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務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5市長與跨國公司對話會”昨日在漢舉行。本次對話的主題是:“新機遇: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
制造業強國德國于今年推出“工業4.0”戰略,昨日,我國亦發布《中國制造2025》規劃。在此背景下,“智能制造”成為昨日對話會上嘉賓關注的焦點。
會上,武漢市政府副市長邵為民認為,武漢市工業規模比較大,但主要是傳統產業,更需要積極地進行產業轉型發展。今年,武漢市將對接工信部“工業強基”和“中國制造2025”,制定該市工業強基方案。
中學生幫通用電氣解決大問題
“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將使創新和應用無國界。”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劉鳳鳴說。
他介紹,在德國,其政界和商界認為世界工業未來的競爭實際上是“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的競爭。對此,劉鳳鳴認為,“中國制造2025”理念上與上述二者很相似,都是設備、信息、互聯網融為一體。劉鳳鳴認為,中國制造2025建設,關鍵在工業生態的建設方面,尤其是工業互聯網標準的制定,這是實現互聯互通的關鍵。他特別提到通用電氣已和武鋼合作成立創新中心,研究冶金方面的生產智能化。
劉鳳鳴說,2014年通用電氣在全球范圍內征集一個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的設計,最終被采納的是一個亞洲中學生的方案,這讓發動機零部件的重量減輕了80%,性能卻大幅提高,所以創新應用應該是無國界的。
中國機器人廠家3年激增40倍
“2012年底的時候,國家有關部門統計的機器人供應商大概是100多家,隨后因珠三角地區出現用工荒,推出‘機器換人’的理念后,快速增長到400多家,現在在工業4.0的概念火熱后,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激增到4000家。”柯馬中國副總裁賀萬民在昨日的對話會上說。
他認為,這種現象“既是好事,又是壞事”:“這4000家企業大部分從事著低端、同質化的競爭,從行業來講,從光伏產業的發展曲線看到,這種格局容易出現大起大落。”
abb(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剛認為,機器人企業的發展,首先要考慮的是產品是不是符合市場要求。他舉例說,ABB前兩年推出了精度為0.01毫米的機器人,它被廣泛用于3C領域,在中國內外都有市場。還有一個例子是,不少企業對于碼垛的空間要求很高,該公司生產一個高速碼垛機器人,一條生產線能代替原有兩條生產線的效率。
大數據和云計算是新“基礎設施”
惠普全球副總裁崔復秋認為,在工業4.0、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中,大數據和云計算是新的“基礎設施”,其實質就是通過信息技術、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化,這就需要制造、銷售、服務等信息和數據的搜集、分析、存儲、應用。
崔復秋特別提到,武漢有優秀的工業基礎,強大的人才儲備,以及便利的交通和獨特的地位位置,如果武漢引進云計算和大數據,對政府和企業進行管理,一定能在實現工業4.0或中國制造2025中找到科學途徑。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tn76vaj9in1.html?WebShieldSessionVerify=vsdOcUPvtQBTyEcJGki3
拷貝地址下一篇:選準切入點 多層次統籌先進制造業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6月12至14日,“2025臺達電力電子新技術研討會”在蘇州吳江舉辦,來自14所高校400多位專家與師生,聚焦于推動產學之間的前瞻技術交流,邀集多位學界與業界專家,分享于電力電子技術基礎研究、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與挑戰等研究成果與觀點。電源,智能制造,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的雙重驅動下,光伏產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突破350GW,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2萬億美元,行業前景大有可期。臺達,服務,智能制造,中達電通,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熱點頻現,多項重要會議、技術發布及產業政策動態集中呈現,共同勾勒出中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與產業創新的蓬勃圖景。機器視覺,
在國際局勢波動不斷的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重構愈發劇烈,中國制造企業正面臨深刻挑戰與重塑機遇。關稅壁壘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業亟需尋找更具韌性與效率的運營之道。在這樣的環境下,世界級制造(WCM)與工業4.0成為眾多企業破局突圍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2025年6月4日至6日,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聚焦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產品。機器人,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本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轉型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與熱點事件,展覽盛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交織,共同繪制出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機器人,
全球技術集團科德寶旗下的恩福(中國)于2025年5月29日舉行技術中心暨無錫新廠房開幕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是科德寶集團深化本土發展、賦能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舉措。無錫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瑋,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區長顧文浩,科德寶集團、NOK株式會社及恩福(中國)高管與合作伙伴
在國際局勢波動不斷的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重構愈發劇烈,中國制造企業正面臨深刻挑戰與重塑機遇。關稅壁壘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業亟需尋找更具韌性與效率的運營之道。在這樣的環境下,世界級制造(WCM)與工業4.0成為眾多企業破局突圍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當今時代,工業4.0和系統互聯日益重要,現場接線對于滿足行業向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的需求尤為關鍵。它是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實現高效管理、靈活應變和長期可靠的基礎。隨著模塊化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高標準、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顯了現場接線的重要性。
當今時代,工業4.0和系統互聯日益重要,現場接線對于滿足行業向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的需求尤為關鍵。它是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實現高效管理、靈活應變和長期可靠的基礎。隨著模塊化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高標準、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顯了現場接線的重要性。
魏德米勒作為行業先鋒,在單對以太網發展中做了哪些積極努力和貢獻,以及魏德米勒為此開發的新型單對以太網連接器——為物聯網和工業4.0應用而生的理想工具。
10月18日,亞太工業領域盛會2023新加坡工業博覽會(ITAP)隆重開幕,新加坡作為輻射東南亞和海外其余地區的中樞,熾橙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打造數智引擎,驅動工業生產”的使命,以“賦能產業數字化最后一公里”為目標,助力傳統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而邁入工業4.0的大門。
隨著工廠聯接設備的數量逐漸增加,工廠規模無論大小都須順應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工業4.0正在促使這一數字化的進程快速推進。時間就是金錢。在機柜建造中,安裝工作必須更快地完成,與此同時,聯接應可靠、安全且易于維護。魏德米勒創新的 SNAP IN 鼠籠式聯接技術,很好的滿足上述需求,并能夠易如反掌地完成安裝和維護工作
經過20余年的發展,海洲刀具已被認定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中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企業。在此過程中,希望ANCA能夠繼續研發和制造出更智能、更精準的刀具生產設備,助力刀具生產企業早日實現工業4.0。
2020年12月03日,第四屆“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國際論壇在浙江溫嶺順利舉辦。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總裁顧建黨先生榮膺“領軍人物獎”,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獲得“時代楷模企業獎”,菲尼克斯電氣智能工廠建設數字工業解決方案獲得“數字化解決方案獎”。
2020第四屆“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國際論壇在浙江?溫嶺大酒店如期舉行。浩亭憑借一直以來為客戶提供可靠、高效、多樣化的標準產品及定制化解決方案榮獲“數字化解決方案”大獎。
在12月3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國際論壇上,臺達獲頒“戰疫情?強盛中國制造業—時代楷模企業&領軍人物&數字化解決方案評選”兩項大獎。
工業4.0是德國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發展戰略,在這場被稱為“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各國政府爭相出臺新型工業化戰略,希望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的競爭中搶得先機。中國制造2025,大學仕,ABB,
縱觀制造強國發展歷史,其背后均有全球領先的工控巨頭作為堅強的技術支持,而我國提出“中國制造 2025”的目的在于要改變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國產工控品牌必須快速成長。華北工控,雙線驅動,中國制造2025,
隨著時代的發展,毋庸置疑,中國已經是制造大國。 “中國制造2025”提出:工廠自動化、無人化生產將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潮流趨勢。而我國也在逐步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許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跟隨時代浪潮,開啟智能制造之路。
泰豐智能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制造2025” 2018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元件,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環境趨勢導引下,智慧物流、智能裝備已成為當下行業新的發展風向標,AGV產品也在物流搬運設備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安徽宇鋒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推出了AGV本體、車體等定制化產品。
1887
8840
10036