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份北京交通臺的一檔汽車節目當中,曾有聽友質疑新能源汽車是否真的環保:“那么多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得污染多少莊稼地啊?”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未來動力電池將迎來巨大的市場,此后也將出現大量動力電池退役的回收再利用問題。這里雖然有空前機遇,但也帶了不能回避的新問題。本文通過動力電池回收的八個關鍵詞,來系統性闡釋動力電池的機遇、隱憂和應對之策。文章較長,本文分三篇刊登。此為第一篇。
關鍵詞:污染
目前,電池的種類雖然繁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幾乎每種電池,都含有一種或多種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多以重金屬和某種電解質為主。
我們對于傳統的電池,比如干電池,手機電池等,雖然在一些學校、企業設立了電池回收箱,但是絕大部分,還是和生活垃圾一起去處理。眾所周知,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燒或者堆肥等。采用這些方式去處理電池,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
“一顆小小的紐扣電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這是公益廣告中的一段臺詞。數字觸目驚心,但也不是危言聳聽。比如某些廢舊電池的電解質,可能會改變土壤和水源局部的酸堿度,更可怕的,是舊電池里的重金屬元素,可能被雨水從地表帶入土壤中,再從土壤帶入地下水當中……這些有害物質,不但會通過生物鏈,可能最終在人體中形成富集,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如果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除了以上污染外,還可能會產生HF、Cl2之類的有害氣體。
也許有人可能會說,電池的電解質那一點點體積,對水源和土壤的酸堿度能有多大影響呢?現在電池總量之大,前所未有。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相機、充電寶等各種數碼產品,普及率極高。以智能手機一項來說,據市場研究公司弗雷斯特(Forrester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2015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將達到44%,如果平均一顆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在2000mAh,每兩年更換一部手機,那么僅智能手機一項,中國一年的廢舊電池總量將超過2.2GWh。
就在這個時候,新能源汽車又來了。2014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超過了7萬輛,如果以一輛車配備20kWh動力電池來計算,那么這些新能源汽車配備的動力電池總量已經超過1.4GWh,這與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先生所發表的文章中預測的,大致相同。更重要的,2014年只是新能源汽車的元年,一切才剛剛開始。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