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節期間中國游客熱衷去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的消息,又引發了大眾對“中國制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的反思。據媒體報道,中國游客去日本搶購生活用品,除了馬桶蓋,還有電飯煲、電吹風機等。有人認為,這是部分中國消費者“崇洋”的心理在作怪。筆者看來,這一看似奇怪的現象對目前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極富啟迪。
最近,“春節期間中國游客熱衷去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的消息,又引發了大眾對“中國制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的反思。據媒體報道,中國游客去日本搶購生活用品,除了馬桶蓋,還有電飯煲、電吹風機等。有人認為,這是部分中國消費者“崇洋”的心理在作怪。筆者看來,這一看似奇怪的現象對目前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極富啟迪。
首先,部分國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不容忽視。細看日本的馬桶蓋,竟然具有抗菌、可沖洗,座圈瞬間加熱等貼心功能;電飯煲也用了獨特材料和技術,煮飯粒粒晶瑩不粘鍋;電吹風則通過納米水離子技術讓頭發干爽柔滑……可見,時下部分中國消費者有錢了,不再“買便宜”,廠家僅靠低價吸引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市場總是在不斷需求與供給的平衡中發展,對制造業來說,也是如此。中國消費者的旺盛需求,將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源泉和動力。如果中國企業不反思自身創新能力的不足,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只是斥責消費者“崇洋”或“不愛國”,這是沒有道理的。
其次,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問題亟待解決。與中國消費者去日本搶購馬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一些制造業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國內有很多現象表明,制造業企業不肯花資本去轉型升級,就得面對倒閉的危機。春節前東莞至少上百家大型工廠倒閉或停產就是佐證。中國制造產業發展了這么多年,大而不強,大部分企業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不說,產品技術還跟不上市場發展,這是個老問題,必須通過扎實的技術創新解決。
另外,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需要重點技術攻關。對于中國制造業現在面臨的危機,有些國內專家開出“互聯網思維”的藥方。有企業家甚至也說,“站在風口,豬都可以吹上天”。但眾所周知,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不是套上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就能實現的。比如中國的機床占到世界產量的38%,但是高檔的數控機床基本得靠進口。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碼頭上高噸位起重機的鋼絲繩還得進口。中國制造業有一些短板,必須術業專攻,重點突破。
總之,做產品的中國制造業,一定要腳踏實地,以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為核心,向日本企業學習工匠精神,對產品精雕細琢,不斷改善工藝,完善細節,扎實做好技術創新,這才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康莊大道!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每10,000名員工中已安裝855臺工業機器人,排名第一,分布在電子和電氣領域。德國和日本主要用于汽車工業,其密度水平約為每10,000名工人有350臺機器人。
據日本內閣府發布的4至6月機械訂單統計顯示,“外需”訂單比上季度減少14.6%,至2.4654萬億日元,連續兩個季度呈兩位數下降,海外需求減速明顯。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4月機械訂單統計顯示,作為設備投資先行指標的“不含船舶和電力的民間需求”訂單額比上月增長5.2%(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達到9137億日元。日本的制造業復蘇,連續3個月高于上月。基調判斷從截至3月的“停滯不前”上調為“復蘇趨勢”。
日本政府宣布,由于對網絡安全的擔憂加劇,將從8月起將把信息技術行業和電信行業列入限制外資投資的名單之中。受限行業主要包括內存芯片制造、軟件開發、通訊設備制造、信息處理服務等20個IT行業。根據規定,境外投資者取得對象行業上市企業10%以上股份或取得非上市企業股份時,有義務向日本政府事先提交申請。
2018年日本的工業機器人訂單額同比增長1.9%,達到9623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2019年工業機器人訂單額預計同比減少2.3%,降至9400億日元。
日本財務省和經濟產業省最早將于2019年擴大對IT領域的外資限制。日本《外匯法》規定,在手機、個人電腦、半導體存儲器等制造業及軟件開發領域,如果認定會威脅到日本的安全,將中止外資的投資計劃。
日本已啟動“AI芯片”(適合人工智能處理信息的專用半導體電路)的開發事業。將使之具備連接大量計算機所需的處理龐大數據量的計算性能,可以用于汽車和機器人等。為了掌握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中美企業在AI芯片開發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含停用機組)首次超過日本,上升至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法國。日本不斷出現廢爐,而中國則持續進行旺盛的核電投資。
在國際局勢波動不斷的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重構愈發劇烈,中國制造企業正面臨深刻挑戰與重塑機遇。關稅壁壘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業亟需尋找更具韌性與效率的運營之道。在這樣的環境下,世界級制造(WCM)與工業4.0成為眾多企業破局突圍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加速向質效提升轉型。華南地區作為全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其3C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端產業集群對精準控制技術、智能管理系統等先進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為工業自動化創新技術的深度應用開辟了廣闊市場空間歐姆龍,
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可謂如火如荼,各地大力招商引資。當時魏德米勒早已瞄準中國電氣聯接市場的巨大商機,并多次深入各地考察,尋求合作機遇。接線端子,物流,高速,工業,中國制造,
2025年4月18日,中國石化旗下泛工業品電商平臺——易派客迎來商業運營9周年。一直以來,易派客始終秉承“讓采購更專業”的理念,深度服務中國石化主責主業,全面助力工業企業供應鏈數智化轉型升級。2024年,平臺交易規模達2254億元,注冊企業達17.7萬家,品牌價值達110.38億元,連續四年破百億元。質量,中國制造,
全球電聯接與自動化技術專家——魏德米勒今年迎來175周年生日。從德國傳統家族企業到享譽全球的工業數智先鋒,魏德米勒始終在高速、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篤行致遠。百年積淀的背后,來自全球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可謂“居功甚偉”,而來自本土市場的強大合作伙伴,更成為魏德米勒打造新時期戰略版圖的關鍵引擎。物流,中國制造,
無錫自古以來便是人文薈萃、商賈云集之地,今年八月,無錫即將迎來一場關于智能泵閥產業的國際盛宴。2024無錫太湖國際智能泵閥產業博覽會,作為行業內重要的交流平臺,肩負著助力全國泵閥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的光榮任務。在這里,傳統與創新交織,科技與人文并蓄,一場關于創新與合作的對話即將拉開序幕。中國制造,
以“‘泵’向新征程,‘閥’現新動能,展出新作為”為主題的2024無錫太湖國際智能泵閥產業博覽會將于8月28-30日在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中國制造,閥門,
普傳科技出展第135屆廣交會,完美收官。變頻器,工業,中國制造,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