產品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