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刻都在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改變,近年來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劇上漲,全球制造業面臨著許多新的壓力,轉型升級已經成傳統制造業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機器人技術,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制造業的生產方式開始轉變,從人口密集型到技術密集,未來的工廠將會越來越少人。
科技時刻都在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改變,近年來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劇上漲,全球制造業面臨著許多新的壓力,轉型升級已經成傳統制造業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機器人技術,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制造業的生產方式開始轉變,從人口密集型到技術密集,未來的工廠將會越來越少人。
新一代工廠的發展是時代的需求,目前制造業已經開始大量的使用機器人等先進技術來減少人力的投入,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將重振制造業。
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改變
由于債務危機與全球經濟形勢的持續惡化,發達國家的制造業將遭受戰后以來最慘重的打擊。金融危機讓人們認識到了制造業的重要性,美國為了挽救制造業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通過政策利好吸引制造業的回流,同時推進先進制造技術的的發展,為搶占新一輪制造熱潮做準備。
與些同時,作為世界制造強國的德國,也推出了“工業4.0”項目,計劃投入大額資金,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德國政府認為,盡管德國擁有強大的機械和裝備制造業,但中國對德國工業構成了競爭威脅,美國也在通過各種計劃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因此,制定“工業4.0”戰略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德國制造的未來”。
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高企及制造業領域的技術提升,許多制造業公司——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和以北美為主要市場的企業將從中國流出,不少跨國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將目光轉向工資低廉的東南亞。
發達國家紛紛出臺重振制造業的強力政策,同時,越南、印度等亞洲發展中國家也在致力于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全球制造業正面臨新的變革,誰將會是下一下制造大國現在還難下定論。
制造業不升級很快會被淘汰
落后的人力勞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制造業的需求,一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投入自動化技術去提升生產力,目前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十分突出。傳統制造業必須轉型升級,否則將會給淘汰掉。
郭臺銘此前表示,到2016年,定位為智能化機器人生產基地的山西晉城富士康產值可突破500億元,在5到10年內看到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并在數年內通過自動化消除簡單重復性的工序。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目前,我國輕工業正處在發展階段轉變、新舊功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盡管輕工業發展穩中有進的同時,依然面臨著多重壓力,改善供給結構和實現轉型升級的任務仍艱巨而繁重。
為規范陶瓷行業生產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肇慶今年將著力推進陶瓷企業退出及轉型計劃。相關工作方案即將印發,整治要求及地區目標任務已明確。
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中小企業也借勢轉型升級,但相比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面臨更大的試驗成本和風險,稍有不慎就會落入“轉型找死”的境地。
“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眾多企業都在尋求自己的轉型之路,但在經濟大形勢每況愈下的環境中,想要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顯然困難重重,傳統行業正面臨著“變則生,不變則亡”的產業發展分叉口。
人類進入21世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給全球制造業帶來了巨大機遇,各國已開始布局,去年中國政府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確立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從此開啟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攜手智能制造在線展 共筑工業4.0轉型夢。
近日,市區59個項目獲得了2016年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5737萬元。在這59個項目中,17個企業制造裝備升級類項目共獲資金2350萬元,其中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15萬輛乘用車擴能項目600萬元,大豐明進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汽車精鍛毛坯件制造、汽車車身外覆蓋件沖壓模具、汽車夾具設計與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300萬
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大部分人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而且產品技術該跟不上市場發展,無論中國還是外國制造器企業不肯花資本去轉型升級,就面臨倒閉。
從工信部領導動態來看,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相關支持型技術自然是重中之重,大數據、物聯網將是發展重點,另外需要關注的就是“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也即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集成電路、機器人、汽車和動力電池、航空。
隨著中國人工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傳統制造業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少中國制造業廠商紛紛踏上轉型升級之路。
作為傳統制造業大省的廣東,近年面臨經濟轉型升級。而“機器代人”已成廣東不少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成敗。2015年,廣東機器人保有量達4.14萬臺,占全國18.8%、全球2.49%。其中,2015年新增機器人1.82萬臺,占全國四分之一、全球6.9%。一言以蔽之,廣東漸成“機器代人”大省。
“互聯網+”無孔不入,傳統制造業企業如何與其接軌?兩會期間,海外網財經對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探討中國制造的“轉型之惑”。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工費用的增長,傳統制造業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互聯網的出現,給傳統的制造業帶來了飛躍性的變革,而面對傳統制造業,B2B的優勢盡顯。
傳統制造業要“做優做強”,須解決以下四個問題:一是深化和落實國有制造企業改革;二是改革標準管理體制;三是完善市場淘汰機制;四是促進創新和制造業發展必須落實改革精神
O2O就是通過互聯網的信息優勢分享富余資源和改善非理性溢價,使得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剩余價值都達到最大化。O2O對傳統制造業有著顛覆性的影響。
為支持本地工業機器人的推廣和應用,無論是對工業機器人企業,還是對采購使用本地工業機器人產品的傳統制造業,佛山都在通過一輪較高的財政獎勵機制激發潛在的市場活力。其中,在佛山本地注冊的機器人企業達到規定要求的,將一次性獲得500萬元的獎勵,同時獲得政府財政資金獎勵的還包括落戶佛山的機器人系統應用集成服務企
看3D打印顛覆傳統制造業
7445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